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19 12:0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学情评估
七年级地理上册 (J版)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读经纬网示意图(图M-1),完成1~2题。
INCLUDEPICTURE"H20.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秋\\地理\\7\\JJ\\文件\\word\\H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秋\\地理\\7\\JJ\\文件\\word\\H20.tif" \* MERGEFORMATINET
图M-1
1. 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
A. (20°N,20°W) B. (40°N,20°E)
C. (40°S,40°E ) D. (20°S,40°W)
2. 图中位于南半球、低纬度的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山西省某中学组织七年级开展登山活动,老师出示“山地等高线示意图”(图M-2),要求大家路上注意安全。读图完成3~5题。
INCLUDEPICTURE"23QSJ24.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秋\\地理\\7\\JJ\\文件\\word\\23QSJ2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秋\\地理\\7\\JJ\\文件\\word\\23QSJ24.tif" \* MERGEFORMATINET
图M-2
3.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属于断崖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老师提醒同学们山高路险,此地最高峰的海拔为(  )
A. 200米左右 B. 400米以上
C. 300米左右 D. 300米以上
5. 将图中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字比例尺,下列正确的是(  )
A. 1 ∶200 000 B. 1 ∶400 000
C. 1 ∶2 000 000 D. 1 ∶4 000 000
6. 荷兰的草场草质优良,这主要得益于其终年温暖湿润的气候。图M-3中能表示该国气候特征的是(  )
图M-3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读世界两区域轮廓图中甲、乙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图M-4),完成7~8题。
图M-4
7. 下列关于甲地气温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四季如春      
B. 气温最低月为12月
C. 终年严寒      
D. 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8. 下列对乙地降水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全年降水均匀      
B. 降水集中在冬季
C. 降水集中在夏季      
D. 年降水量稀少
读某市某天的天气状况示意图,完成9~10题。
图M-5
9. 图中某市的天气状况是(  )
A. 多云转阵雨 B. 多云转雨夹雪   
C. 晴转多云   D. 阴转小雨
10. 某市这天的空气质量状况是(  )
A. 轻度污染 B. 中度污染   C. 重度污染 D. 严重污染
读图M-6,完成11~12题。
INCLUDEPICTURE"图M-7.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秋\\地理\\7\\JJ\\文件\\word\\图M-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秋\\地理\\7\\JJ\\文件\\word\\图M-7.tif" \* MERGEFORMATINET
图M-6
11. 图中数码表示的阴影区域,人口稠密的是(  )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12. 从利物浦→华沙→赤塔,降水量的变化是(  )
A. 逐渐减少 B. 逐渐增多
C. 降水都很少 D. 降水都很多
13. 下列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 黑种人—欧洲 B. 白种人—非洲中部
C. 黄种人—亚洲西部 D. 混血人种—拉丁美洲
14.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称为(  )
A. 南北对话 B. 南南合作
C. 南北互助 D. 南南对话
15. 下列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 亚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16. 下列关于聚落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稠密
B. 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类居住,聚落分布稠密
C.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区,聚落分布稀疏
D. 气候终年炎热的地区,聚落分布稠密
2022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开幕,峰会主题为“共同复苏、强劲复苏”。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据此完成17~18题。
17. 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  )
A. 南南对话
B. 南北差距
C. 南北对话
D. 南南合作
18. 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这说明(  )
A. 国际竞争会越来越弱
B. 国际合作应逐渐加强
C. 国家间经济独自发展
D. 中国已成为发达国家
二、综合题(共46分)
19. 读图M-7,回答下列问题。(18分)
INCLUDEPICTURE"图M-9A.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秋\\地理\\7\\JJ\\文件\\word\\图M-9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秋\\地理\\7\\JJ\\文件\\word\\图M-9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图M-9B.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秋\\地理\\7\\JJ\\文件\\word\\图M-9B.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秋\\地理\\7\\JJ\\文件\\word\\图M-9B.tif" \* MERGEFORMATINET
图M-7
(1)太阳直射点总是在__________________(纬度范围)之间来回移动;北半球夏至日,华盛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
(2)回归线与极圈之间__________(填“有”或“无”)太阳直射现象,属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______带。
(3)12月22日前后,格陵兰岛北部地区处在漫长的____________(填“极昼”或“极夜”)中;此时,①国的河流处于____________(填“汛期”或“枯水期”)。
(4)习惯上,人们把______________作为划分A、B两大洲的界线。
(5)在“北美洲略图”中30°N—60°N 的海洋范围内用箭头符号“→”画出西风的风向,并说明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沿西海岸呈狭长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
2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聚落与气候的关系
较寒冷气候(如我国东北)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还有双层玻璃;炎热多雨的热带气候(如东南亚),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如西亚、北非),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厚墙可以尽量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降水较多的亚热带气候(如我国南方地区),民居多为尖(斜)顶房,因为这些地区降水丰富,尖顶利于雨水下泄。
材料二 聚落与资源的关系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黄土非常深厚,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窑洞冬暖夏凉;北极地区的冰屋,以冰雪制成,为半球形,屋顶上盖一层厚厚的野草,再覆以一层海豹皮,屋内墙壁上挂满兽皮,都可防寒;日本的木制房屋,利用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建造木屋,减少地震与台风带来的损失;热带地区的棕榈屋,用当地特有的木材搭建而成;山区的石头房,用石头做材料建造房子,它主要分布在山区岩石地带。
(1)从材料一中找出适合漠河市房屋保暖的建筑特点。
(2)因为日本的________资源丰富,所以日本建筑多木屋,既充分利用资源,又可减少地震与台风带来的损失。
(3)西亚和北非的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气候,当地房屋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读材料分析,如果你生活在山区,会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建造房屋?
21. 读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图(图M-8),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图M-8
(1)图中A、B、C三地是古文明的发祥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2)A地主要人种为__________种人;这里的居民多信仰________教。现在A地及其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官方语言多使用______语。
(3)B地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之地,它是__________教和印度教的发祥地。
(4)__________种人是构成C地居民的主体;C地使用的____________语已成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答案
一、1. B 2. C
3. D 点拨:读图可知,丁处相邻几条等高线重合,为断崖,D正确。甲处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峰;乙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丙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4. B
5. A 点拨:图中线段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转化为数字比例尺为1 ∶200 000。
6. B 7. D
8. B 点拨:乙地位于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7月份为冬季,故降水集中在冬季。
9. B 10. A
11. B 点拨:读图可知,①位于欧洲西部,②位于亚洲中部,③位于亚洲东部,④位于亚洲北部;①③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人口稠密。
12. A 点拨: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从利物浦→华沙→赤塔,降水量逐渐减少。
13. D 14. B 15. B 16. A 17. C 18. B
二、19. (1)23. 5°N—23. 5°S;昼长夜短 (2)无;温
(3)极夜;枯水期 (4)巴拿马运河
(5)图略;受西部高大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难以深入内陆。
20. (1)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还有双层玻璃。
(2)森林 (3)热带沙漠;墙厚;窗小
(4)石头。(符合题意即可)
21. (1)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等(写出两点即可)
(2)白;伊斯兰;阿拉伯 (3)佛 (4)黄;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