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课题 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 课题 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01 21:4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诵读欣赏文中的语言,能抓住人物描写的关键词句来评价人物的思想性格。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描写的关键词句来评价人物.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与复习
1、通过上一课时的阅读,我们初步认识了莫泊桑笔下的菲利普夫妇,合上书本以后,你们对这两个人物的哪些言谈举止印象最深?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莫泊桑笔下塑造的菲利普夫妇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3、教师总结:希望大家通过学习本文,仔细品味这些作家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中心的。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二、思索探究
1.我们的学习不能仅仅限于大体上了解内容,还要讲究精读细读,甚至能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今天,就由老师开个头。
教师预设“深度问题探索板”,由学生自主选择1-2个问题探讨、交流。
 (1)“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海船开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句中加点词语很巧妙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请你加以揣摩。
 (2)菲利普先生有这样一句话:“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菲利普先生“早就看出来了”吗?他究竟看出什么了呢?
 (3)“插叙”指的是什么?本文的插叙在哪里?作者如此安排有何用意?
 (4)被打发到美洲的于勒先后写来了两封信,你认为这样的情节安排是否累赘?
 (5)“我”为什么会给于勒那么多小费?你能够用合适的语气朗读课文倒数第八节吗?
 (6)“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所以,读完本文,你对于勒肯定也有自己的态度?你是同情还是鄙视这个人物,或者有其它的看法?
要求学生尽量自己思考,不赞成依赖小组学习。
2.主题探讨归纳
通过两课时的学习,我们跟随着作家莫泊桑在19世纪的法国走了一遭,亲眼目睹了发生在一户中下阶层人家的悲喜剧。面对菲利普夫妇一家从悲到喜再到悲的经历,我们不得不作出更深层次的思考。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亲人互不相认,家人不愿团圆?这个东西是否具有时代性,普遍性呢?
鼓励学生自主探讨本文主题
参考板书
 开端 盼于勒            虚荣势力 金钱社会中
 发展 赞于勒   菲利普夫妇    自私贪婪  人与人之间
 高潮 见于勒     变      刻薄泼辣 的冷酷关系
 结局 躲于勒            小市民形象
3.教师总结
这篇小说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组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表现世态的炎凉,通过神情、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不过,大家也不要失望。你们看,文中不还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愿意给于勒十个铜子的若瑟夫吗?在这个孩子的心中,还有充满温情的亲情存在。实在是值得我们欣慰。(我想可能和上文的水生一样,因为年少还没来得及被社会中的污流腐蚀灵魂吧)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次,我生病在床,心绪异常烦躁,嘴唇干裂出一层白皮。突然听见“啪”的一声脆响,什么东西摔碎了。我恼怒地大喊起来:“妍妍,你又在淘气!你能不能让人安静一下?你真太不懂事了。”屋内静了半晌,才见女儿怯怯地走到我身边嗫嚅着说:“妈妈,我看你嘴太干了,想给你倒点热水喝,我不是故意弄碎杯子的,你别生气好吗?”我一下子把女儿那溢满莹莹泪水的眼睛紧紧地吻住了。我吮吸着女儿的泪,暖暖的,有点咸。
3.推荐阅读《项链》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