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运动和呼吸》说课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运动和呼吸和消化》的《运动和呼吸》。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说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运动和呼吸和消化”中的第一课。是在“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这一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各呼吸器官的名称、位置、形状和功能,并通过猜想、实验等一系列探究活动,比较人体吸进和呼出气体的不同,能描述人体呼吸的过程和作用。拓展活动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到除了人需要呼吸,其它的动物也需要呼吸。而人和动物是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是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只有爱护好大自然,杜绝滥砍滥伐的现象,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经历和科学学习基础,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呼吸”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进行的身体活动,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对空气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学生还没有系统地了解呼吸的器官,认识到呼吸的过程以及呼吸的作用。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亲生体验知道运动前和运动后呼吸的变化规律;再通过用肺活量测试仪验证,了解肺活量与呼吸的关系。
2.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实验并学会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3.知道运动与肺活量间的关系以及常见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运动前和运动后呼吸的变化规律;
难点:知道肺活量的测量以及了解肺活量与呼吸的关系。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 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 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 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 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前,老师做一个调查:你们当中哪些同学平时爱运动 请举手。(还不少,很好)
你们运动结束后有什么感觉 ——(心跳加快、喘不过气来、很累、口渴、想休息、......)
你们刚才说的这些感觉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呼吸困难、呼吸的速度加快了,对吗 ——(对)
看来运动与呼吸有一定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用数据来说话,通过测出几组数据来分析研究运动与呼吸的关系。(板书课题)
【意图解析】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感受出发,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测量运动前后的呼吸次数
1. 运动前的测量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一呼一吸才算呼吸一次,我们来试着做几次:吸,呼(反复三次)
【意图解析】加深学生们的认知,以确保学生能较为准确的思考呼吸的次数。
猜一猜,在平静状态下自己一分钟能呼吸多少次 ——(20、25、30、45……)
怎样知道大家的猜的对不对呢 ——(测量一下)
说的好,我们用测量的方法来验证,请每位同学拿出记录表。我们先来测量平静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老师说开始,你们就默默地数着自己的呼吸次数,时间到了就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温馨提示:一呼一吸算一次,一分钟时间哟!)
指名汇报呼吸次数,与猜测的进行比较。然后同学之间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 (10岁少年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次数应在25次以下)如果我们想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多次测量同一组数据,一般情况下是3次。)
【意图解析】由于时间的问题,一节课难以保证在同一条件下,进行3次测量,在对比全班学生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得出较为理想的数据,但必须要让学生严谨实验的认知。
2.运动后的测量
如果我们运动一下,预测呼吸次数会怎样变化 ——(呼吸次数会增多)
我们现在一起做一个原地高抬腿跑运动,验证一下运动后是不是呼吸次数增多了 (每个学生请离开座位找一个空地站着,为了确保运动的频率一致,老师准备了一个小鼓,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敲击进行左右腿的交替,可不要偷懒哦!)
【意图解析】小鼓的准备,是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尽可能地保证单一变量的原则。
运动结束,原地不动测量呼吸次数,并记下数据。
同学们感觉累了吧,听一段音乐放松一下,1分半以后同学们再测量一下自己的呼吸次数,并做好记录。
3.观察、分析、比较
接着请同学们再把表格中的自己的数据进行比较,小组之间的同学相互比较,组与组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比较,你们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较得出:平静状态下呼吸次数少,运动后呼吸次数多,休息过会呼吸次数又会减少。)
【意图解析】让学生自己学会分析数据,并在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情况下,得出较为完整的实验结论。
板书:平静——少(慢) 运动——多(加快)
(身体胖的同学增加的多,有的女同学比男同学增加的多,不喜欢运动的比喜欢运动的增加的多……)
也就是说每个学生呼吸的次数增加的不一样。如果不停地运动,每分钟呼吸次数会一直增加吗 ——(不会。)。
(三)学习自制肺活量测量仪的制作
1. 认识“肺活量”
我们发现,同学们在运动之后呼吸的次数增加的不一样,每个人一分钟呼吸的次数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这是为什么呢?——(不知道)
老师来告诉你们这个秘密吧!他们的肺活量大小不同。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吸足一口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可以测量的。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吹气球
游戏规则:吸足一口气,然后用这口气去吹气球,呼完后要拧紧,只允许呼一次。然后按大小顺序排列一下(大的标1号)。
【意图解析】通过游戏的形式,能较为直观地帮助学生去理解肺活量的含义,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
这个游戏实际是在了解同学们的肺活量的大小。气球吹的大的同学他的肺活量大,气球吹的小的同学他的肺活量就小一些。
你们对刚才的结论有什么看法或者建议吗 ——(不准确、不科学……)
2. 自制肺活量测量仪
我们都知道在体能测试中,会通过肺活量测试仪来测量肺活量,在我们没有的情况下,该如何做一个简易的肺活量测量仪,从而比较准确地测量我们的肺活量的大小呢?
