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食物与营养》说课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食物与营养和消化》的《食物与营养》。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说教材
《食物与营养》是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本节课为该课的第二课时。内容包含食物含有的营养素及及其作用,平衡膳食宝塔的解读和应用。本节课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号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建立平衡膳食的观念。本节课重点安排的活动是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与表达能力,体验科学来源于生活。
二、说学情
本节内容学生在小学科学浙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章食物已经基本涉及,食物也是学生每天都要食用的熟悉物体,但通常学生对各种食物的营养以及作用并没有太多的认识。这节课立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学生的活动和思考来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知道七种营养素的主要食物来源及其作用
b、知道判断饮食是否健康的标准。
2、过程和方法
a、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交流讨论的能力
b、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了解平衡膳食宝塔,建立平衡膳食的观念
b、通过引导学生对肥胖原因进行思考,建立健康生活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食物中的营养及其作用;学生实验测定不同食物燃烧并计算释放出的热量。
【教学难点】
各种食物所产生的热量是不同的。。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 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 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 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 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趣导入
出示一根挂面。
问:平时挂面有什么作用?
追问:今天老师拿挂面将有神奇的用途,你认为挂面能被点燃吗?
将一根挂面点燃并燃烧。
这个现象,发生怎样能量的转变?
小结:可见,挂面不仅为我们提供营养物质,它还蕴含着化学能。
设计意图: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挂面为素材,又以点燃挂面这样的学生好奇的实验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二、调出元认知
PPT展示(配图):人体需要能量才能生活。写字时,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消耗的能量约为1.68千焦。打乒乓时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消耗能量约为18.4千焦。
问:这些消耗的能量都来自哪里?
追问:例举昨天大家都吃了什么?
追问:你能说说这些不同的食物,主要含哪些营养素吗?
小结:我们吃的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含:水、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七种。其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我们人体的供能物质。
设计意图:本节内容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学生的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支持,通过问题串的解答,调出学生的脑海中的元认知,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环节三、认知冲突
问:等质量的不同的营养素,它们所含的能量是否相同?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好奇心。
环节四、解构认知冲突
思考与讨论:我们怎么比较等质量的不同营养素中所含能量的多少?请你们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
巡组指导,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形成成果。
引导和修正学生的实验设计,逐渐形成课本的实验活动方案。
组织学生完成任务单二:比较等质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所含的能量。
巡组指导,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
PPT展示:
1克糖类无论是在体外完全燃烧还是在体内完全氧化,都能释放出16.8千焦的能量。同等质量的蛋白质与糖类在体内完全氧化所释放的能量相同,而同等质量的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要比蛋白质和糖类高得多。
思考:为何我们的实验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考、讨论的习惯,提高实验设计、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分析实验误差的能力。
环节五、固化新知
思考与讨论:举例说说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中,哪些所含的能量较高?为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STS精神,固化新知。
环节六、整合新旧知识
指导学生根据表格任务自学营养素的作用。并以组为单位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自学的能力
环节七、运用新知评论
思考与讨论:秋天长得肥肥的熊经过冬眠后,会消瘦很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设计意图:培养STS精神。
环节八、课后练习
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七大类,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有机物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2.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你能说说适量摄取膳食纤维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吗?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在课中让学生通过阅读、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
这节课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准备对应的营养成分录像或实际例子的方式,化抽象为具体,使“死”的知识活过来,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视觉之中。让学生通过观看录像、阅读课本、收集资料、交流等进行自主学习。辅以必要的讲解,从而完成本课的学习。
上完这节课,感想颇多。本计划通过实验等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这一环节没能实现,而且饮食时注意均衡营养,学生在生活中并不太熟悉,学完了知识后,学生由衷地发出了感叹“原来食物营养也有那么多的科学知识呀!”
课后,我除了对本课教学环节,学生活动安排进行反思之外,最多的还是对如何让生活走进科学课堂的反思。科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传授科学知识和训练科学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科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间题的能力。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