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九课 捕蛇者说》复习题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九课 捕蛇者说》复习题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01 22:0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九课 捕蛇者说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则久已病矣( ) (2)竭其庐之入( )
(3)非死则徙尔( ) (4)苛政猛于虎(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蒋氏把自己跟乡邻的遭遇作了两次对比,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回答对比的结果。(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4.依据选文,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不超过20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诗句节选自柳宗元的《田家》,仔细阅读,完成问题。
篱落隔烟火1,农谈四邻夕2。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3。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里胥4夜经过,鸡黍事筵席5。
注释:①烟火:指农家的炊烟。②农谈四邻夕:傍晚时邻人相聚在一起谈天。③寂历:寂静。④里胥:乡村小吏。⑤筵席:宴席。
5.你觉得诗中哪一句可以作为“苛政猛于虎也”的证明?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写的,有人认为《田家》也是被贬后写的,你同意吗?为什么?(3分)
捕蛇者说(二)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现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2分)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 ) ② 余闻而愈悲 ( )
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2.翻译划线的句子。(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3.从选文中找出全文的主旨句,用波浪线画出。(1分)
4.如果你是“观人风者”,看到《捕蛇者说》后会有何感想 (提示:可从蒋氏、作者、朝廷、观人风者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感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苛政猛子虎》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不点标点)(1分)
  夫 子 曰 何 为 不 去 也 曰 无 荷 政 夫 子 曰 小 子 识 之 苛 政 猛 于 虎 也
捕蛇者说(三)
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晋书》
1.解释下列短语。(2分)
①以尽吾齿 ②日蹙:
③执而鞭之 ④家给人足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①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②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 (2分)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去国怀乡 D.醉翁之意不在酒
4.阅读乙文中路人说的话,你觉得这个人是一时兴起,偶尔糟蹋未成熟的稻谷吗 从中可以看出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5.甲乙两文的作者都是地方官,根据两段文字中划线句子,比较两位父母官的异同。(2分)
(答案:18.(2分)(1)病,困苦不堪;(2)竭,用完、耗尽;(3)徙,迁移;(4)于,比。
19.(3分)蒋氏非常悲伤,满眼含泪地说:“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20.(4分)第一次:乡邻们非死即徙,十室九空,自己却“以捕蛇独存”。第二次:乡邻们鸡犬不宁,自己则“弛然而卧”,“熙熙而乐”。
21.(2分)让统治者知道“苛政猛于虎”的道理。
(四)(共6分)
22.“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证明。因为苛政已经使百姓们倾其所有,家徒四壁了。用“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也可以证明,言之成理即可。(3分)
23.同意,被贬永州后,作家有较多机会接触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下层,具体地看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才能深刻地揭露农民在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下的痛苦遭遇。(3分。答“不同意”或“不一定”而能言之成理的也可给2分。))
16.①来过完我的岁月    ②一天天窘迫
③抓起来用鞭子打了一顿   ④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2分。答对两个得1分)
17.①我一年中冒死亡威胁只有两次,其余时间,就快快活活地过安乐的日子。
②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4分。每句2分)
18.A(名词用作动词)(2分)
19 .不是一时兴起,从他“聊取之耳”尤其是“聊”“耳”可以看出其人多么随便,任性,对庄稼毫不在乎,实乃游手好闲之徒。(2分。意对即可)
20. 他们同为父母官,都能同情百姓,深入基层,关心民生疾苦。柳宗元以文章来反映苛捐杂税带给老百姓的灾难,可能较多地寄希望于统治者,一旦统治者采纳,效果要好;陶侃生性耿直,敢怒敢言敢为,能付诸于实际行动,切实解决问题。(2分。相同点得1分,不同点得1分,意对即可)
【译文】
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