师生讨论、确定简易肺活量测量仪制作方案
【意图解析】教师应尽可能的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迁移应用,知道“空气 会占据空间”,从而能思考出肺活量大测量方法。
小组尝试制作,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利用简易肺活量测量仪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做好小组记录。
分析比较每个小组学生肺活量的值与呼吸次数的关系。
比较汇总的数据,有什么发现?——(肺活量大,呼吸次数少;肺活量小,呼吸次数多)
出示肺活量电子检测仪,在教师演示的基础上,请班内肺活量比较大的几位同学和相对肺活量比较小的同学上台测试,进行数据的验证。
(四)探究运动与肺活量的关系
什么原因可能导致我们肺活量有大小的呢?——(体质、性别、年龄、运动的情况……)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采访肺活量大的同学
让他们自己说说什么原因。
出示一组资料:运动员与平常人的肺活量数据统计,有什么发现?
你觉得肺活量大好还是小好?为什么?——(大比较好)
教师小结:肺活量大,说明你的肺功能健康,参加一些剧烈运动或者爬山、爬楼梯等运动后,就不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经常运动,特别是参加长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就能不断锻炼我们的呼吸器官,增加我们的肺活量。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呼吸器官非常重要,那如果呼吸器官生病了,一定很难受吧?谁有这方面的体验?——(感冒、咳嗽、哮喘、鼻塞、肺炎等)看来,呼吸器官生病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痛苦和麻烦。
再来看看这两幅图片(播放健康人的肺和吸烟人的肺的对比图片)
那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防止他们生病呢?——(不吸烟、远离二手烟,不随地吐痰,空气不良时出门带口罩,经常用淡盐水漱口,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经常呼吸新鲜的空气等。)
很好!同学们,你们说得真不错。关于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老师也查阅了许多资料,这里有一组图片,咱们一块来看看。
(大屏幕播放播放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锻炼身体,爱护环境,爱惜自己的呼吸器官。
并制订一份家庭锻炼计划,坚持锻炼,几个月后测测自己与父母亲的肺活量是不是越来越大,身体状况越来越好。
七、说板书设计
运动和呼吸
1. 平静——少(慢) 运动——多(加快)
2. 肺活量大,呼吸次数少;肺活量小,呼吸次数多
八、说教学反思
1、激发课堂愤围,提高学习兴起
首先教师提出与人呼吸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做三个试验,通过试验激发课堂愤围,提高学习兴起,体会自身的变化。然后让学生观察,再说说他们的发现,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整堂课学生的兴趣盎然,师生在愉悦、互动的氛围中达到了教学目标,制订一个长期“锻炼身体”的活动计划。
2、提供交流平台,充分肯定学生课后所获
要让学生有学习兴趣,需在课堂中培养兴趣。而课堂中的兴趣培养,则需老师对有准备、有收获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把自己的收获充分展示出来,让他们产生愉悦的成功体验,充分地感受到付出就会有收获,付出就会得到肯定和表扬。从而使他们在肯定、表扬中建立浓厚的科学学习兴趣,并由课堂延伸到课后。
3、激发科学兴起,引发学生兴趣延伸
神奇的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科学,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他们玩味,他们探寻,一次次惊奇,一次次发现,他们乐此不疲。大自然,这科学的殿堂孕育了时代的骄子,诞生了造福人类的伟大科学家。大自然是我们生活的源泉,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其实,我们的科学课每课都与生活、自然息息相关。既然科学课来源于生活,那么科学课的教学就应尽量让孩子们接触精彩的大千世界。大自然的奇事妙物也必将引发学生无尽的探究兴趣,其兴趣也必然悠远绵长。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