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课件(共39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石钟山记》课件(共39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9 11:0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石钟山记
苏轼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课堂导入
解题:
石钟山: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千百年来,关于名山的来历众说纷纭。宋代散文家苏轼曾亲自到石钟山考证其得名的原由,并写了一篇被清代桐城派代表方苞、刘大魁等人赞誉为“坡公第一首记文”的《石钟山记》。
记:
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景、抒情)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景、议论)
宋代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写景、抒情)
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景、议论、抒情)
本文真的只是单纯写石钟山的美景吗?
文本解读
1、初读第一段,正字音
2、再读第一段,结合注释,疏通段意
兼词“于彼”
击、拍

放置
即使
振动
鄱阳湖别称
第一段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磬,qìng,古乐器名,曲尺状平面体,上有空,系在架上巧计发声。用玉或石头制成。 )
传播
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鼓槌
高扬
同“含糊”
更加
韵:指声音。徐:慢
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第一段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铿锵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2、阅读第一段,完成下列表格:
前人姓名 得名由来 人们态度 作者依据
郦道元
李渤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人常疑之
余尤疑之
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问题
1、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文本解读
1、初读第二段,正字音
2、再读第二段,结合注释,疏通段意
就任、赴任
六月初九
第二段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
“叩”敲打
硿硿:拟声词。焉,相当于“然”。
当然
得以,能够
第二段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搏人:捉人,打人
栖鹘: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第二段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噌吰: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舟人:船夫。
罅:裂缝。
第二段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
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空中:中间是空的。
焉:句末语气词
第二段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识,知道。
《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不余欺,就是“不欺余”。宾前
因:于是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问题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
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
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
深夜泛舟江面。
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5.你如何看待文中的一“叹”二“笑”?
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问题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二“笑”: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
4、找出文中描写月夜绝壁之景的句子,分析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景物描写 作用是什么?
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暗含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
一“笑”:一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从而更加坚定了探明真相的决心。“此”笑“表明了作者敢于质疑、善于探索的态度。
第三段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陋者:浅陋的人
考,敲击。
实:指事情的真相。
是以:因此
盖:表原因、目的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思考:此段作者为何“笑”?
笑李渤没有实地考察,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问题研读
1、郦道元、李渤和作者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有何不同?
2、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称由来?
郦道元: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水石相击声
李渤 :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山石敲击声
作者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洞穴吞吐风水声
郦道元:言之不详
士大夫: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陋者(李渤):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世所以不传



3、作者由此事引出的观点主张是什么?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主旨句)
它是全篇的核心,全篇都是围绕着它而展开。由此句观之,这篇游记不是单纯写景记游,而是借写景记游来寄意寓理,说理才是这篇游记的要旨。
问题探究
1、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结论是否正确?
多少年来,我总为苏东坡的这种行为所感动。面对苏轼的调查结果,我也是深信不疑的。谁知,后来读了明代罗洪光《念庵罗先生文集》卷五《石钟山记》和清人俞樾的《春在堂随笔》卷七记载的彭雪琴的实地考察,才知道原来苏东坡也受了大自然的捉弄。他6月访山,适逢水涨,未见全貌。罗、彭二人在冬春江水下落时踏山觅踪,才找到了正确的结论:“是石钟者,中虚外 为之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而近人作了更为细致的考察,进一步证明,石钟山确实是一座中空如钟的石山。
唉,如此一位大学问家,把个石钟山实地调查研究了一番,并郑重其事地著文阐明真相,文章已为是之作,原来自己竟是“过其门而未入其室”,所述真相不免虚浮;他批评别人简单固陋,自己终不免亦如是,不亦悲乎?
《石钟山寻古》 高维晞
不正确
苏轼才高骨傲,在朝廷内部遭受排挤,被贬迁。人们在他的文章中寻章摘句来陷害他,与他有关的二十几个人都受到牵扯,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这篇文章写于“乌台诗案”后几年。文章阐发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的道理,其实是作者对自己心志的抒发。(板书:心志)
苏东坡政治生涯充满了坎坷,但是他却是卓有成就的文学家,他有高尚的人格,为后人树立了两座丰碑:文学、人格。(板书:文学人格)后人写苏东坡的作品很多,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就是一部很好的著作,他在序言中大概这样写道:
“鲜明的个性永远是一个谜。世上有一个苏东坡,却不可能有第二个。个性的定义只能满足下定义的专家由一个多才多艺、多彩多姿人物的生平和性格中挑出一组读者喜欢的特性,这倒不难。”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据《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
游因——质疑
郦说
游历——解疑
看法
——因声命名
方法
游感——结论: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抒发感想

