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 课时作业:第2章 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 课时作业:第2章 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8-01 13:23:54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是化学变化
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相同
C.是氧化还原反应
D.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不同的碳单质,二者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2.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因为它(  )
①热稳定性差 ②增加甜味 ③产生二氧化碳 ④提供钠离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而使面包松软可口。
【答案】 A
3.(2012·临沂高一检测)关于Na2CO3和NaHCO3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纯碱是Na2CO3的俗名
B.NaHCO3与盐酸、NaOH均能反应
C.Na2CO3与盐酸、NaOH均能反应
D.Na2CO3比NaHCO3稳定
【解析】 Na2CO3俗名纯碱,A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O2、H2O和NaCl,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水,B正确;Na2CO3与NaOH不反应,C不正确;NaHCO3受热易分解,而Na2CO3受热不分解,D正确。
【答案】 C
4.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中加适量的盐酸能达到除杂质目的的是(  )
A.NaHCO3(NaCl) B.NaCl(NaOH)
C.Na2SO4(Na2CO3) D.Na2CO3(NaOH)
【解析】 A中的NaHCO3能与盐酸反应而N ( http: / / www.21cnjy.com )aCl与盐酸不反应;B中加入盐酸后,可以将NaOH转化为NaCl;C中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引入了新的杂质;D中Na2CO3和NaOH都能与盐酸反应,引入NaCl杂质。
【答案】 B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可用离子方程式2H++CO===CO2↑+H2O表示的是(  )
A.稀硫酸中滴加小苏打溶液
B.稀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C.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
D.碳酸钾与足量醋酸反应
【解析】 A中的小苏打不能拆写成CO,只能拆写成Na+和HCO;C中的石灰石是难溶物质,应该写化学式;D中的醋酸是弱酸,应该写化学式。
【答案】 B
6.(2012·三门峡高一质检 ( http: / / www.21cnjy.com ))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Na2CO3
B.Na2O2 Na2CO3
C.NaOH Na2CO3
D.Na2O2 NaOH Na2CO3
【解析】 由题意可知,首先发生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2NaHCO3△,Na2CO3+H2O+CO2↑,生成H2O和CO2各1 mol;然后H2O和CO2与Na2O2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CO2和H2O完全反应需消耗2 mol Na2O2,但题中只有1 mol Na2O2,可以先考虑:(1)假设1 mol Na2O2先与1 mol H2O反应,生成2 mol NaOH和0.5 mol O2,然后2 mol NaOH与1 mol CO2反应:2 NaOH+CO2===Na2CO3+H2O,最后生成1 mol Na2CO3和0.5 mol O2。(2)若假设1 mol Na2O2先与1 mol CO2反应,最后也生成1 mol Na2CO3和0.5 mol O2。所以最后残留的固体一定是Na2CO3。21教育网
【答案】 A
7.将106 g Na2CO3和84 g NaHCO3都分别用酒精灯充分加热,加热后的残留固体再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此时(  )www.21-cn-jy.com
A.消耗盐酸一样多
B.两份残留固体与盐酸反应放出的CO2一样多
C.NaHCO3加热后的残留固体与盐酸反应放出的CO2多
D.NaHCO3加热后的残留固体与盐酸反应放出的CO2是Na2CO3加热后残留固体与盐酸反应放出的CO2的一半  21*cnjy*com
【解析】 加热时Na2CO3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变化,而NaHCO3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84 g(1 mol) NaHCO3分解得到0.5 mol Na2CO3,而106 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1 mol,故D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 D
8.为了验证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
B.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
C.溶于水后加氯化钡溶液,看有无沉淀
D.加热后称量,看质量是否变化
【解析】 采用加热的方法,只能说明有NaHC ( http: / / www.21cnjy.com )O3存在,而不能证明Na2CO3存在;溶于水后与石灰水反应,无论是否含有Na2CO3均有CaCO3沉淀生成;BaCl2与NaHCO3不反应,与Na2CO3反应有BaCO3沉淀生成。【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 C
9.(2012·山东广饶一中高一月考)为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备干燥、纯净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入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最好依次装入(  )21*cnjy*com
A.水;无水CaCl2固体
B.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
C.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稀硫酸
【解析】 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的CO2中混有H ( http: / / www.21cnjy.com )Cl和水蒸气,HCl可用水(或NaOH溶液或饱和NaHCO3溶液或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但饱和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都与CO2反应,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除去杂质气体;主体气体(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比水中的小,所以HCl最好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水蒸气可用浓硫酸除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B
10.(2012·辽宁沈阳二中高一月考)欲鉴别浓度均为3 mol·L-1的Na2CO3和NaHCO3两溶液,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2-1-c-n-j-y
