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白杨礼赞》讲学稿 语文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白杨礼赞》讲学稿 语文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01 17:5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白杨礼赞》讲学稿
1、《使至塞上》一诗中,用 , 描绘出一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美景。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诗句是 , 。www.21-cn-jy.com
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选自《 》,作者 , 代人,与同时代的另一位诗人 齐名,合称为“ ”。此诗是写恋人间的分离和相思的。诗中;以比喻方式展示“恋人间生死随”的句子是 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1·c·n·j·y
3、在《浣溪沙》中,
①被誉为“天然奇偶”,传诵千古的佳句是:“     ,     。”
②更为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表现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在《水调歌头》中,
①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的赋予哲理的词句是
“   ,     , 。”21·世纪*教育网
②体现作者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乐观思想,表达对离别的人们的美好的祝福的名句是:“     ,      。www-2-1-cnjy-com
模块二:自主学习(独立进行)( 预时20分钟)
学习目标与要求:熟读课文,读准音,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学习内容
随堂笔记
看:讲学稿的知识链接以及每个环节的学习目标。
知识链接: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乌镇人。19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蚀》。和鲁迅、郭沫若一样,茅盾是中国文坛上的灿烂明星。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读:小组长带领成员自由读课文,可齐读,可分组读。
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
记:通过做题,熟悉文学常识和识记文言字词。完成下边的题。
2.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主宰( ) 倦怠( ) 地壳( ) 恹恹( )
晕圈( ) 婆 suō( ) qiú( )枝 秀qí( )
3. 解释下列词语。
(1)坦荡如砥:
(2)黄绿错综:
(3)妙手偶得:
(4)无边无垠:
(5)恹恹:
(6)纵横决荡:
(7)潜滋暗长:
(8)秀颀:
对: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并负责核对答案
模块三: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示、精讲)( 预时30分钟)
学习目标与要求:理解分析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
研讨内容
随堂笔记
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开始讨论下边的问题,并及时在讲学稿上记录讨论的结果,展示前请认真阅读展示建议。
1、文章的标题为“白杨礼赞”,细读全文,看看全文有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对“白杨”进行“礼赞”的?
第7段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这组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段中“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展示内容一:
熟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展示在白板上。
展示内容二:
找出文中的四个反问句,从句式和意思的加强思考问题,并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展示内容三:
根据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思考楠木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目的何在。
模块四:精讲梳理( 预时10分钟)
《白杨礼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模块五:当堂训练( 预时20分钟)
1. 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折磨(zhé) 折本(zhé) 折腾(zhē)
B.参天(cān) 参差(chēn) 参考(cān)
C.纵横(héng) 横行(héng) 蛮横(hèng)
D.倔强(jiàng) 强壮(qián) 强迫(qiǎng)
2. 对下面是对课文的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点题,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B.本文赞树的目的是为了赞人。
C. 作者一唱三叹,反复歌咏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用来结构文章的线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 作者先写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而后指出但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采用的是先扬后抑的写法。21教育网
3.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2)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得到的。
(3)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4)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4.文学常识填空。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 , 原名 ,字 ,现代作家。他著有长篇小《 》,短篇小说《 》《 》《 》《 》等。本文体裁是 ,选自 。“礼赞”含有 之意。21cnjy.com
5. 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奔腾),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2)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结果),是麦田。( )
(3)我那时是(惊奇、惊讶)地叫了一声的。( )
6.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2)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
7.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2)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 ) ?
(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答案:1.C A项中“折本”的“折”应读“shé”;B项中“参差”的“参”应读“cēn”;D项中“强壮”的“强”应读“qiáng”。21·cn·jy·com
2.D
3. (1)坦荡如砥 (2)妙手偶得 (3)潜滋暗长 (4)纵横决荡
4. 茅盾 沈德鸿 雁冰 子夜 林家铺子 春蚕 秋收 残冬 抒情散文 尊敬和赞美
5. (1)奔驰 (2)成果 (3)惊奇
6.(1)比喻 (2)拟人
7.(1)抒情(2)议论(3)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