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欢迎各位同仁莅临指导罗贯中杨修之死关于作者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选自古典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这部著作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学习目标学习本文,重在辩证地赏析杨修和曹操这两个人物形象。
仔细阅读全文,填写下表:虽称美,心甚忌之虽喜笑,而心恶之闻而愈恶之愈恶之大怒大怒,有杀修之心理解揣摩(一)根据文中的六件事分析杨修以“读了……,我认为杨修……。”为例说一句话。1、读了园门改阔,我认为杨修有才能却又有些狂妄,恃才放旷。
2、读了众人分酥,我认为杨修目中无主,过于自恃。
3、读了梦中杀人,我认为杨修点破曹操佯睡杀近侍的真正心思,招致曹操的厌恶是咎由自取。
4、读了吴质事件,我认为杨修行动过于轻率,缺乏心机。
5、读了计出邺城和为植答教,我认为杨修卷入曹室争斗之中,自惹其祸。理解揣摩(二) 赏析曹操1、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可看出曹操的什么性格? 曹操兵败,证明了杨修预测的正确性,众人对他杀杨修之举自然就有疑意。曹操厚葬杨修,可以堵住众人之口,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知错就改的举动,以笼络人心。表现了曹操阴险虚伪的性格。2、曹操杀杨修,是否杀得有理? 有理之处:杨修身为曹操的高级幕僚,不思帮助军队渡过难关,反而影响军心,确实该杀。
无理之处:一是曹操确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处罚不公,斩杀了杨修,对夏侯惇却没有丝毫处罚。 巩固扩展 阅读材料,说说杨修和纪晓岚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做法?
清朝时,皇帝命纪晓岚编《四库全书》,纪晓岚故意屡次在一些字眼上犯错,让皇帝指出,皇帝觉得很高兴,“连纪晓岚这样有学问的人都让朕指出错来”,龙颜大悦,纪晓岚更得到重用。
(纪晓岚是一个怎样的人?与杨修的恃才放旷是否一样?)如何认识历史上的曹操与文学作品中的曹操?议一议 课下思考:你认为,曹操为什么杀杨修? 谢谢观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