李说
——人常疑之
——余尤疑之
——实地考察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小结课文结构
合作探究
文章结构:
第一段:游因——质疑:郦说——人常疑之;李说——余尤疑之
第二段:游历——解疑:看法——因声命名;方法——实地考察
第三段:游感——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合作探究
你觉得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一察一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而且议论、记叙层层深入,全文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2)笔墨集中,结构紧凑。
本文写得很集中。从头至尾,紧扣石钟山的命名来写。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解决问题,第三段得出结论。文中写寺僧使小童扣石出声,是为了核实李渤扣石发声之说,是为了探求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与石钟山命名关系不大的则一笔带过或略而不写。如作者与寺僧的语言对答,如乘舟夜游,“舟人大恐”时的对话,这些作者均未写出。又如,只有他“笑谓迈日”,而无苏迈的回答,这也是回避不写的。作者集中写石钟山的命名问题,使得文章结构显得很紧凑。
合作探究
你觉得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3)行文波澜起伏,有缓有急。
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写得极为精彩,作者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下来是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者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有“大声发于水上,噌咳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经过“徐而察之”,发现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读者紧张的心情才渐趋平缓。
合作探究
巩固提升
后人考证石钟山的命名原因的三种观点:
一是主声派,认为此处水石相击,声似洪钟。《水经注》作者郦道元认为:山名由来是因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中认为:石钟山的石头可以发出类似铜铁的声音,因此山乃以声得名。宋人苏轼经过实地考察,“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认为:声似钟声的不是简单的水石相搏,更不是潭上的扣石之声,而是山下石穴罅中微波出入发出的“涵澹澎湃”之声以及“空中而多窍”的水中巨石与风水吞吐发出的声音。
二是主形派,认为山形似钟,故以形命山名。这派的代表是清人曾国藩与俞樾,其观点是: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第三派是主张形声结合的,清人郭庆蕃即持此说,其《舟中望石钟山》诗云:“洪钟旧待洪钟铸,不及兹山造化功;风入水中波激荡,声穿江上石玲珑。”指出山形如洪钟,波涛与玲珑的山石激荡又发出类似钟磬之声。
课堂小结
为得石钟山名的由来,苏轼不畏艰难险阻,身临其境,下了真功夫,终于探得命名真谛。“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是作者的感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发问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文章篇幅虽短,但意义深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今社会,我们也要下真功夫,做到真知、真识、真心、真行。
【运用方向】“实践”“质疑”“观察与思考”“传统与创新”等。
理解性默写
1.在《石钟山记》中,“声如洪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的声音,而“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大石“侧立千尺”的形状。
2.《石钟山记》中,苏轼指出鄙陋之人只从表面去解释石钟山得名理由,却得不到它实际情况的句子是“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3.在《石钟山记》中,作者听到水上巨响的句子是“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4.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李渤从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后聆听他们的声音,“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5.《石钟山记》中,苏轼引用典故向苏迈描摹石钟山发出的动人声响,其中跟和晋大夫魏绛有关的是: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6.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7.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8.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人们的看法是:是说也,人常疑之。 9.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作者的看法是: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10.作者发现发出噌吰声的原因是“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11. 《石钟山记》中,苏轼探寻完毕石钟山命名的来历后,用一个宾语前置句“古之人不余欺也”表明了自己轻松愉悦的心情。
12.作者描写自己在绝壁之下听见的鹳鹤的声音的句子是: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13.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 14.苏轼认为因为郦道元导致石钟山得名由来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的原因的句子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15.苏轼认为因为士大夫未实地考察导致石钟山得名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的句子是: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16.苏轼认为因为渔工水师无法用文字记录导致石钟山得名不能流传在世的句子是: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17.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定语后置句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的”是: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8.苏轼一直有“夜游”情结,《石钟山记》直接交代他夜游情形(时间、地点、方式)的句子是: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19.苏轼将撞击声和钟鼓声相互呼应比作:如乐作焉。 20.《石钟山记》中,介绍中间大石头情况的句子是: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21. 《石钟山记》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石钟山靠近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才发出洪钟一样的声音。
22. 《石钟山记》中苏轼刚要回去,听到有大声从水上发出,“噌吰如钟鼓不绝”一句写出了声音的特点。23. 《石钟山记》中,苏轼寻访石钟山,写的有声有色,夜色中的声音更能引人注意,其中写宿巢隼的句子是“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24 .郦道元的《水经注》里记载的石钟山的位置是“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25.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26. 苏轼写这篇游记的目的是: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