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共62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共62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9 23:2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2张PPT)
第十二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辽宋夏金元的阶段特征
政治
经济
思想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前代;
南方经济较快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海陆对外交往空前活跃。
儒学走向思辨化、哲学化---理学,转型成熟;
科技发明创造出现高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成熟并走向世界);
文艺平民化,世俗化,多元化;各族文化交融。
从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
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儒学的复兴
看上面,这是本课最重要的point
国家长期的分裂,华夏文明危机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僵化
唐朝以来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
宋朝确立以文治国的国策
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宋朝科举制的发展
一、儒学复兴的背景
儒学复兴的必要性
儒学复兴的可能性
儒学经典产生于先秦,到汉代已难以读懂,学者对文字进行解释,称为“注”。汉代的注释到唐代又难以理解了,于是出现了对注释的解释疏通,称为“疏”。学者热衷于细枝末节的繁琐笺注,对现实的政治实践与个人精神生活不能提供有效的指导,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陷入危机之中。
史料探究
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宋会要辑稿》刑法二
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梦粱录》卷十八
思考:
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说明: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思考: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希望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代表作、主张 意义
周敦颐 邵雍 太极图说:“自无极而为太极”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圣人可学 为政治儒学注入了天道观的基础,克服了儒佛两面人的困扰,使儒生士子安身立命的修身养德和修齐治平的人间关怀
二 程 “仁”视为天地万物所固有,是以常识理性中的人之常情为出发点。“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提出“性即理”这一核心观念 这种理论规定了程朱理学的修身模式是“穷理尽性”。和佛学主静修炼追求解脱区别开来,通过体悟现世的人心和万物之理,达到天人合一的天理境界,勾勒出程朱理学的基本轮廓
张 载 宇宙万物是气组成的,它不仅有生命,而且有道德。认为道德伦理属于宇宙秩序的普遍主体。 用气论打通了天地万物与人的德性我为同一本原,把心性论佛学中的普遍主体转化为儒学追求的以道德为内容的普遍主体
北宋五子
理学的含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标志着儒学真正发展成一门哲学,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成熟阶段。
二、理学的内容
道教
佛教
儒学是根本
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元朝成为官方哲学。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宋儒则重阐释义理、兼谈性命,因有此称。
10
理学的思想内涵
材料一 问:天道如何 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材料二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宇宙之间一理而已。……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语类》
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核心思想)
从材料来看,在二程和朱熹眼中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宇宙观
二、理学的内容
天理是正常的人性,仁义道德。人欲是过度的欲望,不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行为。“存天理,灭人欲”,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材料: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
曰:“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朱子语类》
从材料来看,天理和人欲各指什么??二者的关系是如何?
人生观
理学的思想内涵
二、理学的内容
11
材料: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信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不是理?”
理表现在社会上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政治、伦理观
从材料来看,朱熹认为理在社会上的表现是什么?
理学的思想内涵
二、理学的内容
12
材料:所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物。 ——《二程遗书语录》
从材料四来看,理学家认为应该通过何种办法来通达“理”?
方法论
通过格物致知,探究万事万物本原,扩充知识,掌握普遍天理。理学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偏向。
理学的思想内涵
二、理学的内容
13
三纲五常
方法论:
存天理,灭人欲,通过道德修养来克服过度欲望,从而达到圣人境界
宇宙观(世界观):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根本原则
格物致知
二、理学的内容
理学的思想内涵
政治、伦理观:
人生观:
宋代一大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积极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恪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范仲淹、欧阳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在封建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据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中国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子守节,守得越苦越好,节得越惨烈越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死得好!”
