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十三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 十三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01 21:3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散文家谈散文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1.预习《白鹭》,掌握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散文《白鹭》。3.了解郭沫若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提起郭沫若,我们往往会想起他那激情如火的《女神》、《凤凰涅槃》、《雷电颂》等作品,这些作品曾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郭老由此而享誉文坛。然而,郭沫若先生的散文同样别具一格,清新隽永,情趣盎然。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二、朗读感悟1.朗读课文: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听读过程中,让学生想像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形成总体印象,感受白鹭的美。 2.齐读课文: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思考问题。(1)文章如何起笔,如何收束全文? (参考答案:本文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头,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首尾呼应,以“诗”作喻写白鹭的美,内涵比开头深了一层,强调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诗。)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几幅有关白鹭的画面。(参考答案:作者先通过比较写了白鹭的形体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2、3),然后再写它的寻常之中的美丽。四幅画面:白鹭的形象美,白鹭立于清水田里的一幅画面,白鹭悠然站在小树的绝顶的画面,黄昏中低飞的白鹭等四幅图画。)(3)在这些描绘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参考答案:前两幅是静态描写,后面两幅画则是先静中有动,后动中有静。) 三、品读思考 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品评语言,进而欣赏散文诗的意境,提炼出主题。 1.提问,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之美。 (1)文章采取了哪种修辞方法来描绘白鹭,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参考答案:比喻,作者抒白鹭比作“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美,说明其容易被人忘却,因为相对而言,散文诗不如诗那样容易被人发现。) (2)文章首尾圆合,赞美白鹭,从哪几个词语上体现出来,如何理解这几个词? (参考答案:“实在”、“韵在骨子里”,“实在”是对上文描写的一个总结,即突出了作者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赏;又呼应了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浑然一体。“韵在骨子里”指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 (3)文章选用哪些材料来刻画白鹭?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 (参考答案:水墨,为了突出其清淡素雅。本文作者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白鹭,很多地方都是虚写的。) (4)全文感情基调为赞美,为何作者又说“白鹭不会唱歌”? (参考答案:进一步说明了白鹭是“优美”而不是“铿锵”,这就使作者心中白鹭的美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现。)这几个问题层层推进,由易到难,充分体现分层教学的实施,清晰地而展现对白鹭由外在美的刻画升华到其内在美的具体过程,感情也进一步推进。 2.在品评语言的基础上,进而领会其优美意境,提炼出文章的主旨。(1)文章首尾都提到白鹭是一首诗,那么,文章是如何将“散文的诗”和白鹭形象相融合的? (参考答案:诗有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意蕴,这跟白鹭相似。) (2)找出能透视全文主旨的句子。 (参考答案: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教学建议:第一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适时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拨,引导学生从散文和诗的特点入手分析,把握散文诗这种文体的特点,从而让学生体会本文有形无声却有情的优美意境及淳美的意蕴,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主旨。在这两个环节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学会品读文章的方法。) 总之,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赞颂,讴歌了那些“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四、感悟美点(1)积累语言:《登徒子好色赋》中的语句转化和富有诗意及哲理的语句。 (2)学完这篇文章以后,给自己怎样的启示? 由赞美白鹭美在自然,进一步联想到人,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无私奉献的人,同样具有美的闪光点。(温馨指津:借物抒情的散文往往由赞美物到赞美人,对物的感情其实就是对这种人的感情,回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联系这一点。) 五、课堂总结郭沫若先生以粗线条的勾勒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写意的手法来表现歌咏对象——白鹭,又巧用衬托比较的手法,将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等比较,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在白鹭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感受到白鹭那种“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六、布置作业 :整理自己关于散文《白鹭》的感受,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第二课时课前准备:1.预习《关于散文〈白鹭〉》,掌握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关于散文〈白鹭〉》。3.了解作家晓雪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库贝尔说过:“美的东西是在自然中,而它以最多种多样的现实形式呈现出来。一旦它被找到,它就属于艺术,或者可算是属于发现它的那个艺术家。”同学们,相信大家在学习了郭沫若的《白鹭》后一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吧!不仅我们,著名散文家晓雪对《白鹭》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呢,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他在《关于散文〈白鹭〉》里是怎么说的。二、我谈《关于散文〈白鹭〉》1.请同学们先朗读全文,边读边理解晓雪是如何来评论这篇文章的。2.请同学们谈一谈《关于散文〈白鹭〉》的文章思路。三、我评《关于散文〈白鹭〉》1.请同学们探究两个问题:(1)《关于散文〈白鹭〉》第二自然段举出一些作家的艺术风格,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第二段中,作者以他的博学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信手举出一些作家为例证,并扼要指出他们在艺术风格上的突出特色。指出这些作家风格上的不同,一方面有力地支撑作者上文提出来的观点,同时也为下文概括郭沫若的散文风格作一个铺衬,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读者在比较中对郭沫若的风格有更准确的把握和理解。)(2)如何理解《关于散文〈白鹭〉》中引述的姚鼐和莱辛的话的意思,并说说引用的目的是什么?(思维提示:引用自然是为评论服务的,所以理解这两句话,关键是要结合作者对散文《白鹭》的评论。)(参考答案:这段话以一串比喻说明文章的一种很高的境界,也说明了阳刚和阴柔等不同的文章风格,尤其着重说明了一种“柔婉”风格散文的艺术魅力。作者引述这段话是为了说明郭沫若的《白鹭》是一篇境界和品位很高的散文,是郭沫若“豪放激越、气势磅礴”的风格以外的又一种“柔婉清丽、含蓄秀美”的风格,意在告诉读者要感受这篇散文的魅力和艺术的价值,必须用心去品味,否则是无法发现水面的涟漪和珠玉的光辉的,是无法听出寥廓天际的鸿鹄鸣叫的。莱辛的话的意思是,好文章应该耐人寻味,说明欣赏文学作品不能浮光掠影地粗疏阅读,必须仔细品味,方能进入其艺术境界。作者引用这两段话,目的是用来说明《白鹭》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惟有深入品味,才能知其“味”。)(温馨指津:引用的文字要注意切合作者写作意图,要恰当。这对同学们写作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2.你觉得晓雪的这篇评论写得怎么样,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3.将你对《白鹭》的感悟与晓雪的感悟进行比较,看看差别在哪。四、我看评论经过刚才的比较,相信同学们对于文学短评该如何写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吧,请同学们来各抒己见。(教学建议:①要细致地阅读作品,准确地把握评论对象。②可以从思想内容、创作风格、写作特点、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③要有独特的阅读感受。④评论点要集中。⑤引证的材料可以来自作品本身,也可以适当地旁征博引。)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我们既看到了晓雪这篇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优美的文笔和科学严谨的品性,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悟;我们不但了解了一般文学评论的基本写法,更明白了文学评论的写法可以不拘一格,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六、课堂反馈: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为《一双手》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评。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