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二下第五单元整体备课规划设计
授课年级:二年级
设 计 者:
授课时间:9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
学段目标与内容: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有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有流传千古的寓言,有常见的生活小事,有发人深省的名人轶事。整组课文丰富的内容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思考,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建议:这组课文不但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还要进入角色进行表演。采取多种形式朗读,读中理解重点句子,读中积累优美句子,读中悟出文章所蕴含的道理,达到知情统一。 写字指导丰富多样,通过表演再现、自主识记,教师指导,师生品评等方式完成写字任务。
评价建议:从课文中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
1.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道理篇”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有流传于古的寓言,也有常见的生活小事,还有经典的童话故事,每一篇课文都会让我们产生奇妙而独特的感受,它们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
本单元有3篇课文,“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五”。课文包括《寓言二则》《画杨桃》 《小马过河》,《寓言二则》通过《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个故事,不仅让我们积累了成语,还告诉我们道理。《画杨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看待什么问题,都应头事求是的道理。《小马过河》告诉我们遇到事情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想,试试,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2.学情分析
(1)已有的知识基础:这些内容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并不算陌生,因为他们从小就是在妈妈的故事中、幼儿园阿姨的讲解下长大的,所以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不算难。
(2)新的增长点:要领会文中主人公思维方法的优与劣。
(3)障碍与困难:真正能够领会文中主人公思维方法的优与劣,不很容易,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读才能有所感悟。
【学习目标】
1.认识43个生字,会 2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4.懂得生活中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勤于动脑。
【评价任务】
1.排火车、指名读等多种形式读生字。
2.分角色读课文,小组评比。
3.小组讨论:学完课文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4.小组讨论发言,学完课文你有哪些感悟。
5.指名学生简单说说借书的注意事项。
6.小组谈论,列出借阅公约。
7.学生主动发表任务,声音洪亮,有条理。
8.学生认真倾听,有礼貌。
9.理解关于笑的词语,会运用。说出四个由意思相近的汉字组成的词。
10.指名背诵《弟子规》内容。
11.简单说说小故事中的道理。
【学习过程】
本单元大约需要9课时:
第1、2课时:学习《寓言两则》,认识“寓、焦、喘、截”4 个生字,会写“焦”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巴望、天天、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终于、急忙、筋疲力尽”等关键词语更深地理解课文。体会那个人的愚蠢,懂得做事不可急于求成。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第3、4课时:学习《画杨桃》,认识“图、课、摆、座、交、哈、页、抢、嘻”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遇到不同的问题,要学会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5、6课时:学习《小马过河》,认识本课12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会写12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小马过河”这个童话故事,懂得做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要亲自去试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这个道理。
第7课时:学习《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 明确图书借阅公约的要求。
从问题出发,小组讨论形成班级图书借阅公约。能主动发表意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第8.9课时:学习《语文园地五》,巩固本单元所学到的识字方法,引领学生借助偏旁识字。积累有关“笑”的词语,学会根据提示词读出恰当的语气,积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汉字组成的词语。记诵日积月累中《弟子规》的内容。阅读小故事,感受深刻的道理,体验阅读的乐趣。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