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关键词:
明朝、科技、建筑、文化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特色。(新增:明朝小说:《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西游记》等;明朝戏曲《牡丹亭》等)
一、①本草纲目、李时珍、药物学;②宋应星、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③农政全书、农业;
二、①蒙古、鸭绿江边、嘉峪关、军事防御;②朱棣、元大都、皇城、凸、中轴线、紫禁城;
三、①市民、大众化;②罗贯中、水浒传、西游记、浪漫主义、神话;④牡丹亭;
四、徐霞客游记。
导学案答案:第16课 (16号卷)
【自学】
一、科技名著
1.代表作汇总
名称 作者 内容 地位
《本草纲目》 医药学 李时珍 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一万一千多个;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总结了我国古代医药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工开物》 农业、手工业 宋应星 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 农业 徐光启 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 、农器等大类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业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汇总表(一):明代科技名著
明代科技巨著的特点:
以总结性的著作为主;传统科技仍居世界领先地位;没有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体现的问题:
没有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我国科技发展面临停滞的危机。
中国古代各时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表(部分)(%) 朝代 北宋 南宋 明朝 清朝
理论类 4 9 16 30
实验类 12 10 3 1
技术类 84 81 81 69
——李思孟、宋子良《科学技术史》 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家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明清两代倡导医学,大批科举失意士人由儒入医,医家受到八股取士影响,多喜翻阅前代医案,墨守成规,少有创新……明清时期,随着海外贸易的中断,与他国的医学交流逐渐沉寂,医家转而埋首旧籍,总结前人研究成果。
——徐振华《明清时期的医者与医学世家研究》
“八股文”之害、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毒、闭关锁国之策,禁锢了思想、遏制了创新思维,明朝科技文化逐渐停滞、落后于西方!!
2.《本草纲目》
李时珍
(1518—1593年)
李时珍,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人,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曾任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被朝廷敕封“文林郎”。
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例目。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其后三次赴武昌应试,均未考中,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
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他在用药上常用药味简易、能就地取材的药方,使病人既能治病又能省钱,受到患者的欢迎。李时珍注重研究药学,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他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著有《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书。被后世尊为“药圣”。
①著书原因
李时珍通过自己的医疗实践,深感医生对药物的辨识和使用至关重要,有必要对古代的医药学书籍加以整理和补充,编写一部新的医药学著作。
②著书方法
a.资料收集: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
d.潜心著书: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b.调查研究:李时珍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
c.采集标本:李时珍不辞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③煌煌巨著
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了4倍;
全书约190万字;
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
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本草纲目》)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明代)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
④意义
《本草纲目》全书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374种,共收录方剂11096首,是对16世纪以前中药学的系统总结,它不仅更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还补充了不少新的药物及验方……更难能可贵的是,对其他尚未得到广泛认可的药物及方子,李时珍采取‘凡经人用者,皆不可遗’的态度记录了下来,避免了它们的失传。
——房繄恭
a.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1.有些道教徒说久服水银可以长生成仙,对此李时珍批驳道:“水银乃……阴毒之物无似之者。而《大明》言其无毒,《本经》言其久服成仙……《抱朴子》以为长生之药……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这说明李时珍( )
A.具有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B.认为久服水银可以长生
C.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 D.教人强身健体的方法
——郑州大学出版社《领跑·课后精练》P28
《本草纲目》自问世以后,广为流传,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本草纲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名录》。
b.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广为流传
李时珍墓
李时珍纪念馆
本草纲目
作词:方文山 作曲:周杰伦
如果华陀再世 ,崇洋都被医治。外邦来学汉字 ,激发我民族意识。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 ,还有莲子,黄药子,苦豆子 ,川楝子, 我要面子。用我的方式 ,改写一部历史没什么别的事 ,跟着我 念几个字:山药, 当归, 枸杞, GO,山药,当归,枸杞 GO。看我抓一把中药 ,服下一帖骄傲。我表情悠哉,跳个大概……炼成什么丹 揉成什么丸。鹿茸切片不能太薄。老师傅的手法不能这样乱抄。龟苓膏云南白药 还有冬虫夏草。自己的音乐自己的药 分量刚刚好。听我说中药苦 抄袭应该更苦。快翻开本草纲目,多看一些善本书……
李时珍采药图
(雕塑)
【拓展一】
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
战国时医学家 (四诊法):
扁鹊
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神医: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东汉末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医圣:
唐医学家(千金方):
华佗
张仲景
孙思邈
李时珍
华佗
张仲景
李时珍
3.《天工开物》
宋应星
(1587年- )
宋应星,江西奉新县瓦溪牌楼里(今奉新县宋埠公社牌楼生产队)人。字长庚,举人出身,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先后任江西分宜县教谕 、福建汀州府推官、南直隶亳州知州。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潜心实学。