①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 ②分别用pH试纸测pH ③分别滴入3 mol·L-1的盐酸 ④分别滴入NaOH溶液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向Na2CO3和Na ( http: / / www.21cnjy.com )HCO3溶液中加入Ca(OH)2时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故①不正确;等浓度的Na2CO3溶液的碱性强,pH大,故②正确;向浓度相同的两溶液中滴加盐酸时,NaHCO3与盐酸的反应快,故③正确;虽然NaOH与NaHCO3反应,但无明显的现象,所以无法用NaOH区分Na2CO3和NaHCO3,④不正确。
【答案】 A
11.通常用NaHCO3溶液除去混在CO2中的少量HCl气体。
不用NaOH溶液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不用饱和Na2CO3溶液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用NaHCO3溶液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NaHCO3与CO2不反应,与HC ( http: / / www.21cnjy.com )l反应生成CO2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CO2↑+H2O,而NaOH溶液和饱和Na2CO3溶液都能吸收CO2,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H2O;CO+CO2+H2O===2HCO。
【答案】 CO2+2OH-===CO+H2O
CO+CO2+H2O===2HCO
HCO+H+===CO2↑+H2O
12.(2012·云南兰坪民族中学高一段考)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解释生活中化学的应用。
(1)用食醋(CH3COO ( http: / / www.21cnjy.com )H)除去热水瓶胆内壁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用“小苏打片”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疗胃酸(质量分数为0.2%~0.4%的盐酸)过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用土法治疗胃酸过多病,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将鸡蛋皮洗净、烤焦、磨细服用;据说这种疗法效果还不错。其中的化学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病人同时患有胃溃疡,此时最好服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胃舒平”[Al(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CH3COOH+CaCO3===Ca2++2CH3COO-+H2O+CO2↑
(2)NaHCO3+HCl===H2O+CO2↑+NaCl
(3)CaCO3+2H+===Ca2++H2O+CO2↑
(4)Al(OH)3+3H+===Al3++3H2O
13.为探究CO2与过量的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三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www-2-1-cnjy-com
(甲)   (乙)     (丙)
(1)请写出CO2与过量的NaOH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你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一个实验检验生成的产物中含有Na2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所用试剂、实验现象和结论)。21·cn·jy·com
【解析】 (1)由于NaOH过量,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2·1·c·n·j·y
(2)三个装置均可以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但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原因及现象。
①装置甲
现象:试管内液面上升,烧杯内的液面下降。
原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液体被压入试管中。
②装置乙
现象:气球胀大。
原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大气压使气球胀大。
③装置丙
现象:烧杯内的水流入锥形瓶中。
原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液体压入锥形瓶。
(3)检验产物中含有Na2CO3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实就是检验溶液中含有CO,所以可以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证明有Na2CO3存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1)CO2+2NaOH===Na2CO3+H2O
(2)甲 试管内液面上升,烧杯内的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下降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液体被压入试管中 (或乙 气球胀大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大气压使气球胀大
或丙 烧杯内的水流入锥形瓶中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液体压入锥形瓶)21·世纪*教育网
(3)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证明有Na2CO3存在(其他合理的答案均可)【来源:21cnj*y.co*m】
14.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________。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Ⅳ比Ⅲ复杂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简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________。21cnjy.com
(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
①当石灰水过量时,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2∶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请设计实验检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图Ⅰ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Na2CO3、NaHCO3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变浑浊;图Ⅱ可以鉴别,因为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CO2的量不同,可根据气球膨胀大小和快慢判断。
(2)图Ⅲ、Ⅳ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实验Ⅳ的优点是可同时做对比实验。
(3)试管B装入碳酸氢钠,试管A装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碳酸钠,这样直接加热的碳酸钠温度高,不分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分解,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表明了碳酸氢钠不稳定。
