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致蒋经国先生信》讲学稿2
学习目标与要求:
积累生字词 ,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
2、读熟课文,理解文中“政躬违和”“珍摄”“毋庸赘言”“旨在斯言”等文言用语的巧妙运
用及其表达效果。
体味本文微言大义,语短情长的风格,掌握说理和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模块一:温故知新
信封的写法。
2、小组听写《世上没有傻问题》字词。
模块二:自主学习(独立进行)
知识链接:
廖承志:广东惠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祖国的统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成为著名的国际和平战士。
廖仲恺,广东惠阳人,字仲恺; 国民党革命元勋之一,党内重要左派人物。1925年被暗杀。 廖仲恺1897年与何香凝结緍。何香凝同为国民党左派。廖承志为廖仲恺之子。
蒋经国:蒋介石之子,978年开始主政台湾。 有文献记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解放后,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一定要解放台湾”,1979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此后邓小平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原则。三年后廖承志给蒋经国写了这封书信,劝说他为祖国和平统一做出贡献。
文体知识
书信一般由五部分组成:称呼、正文、结束语、署名、日期。
称呼:对收信人的称呼,要顶格写,写于信的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后面加上冒号。如“经国吾弟:”等。正文:是信的主要部分。这部分要求表达清楚、交代明白。第二行空两格起笔写,要注意灵活分段。
结束语:正文写完后,一般要写表示祝贺或敬意的话。如“顺祝/近祺”等。“顺祝”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近祺”等到要再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在信的末尾,写上写信人的工写信单位的名称,写给长辈 的信,要在名字前用小字写上“儿”“学生”等字样。
日期:署名的后面,或下一行的右下方,写上写信的年月日。
学法指导 学习内容 摘记
1、看:学习目标及知识链接2、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然后完成学习内容1、2、3。预时30分钟)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咫( )尺 会晤( ) 盍( ) 城隅( ) 绸móu( ) Mǐn( )灭 zhuì( )言 beì ( ) 谬 wú( )庸解释下列词语,然后任选两个词写一段话(30-50字)未雨绸缪:: 。 毋庸赘言: 。难辞其咎: 。同捐前嫌: 。巧言令色: 。 3、朗读课文二遍,小组长检查并在书上签字。
模块三: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示、精讲)
研讨内容 摘记
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结合你的文言字词积累,解释下列加粗字。匆匆一晤( ) 此诚憾事( ) 悬念 ( )局促东隅( )徒生困扰( )焉能自保( )了吾弟孝心( ) 不胜( ) 祺( )2、默读课文思考:廖承志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3、当时台湾方面有哪些不利于统一的言论?对此作者表明了怎样的态度?
模块四:精讲梳理
精讲内容 摘记
1、关于书信的格式及礼仪。2、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写一封短信,请写一个信封,。
模块五:当堂检测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珍摄(shè) 同袍(báo) 把晤(wù ) 东隅(yú )
B、悖谬(bèi ) 苟同(gǒu) 毋庸(wù ) 赘言(zhuì )
C、绸缪(miù) 伫候(zhù ) 抉择(jué ) 泯然(mǐn)
D、瞬时(shùn) 逾时(yù ) 厝于(cù) 毅然(yì )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不屑置辩( )秉烛夜谈 ( ) 改斜归正( ) 偃旗息鼓( )
凶相毕露( ) 声色俱厉( ) 再接再励( )锐不可当( )
漫不经心( ) 置之度外( ) 大势渲染( ) 惟妙惟肖( )
3、读下面材料,然后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越过20字)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4日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后,海外华侨华人纷纷给中国有关部门发来电报,表示坚决拥护和支持这一法律的实施,罗马尼亚青田同乡会、全澳华人联络会、全德华人社团等在致中国国务院侨办的贺电中说,维护中国统一,反对分裂,是国计民生之大事。《反分裂国家法》有利于维护台湾海峡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捍卫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希望,也是海外侨人的期盼。
给在日本的外祖父的信·王蕴
亲爱的外祖父:
您好!
