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寓言二则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寓言二则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9 12:0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寓言二则 第二课时
1、学习目标
1、认识“寓、焦、喘、截”4 个生字,会写“焦”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巴望、天天、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终于、急忙、筋疲力尽”等关键词语更深地理解课文。体会那个人的愚蠢,懂得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二、评价任务
1.排火车等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小组展示生字书写。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小组讨论发言,学完课文你有哪些感悟。
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 对应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
环节一 (一)导入 1.观察谈话: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 2.解题引入: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 1 1
环节二 (二)初读1.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相机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zhǎng"。2. 了解故事内容。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观看。3.自读课文。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教师充分鼓励学生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时地强调重点字词。 2 2、3
环节三 (三)感悟1.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2.指名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朗读体会:你为什么这样读?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教师相机启发、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3.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4.讨论: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抽象出寓意。 3 3
环节四 (四)拓展你还知道什么寓言 讲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从寓言中你有哪些收获? 3 3
环节五 (五)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焦、费、望、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如:“焦”的上面,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住”;“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费”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写“弓”字;“望”左上半部的“亡”最后一笔有变化。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1 1
4、板书设计
第一次丢羊:毫不在意
亡羊补牢 第二次丢羊:后悔 修羊圈 亡羊补牢
结果: 再也没丢 为时不晚
五、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其中的含蓄和幽默,但因其毕竟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学起来多少会感到有些困难枯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