(4)①石灰水过量时,H ( http: / / www.21cnjy.com )CO全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2++OH-+HCO===CaCO3↓+H2O;②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其中的溶质是碳酸钠,要检验CO,可以取少量上层清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振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O。
【答案】 (1)Ⅱ
(2)2NaHCO3Na2CO3+H2O+CO2↑ D
(3)NaHCO3
(4)①Ca2++OH-+HCO===CaCO3↓+H2O
②Na2CO3 取少量上层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液(或过滤后的滤液或所得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振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O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跟稀H2SO4反应
Fe+6H+===2Fe3++H2↑
B.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Fe2++Cl2===Fe3++2Cl-
C.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
Fe3++Fe===Fe2+
D.氯化铁溶液跟过量NaOH溶液反应
Fe3++3OH-===Fe(OH)3↓
【解析】 A项,应为:Fe+2H+=== ( http: / / www.21cnjy.com )Fe2++H2↑;B项,应为2Fe2++Cl2===2Fe3++2Cl-;C项,应为2Fe3++Fe===3Fe2+。  21*cnjy*com
【答案】 D
2.下列物质与铁反应只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的是(  )
A.Cl2    B.盐酸   
C.O2    D.CuSO4
【解析】 Fe→Fe3+的转化需强氧化剂。O2与Fe反应生成的是Fe3O4,盐酸、CuSO4与Fe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是+2价铁的化合物。
【答案】 A
3.将下列物质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颜色变红色的是(  )
A.Fe B.Fe2O3
C.FeO D.FeSO4
【解析】 与酸反应生成Fe3+,才能使KSCN溶液变成红色。
【答案】 B
4.要除去FeCl3溶液中的少量FeCl2杂质,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  )
A.Fe B.氯水
C.盐酸 D.NaOH溶液
【解析】 可用氧化剂将FeCl2转化成FeCl3,但又不能引入其他杂质,因此选用氯水最合适。
【答案】 B
5.能与Fe3+作用,且可证明Fe3+具有氧化性的微粒是(  )
①SCN- ②Fe ③Fe2+ ④Cu ⑤OH-
A.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⑤ D.除③外
【解析】 由于需要证明Fe3+具有氧化性,所以应该选可以和Fe3+发生反应,具有还原性且现象比较明显的物质。21·cn·jy·com
【答案】 A
6.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①FeCl2 ②FeCl3 ③Fe(OH)3 ④HCl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全部
【解析】 ①Fe+2FeCl3===3FeC ( http: / / www.21cnjy.com )l2,②2Fe+3Cl22FeCl3,③4Fe(OH)2+O2+2H2O===4Fe(OH)3,④H2+Cl22HCl。【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D
7.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3、KSCN、稀H2SO4、NaOH四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BaCl2溶液 B.FeCl2溶液
C.FeCl3溶液 D.Fe(NO3)3溶液
【解析】 四种无色溶液中分别滴入Fe ( http: / / www.21cnjy.com )Cl3溶液时发生的反应:Ag++Cl-===AgCl↓(白色),Fe3++3SCN-===Fe(SCN)3(血红色)、Fe3++3OH-===Fe(OH)3↓(红褐色),FeCl3溶液与稀H2SO4不反应,无现象。
【答案】 C
8.将铁片放入下列各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但无气体产生的是(  )
A.CuCl2溶液 B.AgNO3溶液
C.Fe2(SO4)3溶液 D.稀硫酸
【解析】 A项:Fe与CuCl2溶液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每溶解56 g Fe,生成64 g Cu,溶液质量减轻,错误。B项:Fe与AgNO3溶液反应,每溶解56 g Fe,生成216 g Ag,溶液质量减轻,错误。C项:Fe与Fe2(SO4)3溶液反应,Fe溶解,溶液质量增加且无气体放出,正确。D项:Fe与稀H2SO4反应,每溶解56 g Fe,生成2 g H2,溶液质量增加,但有气体放出,错误。 2-1-c-n-j-y
【答案】 C
9.(2012·保定高一检测)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氯水 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铁钉只作氧化剂
B.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C.实验③中发生置换反应
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Cl2>Fe3+>Cu2+
【解析】 Fe与CuSO4反应,Fe作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剂,A错误;②中Fe2+被氧化显示还原性; ③中无单质生成不是置换反应;根据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知D正确。【来源:21cnj*y.co*m】
【答案】 D
10.Fe、FeO、Fe3O4的混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 mL(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  )【版权所有:21教育】
A.11.2 g  B.5.6 g 
C.2.8 g  D.无法确定
【解析】 反应后所得溶液为FeCl2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n(Fe)=n(Fe2+)=n(Cl-)=×0.1 L×1 mol·L-1=0.05 mol,m(Fe)=2.8 g。www.21-cn-jy.com
【答案】 C
11.根据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
A.FeCl3溶液       B.H2SO4溶液
C.CuSO4溶液 D.NaOH溶液
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是FeCl2溶液,一位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方案:向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是FeCl2溶液,回答以下问题:
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若不合理,要检验Fe2+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若填“合理”,则此空不答)。
(3)现向一支装有FeCl2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在保存FeCl ( http: / / www.21cnjy.com )2溶液时为了防止FeCl2溶液变质,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于FeCl3不仅与Fe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而且与Cu反应,故A项不符;H2SO4和CuSO4溶液均与Fe反应而不与Cu反应,故可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NaOH与Cu、Fe均不反应,无法除杂。2·1·c·n·j·y