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鲁迅
宋代一大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积极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恪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范仲淹、欧阳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7
积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塑造。
①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意识。
②具有忧患意识,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鼓舞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崇尚仁义道德,重义轻利,自我约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④强调身体力行,自主自强,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消极:压抑和扼杀人性,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评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积极和局限两方面入手
人物 言论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戴震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谭嗣同 则数千年来三纲五伦之惨祸烈毒,由是酷焉矣
理论体系
四书五经
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来统率五经,把儒学纳入程朱理学结构
道德观
存理灭欲
政治论
正君心
修身方法格物致知
后世科举考试依据
朱熹
宇宙论
理在气先
天理人性同源
南宋以后官方意识形态
朱熹体系
三、关于儒学的现世思考
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干,在中国传统文化占据主导位置,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绕不开儒学,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华民族即将实现伟大复兴,现代转化之后的儒学将在文化复兴中扮演重要角色,将在社会主义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1、儒学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思想资源
2、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有利于现代化的建设
3、民本思想有利于民主建设
4、儒家具有忧患意识与担当精神,可以提高公民责任意识
5、儒家思想在提高社会公德方面有积极启示
6、儒家思想具有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三、关于儒学的现世思考
儒学作为一种在封建小生产经济基础产生的文化,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铁犁的翻耕,儒家文化之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在现实之中精华与糟粕交织在一起。谨防旧文化消极因素渗入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要从历史的高度深刻把握当今的时代特征。
1、传统儒家伦理对经济行为与经济利益的排斥
2、传统儒家伦理压抑与漠视对独立个性及自由
3、 传统儒家伦理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的背离
4、 传统儒家伦理造就盲从与奴化意识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要警惕儒学消极因素渗入
你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 ?
材料三: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朱熹
材料二: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熹
材料四:理学的理欲之辩,本意是想规谏统治者。但事实是统治者顺手接过来,反向一击,理欲之辩由道德修养的圣贤功夫转化成了政治奴役性的残杀工具。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
理学本是要求君王和士大夫摒弃过度欲望,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克己修身,体现出严格的道德自律精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是它具有禁锢合理欲望、扼杀人性的潜在可能,极易成为统治者束缚人民的精神工具,最后逐渐僵化。
一、交融与重生──理学的兴起
材料一: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文学艺术
看上面,这是高考炙手可热的新欢
二、文学艺术
(一)、文学 宋词
①兴起: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
②特点: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③代表: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
大开大合,气势豪迈
儿女风情,含蓄蕴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二、文学艺术
(一)、文学 元曲
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了杂剧。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代表作家: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关汉卿《窦娥冤》
分析宋词与元曲繁荣的社会背景的异同?
思考
宋词盛行原因
政治:宋朝重文轻武,培养一批优秀文人
经济:商业和城市日趋繁荣,市民队伍壮大,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情感需求:娱乐、忧国忧民……
元曲盛行原因
政治:民族区别对待制度,使得汉族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经济:商业和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元曲更通俗易懂,符合市井生活
情感需求:面对不公抒发愤懑……
关汉卿
1.宋元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1)两宋时期的经济在隋唐盛世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经济的高度发展为科技、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2)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使中原和南方出现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3)宋朝重文轻武,两宋政府重视教育,宋代的学校制度更加完备,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4)这一时期,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学习和交流日益频繁,促进了少数民族的进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商业和城市日趋繁荣,市民队伍壮大,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情感需求:娱乐、忧国忧民……
民族区别对待制度,使得汉族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二、文学艺术
元杂剧融合了多种表演形式,是戏曲艺术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又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相关。元朝统治黑暗,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激烈,复杂的社会现实为元杂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P72 历史纵横
二、文学艺术
(一)、文学 话本
宋元话本:说书的底本
(1)说经,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2)讲史,如《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
(3)小说,如《京本通俗小说》
清明上河图流动的勾栏瓦舍
宋代勾栏瓦舍兴起的原因
政治稳定与经济的繁荣
国家安定假日时间增多
市坊制崩溃与夜市兴起
市民阶层崛起与消费结构变迁
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集中体现为宋词,它是中国汉语言文学的一朵奇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宋代的俗文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宋词数量剧增,依托城市娱乐中心而起的说话和戏曲艺术空前繁荣,话本小说流传甚广,开启了元明清俗文学发展的先河。
——改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宋词、元曲盛行的原因有哪些?