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21年5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中国在嫦娥五号降落地点附近月球地貌的命名,宋应星(Song Yingxing)为八个地貌地名之一。
①著书原因
宋应星中举人后,担任过地方官吏,公务闲暇时就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技术,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宋应星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编写了《天工开物》一书。
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宋应星《天工开物》
【合作】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应星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答:原因:明朝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史社会的根本,中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以农为本”的观念,这一编排体现了作者对农业的重视高于珠玉、重农思想、以农为本的观念。
②煌煌巨著
a.《天工开物》内容非常丰富,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全书18卷,分别记载谷物、纺织、染色、谷物加工、制盐、食糖、食油、陶瓷、冶铸、舟车、锤锻、煤石烧制、造纸、五金、兵器、矿物颜料、酒曲和珠玉等内容。
《天工开物》: “天工”:巧夺天工; “开物”:通晓万物的道理并按这道理行事,而达到成功。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宋应星《天工开物》
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b.宋应星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还绘有120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③意义
a.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b. 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 、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纪念馆(位于江西省丰新县)
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潘吉星《宋应星评传》
遗憾的是,中国的《天工开物》问世三百年来却没有引起中国人足够的重视,反倒是传播后促进了日本和欧洲的发展......17世纪末,《天工开物》传到了日本,作为日本生产技术的基础图书,在日本各藩的“植产兴业”中被奉为指南......《天工开物》提供了一整套关于养蚕、防治蚕病的完整经验,对欧洲蚕丝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黄永松《<天工开物>埋没300年,却让日本和欧洲“捡宝”》
【拓展二】
《天工开物》的命运
《天工开物》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在乃粒篇中解释了夜间田野孤坟出现的“鬼火”实为“磷火”;在布衣篇中提出“凡棉布御寒,贵贱同之”;在乃服篇中写道“人乃万物之灵”。
——刘火《<天工开物>里的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破除迷信
朴素的平等观念
以人为本、朴素的人文思想
“八股文”之害、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毒,禁锢了思想、遏制了创新思维,明朝科技文化逐渐停滞、落后于西方!!
4.《农政全书》
徐光启
(1562-1633年)
徐光启,上海人,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万历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1603年,徐光启入天主教,教名保禄。较早师从利玛窦(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1582年(明万历十年)被派往中国传教,1610年在北京逝世,在华传教28年,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传教士之一)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在明末天下危亡之际,他忧国爱民、清廉勤政,倾心竭力以实学救国利民,在西学东渐,引进西式火器和发展明军炮兵抵御后金,引种和推广番薯、良种水稻等高产抗逆作物等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徐光启主要成就:
1.历法方面:主要集中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和为改革历法所写的各种疏奏之中。在历书中,他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介绍了经度和纬度的概念。他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除《崇祯历书》全书的总编工作外,徐光启还参加了《测天约说》《大测》《日缠历指》《测量全义》《日缠表》等书的具体编译工作。
2.数学方面:最大贡献当推和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前6卷)。徐光启提出了实用的“度数之学”的思想,同时还撰写了《勾股义》和《测量异同》两书。徐光启首先把“几何”一词作为数学的专业名词来使用。《几何原本》的翻译,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原有的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习惯,改变了中国数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但直到20世纪初,中国废科举、兴学校,以《几何原本》为主要内容的初等几何学方才成为中等学校必修科目。徐光启在修改历法的疏奏中,详细论述了数学在天文历法、水利工程、音律、兵器兵法及军事工程、会计理财、各种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舆地测量、医药、制造钟漏等计时器十个方面应用。还建议开展这些方面的分科研究。
3.农学方面:徐光启精晓农学,著作甚多,计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农书草稿》《泰西水法》等。《农政全书》初稿完成后,徐光启忙于负责修订历书,无暇顾及,去世后由他的门人陈子龙等人负责修订,于1639年刻板付印。全书由于分为12目,共60卷,50余万字。12目中包括: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汉族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穿其中。
4.军事方面:“求精”和“责实”是徐光启军事思想的核心,他提出“极求真材以备用”,“极造实用器械以备中外守战”,“极行选练精兵以保全胜”,“极造都城万年台(炮台)以为永永无虞之计”,“极遣使臣监护朝鲜以联外势”。徐光启特别注重火炮的制造,曾多方建议,不断上疏,希望能引进火炮制造技术。徐光启还对火器在实践中的运用,对火器与城市防御,火器与攻城,火器与步、骑兵种的配合等各个方面部有所探求。徐光启撰写的《选练百字诀》《选练条格》《练艺条格》《束伍条格》《形名条格》《火攻要略》《制火药法》等各种条令和法典是我国近代较早的一批条令和法典。
1687年:英国牛顿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经典力学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牛顿力学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伟大飞跃。
【拓展三】
明朝(1368―1644年)同期欧洲兴起的近代科技
1632年:意大利伽利略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开始了的科学研究方法。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17世纪:波兰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
基督教会宣扬的地球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徐光启与利玛窦
如果,明朝再多来几个“利玛窦”!