(2)Fe2+的检验要注意排除Fe3+的干扰 ( http: / / www.21cnjy.com ),若先通Cl2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3+,但无法说明Fe3+来源于Fe2+还是原溶液。
(3)FeCl2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的Fe(OH)2最终转化为Fe(OH)3。
(4)FeCl2中的Fe2+易被氧化成Fe3+,有铁粉可防止Fe3+生成。
【答案】 (1)BC
2H++Fe===Fe2++H2↑、Fe+Cu2+===Cu+Fe2+
(2)不合理 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则原溶液有Fe2+
(3)出现白色沉淀,马上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FeCl2+2NaOH===Fe(OH)2↓+2NaCl、
4Fe(OH)2+O2+2H2O===4Fe(OH)3
(4)2Fe3++Fe===3Fe2+
12.已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根据下图所示的关系,填写下列空白。
(1)确定A、B、C、D、E、F的化学式,A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E为________,F为________。
(2)写出⑧的化学方程式,④、⑤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最初条件看,框图很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糊,不能直接得出结论,但找到“突破口”——“红褐色固体F”,就可迅速得出F是Fe(OH)3,从而得到A为Fe,“黑色晶体”B为Fe3O4,继而推出C为FeCl2,D为FeCl3,E为Fe(OH)2。
【答案】 (1)Fe Fe3O4 FeCl2 FeCl3 Fe(OH)2 Fe(OH)3
(2)4Fe(OH)2+O2+2H2O===4Fe(OH)3,
2Fe2++Cl2===2Fe3++2Cl-,
Fe+2Fe3+===3Fe2+
13.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某同学甲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1)实验前甲同学预测:Fe2+肯定既有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性又有氧化性。你认为甲同学预测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欲用实验证明他的预测。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室提供了下列试剂:3%的H2O2溶液、锌粒、铜片、0.1 mol·L-1 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
①若甲同学计划在0.1 mol·L ( http: / / www.21cnjy.com )-1 FeCl2溶液中滴入新制氯水,探究Fe2+的还原性,你预计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现象是:溶液由浅绿色变________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实验中,甲同学发现现象不太明显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师分析可能是产物的含量太低,建议可以通过检验Fe2+被氧化的产物Fe3+的存在以获取证据。你认为可选上述试剂中________滴入甲同学所得的混合液中,并通过___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甲同学的观点和实验方案都是正确的。21cnjy.com
③对于证明Fe2+具有氧化性,甲同学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金属单质都具有还原性,并分别将铜片、锌粒投入FeCl2溶液中,结果铜片没变化,锌粒逐渐变小。由此说明三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Fe2+中铁元素化合价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中间价态,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既可被氧化又可被还原;新制氯水可将Fe2+氧化成棕黄色的Fe3+;检验Fe3+用KSCN溶液;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www-2-1-cnjy-com
【答案】 (1)因为Fe2+中铁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
(2)①Cl2+2Fe2+===2Cl-+2Fe3+  棕黄
②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③Zn>Fe>Cu
14.某学生利用物质间的互变,设计成一个平面魔方,如图所示:
已知:①A、B、C、D、G含有同种元素。
②E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具有氧化性,能将SO2氧化为F(H2SO4),F与A反应生成E、G。
③依据下表中信息填空:
纯A(单质) B溶液 C固体 D固体 G溶液
颜色 银白色 黄色 红褐色 红棕色 浅绿色
(1)请写出E、D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
(2)G生成C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涉及的反应用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框图推断的形式综合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从“E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这一明显的突破口可知E为H2,又因A、B、C、D、G中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同时联系表中所提供的A、B、C、D、G的颜色和状态,从颜色特征上可以肯定它们均含铁元素。至此可推出A为Fe,B中含Fe3+,G中含Fe2+,C是Fe(OH)3,D为Fe2O3,由B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知,B中含Cl-,故B为FeCl3。最后按题目要求写出正确的答案。21教育网
【答案】 (1)H2 Fe2O3
(2)先产生白色沉淀,迅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21·世纪*教育网
(3)4H2+Fe3O43Fe+4H2O
2Fe(OH)3Fe2O3+3H2O
(4)2Fe3++SO2+2H2O===2Fe2++SO+4H+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下列反应中,CO2作氧化剂的是(  )
A.Ca(OH)2+CO2===CaCO3↓+H2O
B.CO2+C2CO
C.Fe2O3+3CO2Fe+3CO2
D.C+2H2O2H2+CO2
【解析】 A项,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O2→O,C元素化合价降低,CO2作氧化剂;C、D两项中CO2均为氧化产物。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失电子能力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为还原剂
D.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为氧化剂