宋词盛行原因
政治:宋朝重文轻武,培养一批优秀文人。
经济:商业和城市日趋繁荣,市民队伍壮大,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情感需求:娱乐、忧国忧民……
元曲盛行原因
政治:民族区别对待制度,使得汉族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经济:商业和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元曲更通俗易懂,符合市井生活。
情感需求:面对不公抒发愤懑……
宋词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1.经济上: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2.阶级上:市民阶层扩大,精神需求较大。
3.政治上:两宋时期阶级、民族矛盾尖锐。
背景: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宋元文学的发展
二、文学艺术
(二)、艺术 书法
特点: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代表人物:宋四家
苏轼
蔡襄
米芾
黄庭坚
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
宋徽宗瘦金体
赵孟頫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二、文学艺术
(二)、艺术 绘画
(1)特点:
追求个性,不拘法度;画家从追求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文人山水画成为画家寄托思绪情怀的方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2)原因:
理学兴起注重内心反省;重文抑武的国策使得文人阶层壮大;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北宋统一社会繁荣——阳刚豪放、气势恢宏南宋偏安国家分裂——不求对称、笔墨恬淡
宋代重文轻武,而理学的兴起使人们更注重内心的修养。画家从追求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山水画成为画寄托思绪情怀的方式。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
宋徽宗,赵佶,在中国画史上,是位杰出的画家。书法“瘦金体”,影响颇大。他的艺术成就最高的是花鸟画。
宋徽宗《芙蓉锦鸡图》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南宋马远《梅石溪凫图》
南宋偏安,文人山水画描绘的对象变为江南风光。像马远、夏圭作画往往把景物放在一边,被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他们的画作被称为“残山剩水”。
山水历程
宋朝以前,山水画在中国画中的地位次要,只充当人物画的背景。
唐朝晚期,山水画才渐渐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宋朝以来,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剧,描绘自然景致的山水画大受欢迎。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雪景寒林图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世俗化/平民化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科学技术
看上面,这也是新高考的挚爱
1.印刷术发明活字印刷术
2.火药火药武器大量使用
3.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活字印刷术
◎铜火铳(宋)
◎指南针(宋)
二、科学技术
(一)、三大发明
三大发明在宋代基本成熟
项目 发明过程 影响
指南针
战国:司南
北宋:指南鱼
南宋:指南鱼、指南龟
对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
火药
唐末:应用于军事
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及采矿业、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印刷术
隋唐:雕版印刷术
北宋:活字印刷术 (毕升)
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
二、科学技术
(一)、三大发明
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发明 改进 外传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西汉
东汉,
蔡伦
4世纪东传朝鲜;
8世纪西传欧洲
唐代,
雕版印刷
北宋毕昇,
活字印刷
13世纪东传朝鲜;
15世纪西传欧洲
唐代
宋元,
广泛用于军事
14世纪传入欧洲
战国
北宋,
应用于航海
13世纪传入欧洲
1.印刷术
(2)意义:降低了出版成本,推动文化传播。所以,宋人的文化修养普遍高于前代。
(1)简介:毕昇发明了泥活字。他以胶泥刻字,用火烧硬。排版时,在铁盘内先铺放一层松脂、蜡及灰等,然后排字,在排满一版后,将铁盘放在火上烧烤,待松脂、蜡融化后,用平板把字压平,松脂、蜡冷却后,便会跟泥字粘连起来,进行印刷。印刷后,再加热使松脂等溶化,即可取下泥活字留待以后使用。
泥活字版模型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科学技术
(一)、三大发明
三、科技
2.火药
(1)简介:火药起源于道士的炼丹活动,最初的配方是以硫磺二两、硝石二两研磨加入皂角三个。北宋对南唐的战争中开始使用这种武器。宋朝与辽金的战争推动了火药武器的进步。北宋末年的汴京保卫战中北宋军队使用的火药武器就有火箭、火炮、蒺藜炮、霹雳炮等。
(2)传播:南宋以后,火药和火器经水路和陆路由阿拉伯商人、蒙古人传入西亚又由西亚传入欧洲。
南宋突火枪
元代火铳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二、科学技术