我已经有好久没有给您写信了。可是,自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了您上次的来信以后,我的心一直难以平静。思潮竟像日本海的波涛那样,不停息地翻腾着。我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强烈的激奋的情绪在时时拍击着我的心扉,它驱使我终于提起笔来,向您倾诉……
外祖父,您在信中希望我能研读日本文学,将来到您的身边陪伴您。我深深地懂得您慈爱的心,我也曾向往过那樱花国度迷人的秀色和丰袷的生活。我曾经想像,在阳春三月的暮色里,我身穿艳丽的和服,挽着年迈的外祖父漫步在富土山下的樱花林中。木屐踏着落英,宿鸟唱着晚歌,花径上留下了。祖孙二人的侧影。眺望那朦胧在桃色晚霞之中的圣洁的富士山顶,目送着夕阳最后一缕余晖……这是怎样静谧得令人神往的生活呵。可是,当我现在又一次郑重地把这一切放到思想的天平上反复衡量时,它翘起来了。我看到我所愿意从事的事业的砝码重重地沉了下去——这是一种使我震慑的力量,它几乎是不容抗拒地指引我去选择应走的路。在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之间,我抉择了中国文学。因为,我的心是属于中国的。
外祖父,你们日本民族是一个自尊自强的民族。外祖父您当然还记得,日本四岛的国土也曾经被贪婪的侵略者注目。但是,明治维新使这个东亚岛国走上了自立图强的中兴之路,并迅然跻身强雄之列;军国主义的疯魔使日本几乎陷于举国颓废的萧杀之中,但是,发奋图强的日本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战后的废墟上建起了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崭新的日本。而我们中国,自从被枪炮敲开了大门,河山破碎,民族受辱,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也就此黯然蒙尘。经受了一百多年被宰割和奴役的悲怆,我的祖国变贫穷落后了,但她的名字依然叫中国!今天,生息在这块国土上并握着它的主权的还是龙的传人!现在,我的祖国正处在振兴时期,而我作为一个中国青年,我觉得我在中国更有用,我的事业应该在中国。您是一位开明豁达的老人,您也曾亲历50年代日本的振兴时期。您如果回想起那时候日本的青年是怎样执著地致力于日本国的重建,您就会理解我此时此刻的心境了。因为,尽管日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风俗语言不尽相同,但我知道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我立志于中国文学,因为它是中华祖先创立的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精粹,能在这浩瀚的文学海洋中邀游和采撷,我将感到莫大的快乐和幸福。同时,更由于文学具有一种唤起人心的感召的力量,我觉得它对于我们现在十万万人所致力的大业也是有意义的。在我们民族沉沦的年代,鲁迅先生曾用他的笔唤醒昏睡的国人,为抗争的勇士们呐喊助威;在我们建设祖国的今天,我要以先生为榜样,用我的文章激发更多的同龄人的爱国热忱,作一名摇旗鼓劲的小卒。鲁迅先生始终是日本人民的好朋友,我也希望像他那样永远做日本人民忠诚的朋友。我将把学习日本语作为我的第一外语课程。我愿意化作联系中日文化的纽带上的小小的缨络,化作沟通中日友谊的桥梁上的一颗小小的铆钉。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我胸前戴上友谊使者的金牌出现在我亲爱的外祖父面前,那时候您一定会更高兴吧!
最后,恳切地请求外祖父谅解我的选择。
祝您健康!
您的外孙女:王蕴
×年×月×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心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木屐( ) 静谧( ) 震慑( ) 抉( )择 精粹( )
(2).解释文中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跻身: ②悲怆;
③遨游: ④采撷: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陈述了自己为什么选择中国文学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研讨二: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罪人”“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等。
1、B
2、错字(改字):斜(邪)必(毕)励(厉)势(事)
3、海外华侨华人电贺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1、略
2、①使自己上升到(某种行列、位置等)。②悲伤。③漫游;游历。④采摘、采集。
3、作者从两个方面陈述了自己选择中国文学的原因:一是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为中国的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二是热爱中国文学,愿意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