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诗词五首》第1课时《使至塞上》《泊秦淮》教案
课 题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使至塞上》《泊秦淮》诵读并背诵两首诗。
过程与方法
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理解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和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 学 重、难 点
理解并积累古诗词中的名句。
名人名言
一份信心,一份努力,一份成功;十分信心,十分努力,十分成功。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学习《使至塞上》
一、导入
唐代是我国古诗创作最为繁荣的时代。唐诗分绝句和律诗两种。唐代由于蕃夷部bōyí落不断侵入,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作者
王维,诗佛(李白“诗仙”杜甫“诗圣”)。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齐名。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人称“王右丞”。
三、赏析
1、全班齐读,整体感知(奉命出使到边塞)
①征蓬péng 归雁yàn 萧关xiāo 候骑jì 燕然yān
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出使的经历)
翻译:我轻车简从出使边疆慰问将士,一路颠簸途经属国居延。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言事,写景,传情。)
提问:“蓬草”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明确:“蓬草”随风飞转,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为自己
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激愤和抑郁。
翻译:恰似路边的“蓬草”,飞出了汉朝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千古壮观”名句王国维,塞外奇特壮丽风光)
讲解: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范仲淹《渔家傲》“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翻译:无边的沙漠孤烟直上云霄,蜿蜒的黄河上落日格外圆。
5、“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引用典故--汉窦宪在燕然刻字记功)
翻译:终于到达萧关,遇见骑兵侦探,说都护正在燕然前线。
四、主旨
《使至塞上》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难历程,描绘了塞外奇特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被排挤的抑郁之情,也有燕然刻石的爱国热忱。
学习《泊秦淮》
一、导入
不仅仅王维有爱国之情,晚唐时期的杜牧也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接下来我们学习杜牧的《泊秦淮》
二、作者
杜牧,字牧之,晚唐诗人,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赤壁》《江南春》、《泊秦淮》、《山行》,其《阿房宫赋》标志文赋体之形成。有《樊川文集》。
三、朗读
四、赏析
1、翻译:烟雾月色笼罩着寒水白沙,夜晚船只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痛苦,在对岸仍唱着《玉树后庭花》。
2、第一句用两个“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
出朦胧冷清的景象,渲染出一种空冷愁寂的情调。
第二句交代停船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第三、四句写对岸歌女演唱“亡国之音”激起的无限忧愤。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愤。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句表面上是批评歌女,实际上讽刺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主旨句)
五、主旨
《泊秦淮》诗人通过夜泊秦淮河,目睹灯红酒绿,触景生情,借古讽今,讽刺那些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六、作业
《使至塞上》《泊秦淮》随堂训练
1、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 2、萧关逢候骑,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4、《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中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泊秦淮》中,作者借歌女嘲讽腐败的达官贵人,抒发自己爱国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
书
计
划
首联:行单影孤
颔联:内心抑郁 奉命慰军
使至塞上 颈联:塞外风光 抑郁孤寂
尾联:不见将官
写景 忧愁伤感
泊秦淮 悲愤忧国
抒情 讽刺揭露
教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