如果,明朝再多几个“徐光启”!
如果,明朝能重视近代科技!
如果,……
……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也不能“重来”和“假设”,明代科技巨著、传统科技依然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没有产生、也不屑学习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知识分子的精英都在苦背“四书”“五经”、穷究“八股文”。历史在这里转身,中国在科技、思想、文化上逐渐落后于西方!!直到1840年英国的炮声轰开中国大门,我们才猛然发觉……
②煌煌巨著
《农政全书》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③意义
a.《农政全书》是一本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
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
b.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徐光启墓,位于上海市徐汇区
徐光启纪念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
明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①修建目的
1.明长城
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范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
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
②规模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到嘉峪关,总长万余里
鸭绿江边
嘉峪关
③结构
a.明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b.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
④地位
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建的。
山海关
嘉峪关
雁门关
八达岭长城
居庸关
⑤作用
a.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b.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国徽
警徽与臂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拓展四】
秦长城PK明长城
【展示】
二、问题思考: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一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答:寓意: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秦长城现状
保护长城,爱护长城
保护长城,爱护长城
明长城现状
①修建者、修建时间
2.北京城
明成祖朱棣取得帝位后,选定北京为都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从1406年开始,历时15年,1420年基本建成,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②布局及特点
a.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形成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前朝
后宫
皇权至上
等级分明
b.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其中最为宏伟壮丽的是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小说和艺术
1.代表作汇总
汇总表(二):明代小说代表
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
2.特点
8.《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早期的故事底本,传到明朝后被说书艺人不断阐发,形成了小说;《三国演义》是《三国志》里的故事传到明朝后被市井艺人不断演化,内容和情节才越来越丰富的。这主要反映了明朝( )
A.市民阶层力量开始壮大 B.文化呈现世俗化的趋势
C.城市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D.居民文化水平显著提高
——人民教育出版社《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P75
3.小说
①《三国演义》
罗贯中
(1330年-1400年)
《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全书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这后,长篇说史的小说大量涌现出来。
②《水浒传》
施耐庵
(1296—1370年)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书中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提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③《西游记》
《西游记》出现于明代中期,作者吴承恩。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小说的语言生分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吴承恩
(1501-1582年)
4.书画艺术
明朝时期,书画艺术继续发展,出现了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等。
董其昌《秋兴八景图》
徐渭
《墨葡萄图
》
5.戏剧
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汤显祖
(1550—1616年)
“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
李时珍 《西游记》
宋应星 《三国志通俗演义》
徐光启 《水浒传》
施耐庵 《农政全书》
罗贯中 《本草纲目》
吴承恩 《天工开物》
三、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点拨】
检测
1.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的明朝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李春
划关键词
2.下列有关《本草纲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B.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C.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D.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检测
3.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者都属同一领域的是 ( )
A.《齐民要术》与《本草纲目》
B.《水经注》与《农政全书》
C.《千金方》与《本草纲目》
D.《资冶通鉴》与《天工开物》
划关键词
4.“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检测
5.这本书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这本书的作者是( )
A.李春 B.毕昇 C.曹雪芹 D.宋应星
划关键词
6.《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反映了明代 ( )
①医学的发展状况 ②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③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④航海业的发展盛况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检测
7.下列四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逐渐)广种(广泛种植)”一语的,只能是( )
A.《史记·食货志》 B.《梦溪笔谈》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划关键词
8.农业是立国之本,关乎着国计民生。在明末,诞生的一部重要的农业科技著作是( )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检测
9.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程是( )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北京故宫
划关键词
10.明长城东西起止点的正确说法是( )
A.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B.东起辽东半岛,西到祁连山
C.东起山海关,西到祁连山
D.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检测
11.历史上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是( )
A.战国与明朝 B.秦朝与明朝
C.战国与秦朝 D.明朝与清朝
划关键词
12.一个时代的著名建筑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形象。以下属于我国现存的保留最完整的、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
A.赵州桥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故宫 D.长城
检测
13.明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北京城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在原有基础上修建的( )
A.明太祖 B.顺治帝 C.康熙帝 D.明成祖
划关键词
14.在明代的北京城中,被称为“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的是( )
A.紫禁城 B.京城
C.金銮殿 D.皇城
检测
15.北京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骄傲。下列对故
宫独特建筑风格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主体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整个建筑群,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②皇城居全城中央,汴河穿城而过,坊市不再截然分开
③主要建筑左右对称分布两边,构成多种庭院组合形式
④总体建筑呈棋盘式布局,有东市和西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划关键词
16.某书友到旧货市场淘宝,见到一本明代线装本章回小说,封面已经失去,随手翻阅,见其第45回是《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这本小说是(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检测
17.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唐僧取经、孙悟空智降妖怪等故事
出自于我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这部小说
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划关键词
18.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
A.关汉卿 B.汤显祖 C.徐渭 D.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