(一)、三大发明
3.指南针
(2)北宋利用地磁感应来制作指南针。方法是:薄铁片剪裁成鱼形,以炭火烧红,然后取出铁片,让鱼尾对准子位,蘸在水盆之中。在地球磁场作用下,铁片便会被磁化,成为指南针。
安置磁针的方法
①磁针平放在指甲上
②磁针平放在瓷碗的口沿上
③漂浮式指南针
④缕悬式指南针
(1)简介:早在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就已经掌握了磁性材料指极的原理。至北宋时人们进一步发明了人工磁化技术和磁针的装置、使用方法。
(3)指南针发明后,在北宋当代就被应用于海上航行, 南宋时,船只更是装备了指南针。
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科学技术
(一)、三大发明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
①推动了欧洲的反封建斗争;
②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③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二、科学技术
(一)、三大发明
阅读马克思这段话,说明三大发明西传的影响
(二)沈括与《梦溪笔谈》
沈括是中国古代以博学多才而著称的科学家。《宋史·沈括传》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四)医学的发展
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妇人大全良方》《小儿药证直诀》促进妇产科和小儿科的发展
(一)农学高度发展
《王祯农书》在前人著作基础上,第一次对所谓的广义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出中国农学的传统体系。
(三)天文学的发展
元朝的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二、科学技术
(一)、三大发明
◎简仪
郭守敬(元朝)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由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而赐名。以365.2425日为一岁,距近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26秒。
沈括(北宋)代表作是《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在《梦溪笔谈》卷二十中留下了一则有关宋英宗年间陨石的详细记载,记载中除了观察到陨石是流星体坠落地面的残余部分,还注意到陨石的成分,“色如铁,重亦如之”。
王祯编撰《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梦溪笔谈》书影
《农书》中介绍的牛转翻车
北宋 沈括《梦溪笔谈》
总结科技成果
元 郭守敬《授时历》
天文数据世界领先
元 王祯《农书》
农业技术、工具
少数民族文字
看上面,这也是新高考的挚爱
文字是衡量民族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文字的使用,使得北方民族的文化程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原来都没有文字,这四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北方民族发展史上跃进到新的阶段,与文字的创立有相当关系。北方民族创立文字,是其文化进步的表现。
耶律祺墓志共刻有三千多个契丹大字,是目前发现契丹大字最多的一方墓志。
西夏文《番汉合时掌中珠》
(选自《中国文明史》第6卷)
西夏文敕燃马牌
(选自《中国文明史》第6卷)
契丹小字《辽道宗哀册》册盖(拓本)
(选自清格尔泰、刘凤翥等著《契丹小字研究》)
共同的特点:借鉴了汉字的基础上而创造
辽朝: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进行文学创作。
西夏: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有意义的西夏文共5857字。
西夏文刻的《孙子兵法》
西夏文
契丹小字《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纪》是现今发现的唯一汉字与契丹小字对译的文字。
契丹大字“泰皇万国”大钱
金朝:创制了女真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女真文创制于12世纪金国建立后不久,与汉字同为官方文字。13世纪金亡于蒙古人之手后仍在部分女真诸部中使用至15世纪中期,后为满文所取代。
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二人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满文。
元朝: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前夕,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这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回鹘体蒙古字
蒙古文
蒙古文字:成吉思汗以畏兀字母书写蒙古语,教授太子诸王,创制了畏兀儿体蒙古文。
忽必烈即位后,命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并定为法定文字。蒙古畏兀字则在民间通用,后习惯称蒙古新字为八思巴文。元朝灭亡后八思巴蒙古字逐渐不通行,而畏兀儿体蒙古字则不断演化,沿用至今。
三者都是在借鉴汉字的基础上创制的。
四、少数民族文字
关键词
从西夏文商业文书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
西夏统治者十分重
视法治管理
西夏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十分活跃
商业行为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