【解析】 A项,如2O3===3O2属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单质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失电子能力难的原子获得电子能力不一定强,如稀有气体原子;C项,金属单质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D项,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可以作为还原剂。
【答案】 C
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HCl→Cl2        B.Fe→Fe3+
C.KClO3→O2 D.Fe3+→Fe2+
【解析】 变化过程中元素化合价降低时才需要加入还原剂实现。
【答案】 D
4.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2中氢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下: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  )2-1-c-n-j-y
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
C.是还原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解析】 反应中CaH2中-1价H化合价升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到0价,同时必然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反应过程中Ca、O化合价均不变,只能是H2O中H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故H2O作氧化剂。21教育网
【答案】 B
5.下列反应中Cl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的是(  )
A.3Cl2+6KOH===5KCl+KClO3+3H2O
B.Cl2+H22HCl
C.Cl2+2Na2NaCl
D.MnO2+4HClMnCl2+Cl2↑+2H2O
【解析】 氧化性是得电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合价降低的性质,还原性是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性质。A项中的氯气一部分化合价升高,一部分化合价降低,Cl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B项、C项中的氯气只表现出氧化性,D项中氯气是产物,没有表现氧化性和还原性。21·cn·jy·com
【答案】 A
6.在反应:2H2S+SO2===3S↓+2H2O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1∶2 D.2∶3
【解析】 还原产物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得到的产物,该反应中氧化剂为SO2,1 mol SO2反应得还原产物S 1 mol,还原剂为H2S,2 mol H2S反应得氧化产物S 2 mol,故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比为1∶2。www-2-1-cnjy-com
【答案】 C
7.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
A.Mg变成MgO时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因此Mg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B.KMnO4受热分解时,Mn元素的化合价一方面升高,一方面降低,因此Mn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C.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在反应2H2O2H2↑+O2↑中,H2O是还原剂,O2是氧化剂
【解析】 B项中KMnO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KO4K2nO4+nO2+O2↑
Mn元素的化合价只降低,没升高;D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中有:2H2O2H2↑+O2↑,H2O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H2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O2是生成物,是氧化产物,而非氧化剂(指反应物)。2·1·c·n·j·y
【答案】 A
8.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以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  21*cnjy*co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ClO2是被氧化后的生成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还原
D.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 mol电子转移
【解析】 反应中KClO3中Cl化合价降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电子,A对;ClO2是化合价降低后的生成物,B错;反应中C化合价升高,H2C2O4被氧化,C错;1 mol KClO3反应转移1 mol电子,D错。21cnjy.com
【答案】 A
9.(2012·肇庆高一检测)在Fe+2HCl===FeCl2+H2↑反应中:
(1)__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__是氧化剂,氧化产物是________。
(2)此反应若转移了0.2 mol的电子,则生成氢气________L(标准状况下)。
【解析】 (1)元素化合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升高时被氧化;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为氧化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所得产物,即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产物为氧化产物。www.21-cn-jy.com
(2)由Fe+2H2e-Cl===FeCl2+H2↑可得关系式:
H2,~,2e-, ,22.4 L,,2 mol, ,V(H2),,0.2 mol,  V(H2)=2.24 L。)
【答案】 (1)Fe HCl FeCl2 (2)2.24
10.(2012·吉林蛟河一中)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HNO3溶解,反应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请将上述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NO3没有全部参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氧化还原反应,被还原的HNO3占总HNO3的________%,若反应中生成1 mol NO,则反应中转移________个e-,消耗Cu________g。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 (1)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写、拆、删、查。
(2)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有8 mol ( http: / / www.21cnjy.com ) HNO3参加反应时,2 mol HNO3被还原,被还原的HNO3占总HNO3的×100%=25%;据关系式:3Cu~2NO~6e-可知,当生成1 mol NO时,消耗1.5 mol Cu,转移3 mol电子。
【答案】 (1)3Cu+8H++2NO===3Cu2++2NO↑+4H2O
(2)25 3NA或1.806×1024 96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