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9 12:3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第二课时
1、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2.抓关键词提取主要信息,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二、评价任务
1.开火车、指名读词。
2. 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名读重点段落、句子。
3.借助提示自由讲故事,再指名讲故事。
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 对应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
环节一 (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词,全班齐读。2.复习生字,男女分读。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1、2 1
环节二 (二)分析课文,感知内容1.指名分小节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这首诗歌告诉了我们什么?2.课文讲了哪几种事物能给我们指点方向?学生自由表达,教师总结。 2 2
环节三 1.学习第二小节(1)思考: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阳是怎样给你指点方向的呢?自己轻声读课文,然后想一想。(板书:太阳)(2)指导理解。思考: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阳是怎样给你指点方向的?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太阳为什么能指引方向呢?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在北半球。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南方,地上的树影就会指向北方。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早上呢?傍晚呢?你们知道什么是向导吗?课文中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太阳为我们带路,而且不会出错)(3)指导朗读。太阳这个忠实的向导给我们指点方向,让我们不会迷路,我们的心情会怎样?预设:高兴、愉快。你能带上这种心情把这一小节读一读吗?(指名读,齐读)2.学习第四小节(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晴天的时候太阳可以给我们做向导,那阴天怎么办?(随学生回答板书:大树枝叶)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2)指导理解。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谁来说说,大树是怎么为我们指点方向?(学生回答)“稠”和“稀”是什么意思?教师出示大树图片,让学生观察哪一面是南方,哪一面是北方。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3)指导朗读。要是碰上阴雨天,没有了太阳给我们指点方向。这时,大树来帮我们的忙了,我们的心情怎样?(兴奋)谁能在朗读中,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指名读,齐读)3.学习第五小节(1)读课文。冬天树都没有叶子了,这时我们在野外迷了路该怎么办?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想想沟渠的积雪是怎么指点方向的?(板书:沟渠的积雪)(2)指导理解。沟渠的积雪是怎么指点方向的?雪化得快的是沟渠的南边还是北边呢?(因为沟渠的北边日照时间比较长,所以雪化得比较快)(3)指导朗读。4.学习第三小节课文中还有什么可以给我们指点方向呢?带着问题读第三小节。学生交流。(板书:北极星)5.学习第一小节(1)轻声读读第一小节。(2)指导理解。“天然”是什么意思?“天然的指南针”指什么?(3)指导朗读。(慈祥,和蔼)6.学习第六小节(1)读第六小节,怎样才能在大自然中找到天然的指南针?(2)学生互相交流。7.小结课文,朗读全文。 2 1、2
环节四 (三)拓展阅读《小英子迷路》1.自由阅读,出示阅读要求:抓住关键词提取主要信息,想一想:小英子是如何到外婆家的?2.学生自读。3.汇报交流。4.教师总结,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3 1、2
四、板书设计
太阳 中午(南边)
树影(北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北极星 黑夜 (北边) 细细观察 多多去想
树木 树叶稠(南边)
五、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科学性、知识性非常强的文章,处理不好很容易上成常识课。如何才能你让这节课变成死板的、枯燥乏味的课呢?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几点反思:
一、运用相关的内容加以引导。
在引入这课的学习中,我直接用相关的问题引导学习思考,开门见山,删繁就简,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二、注重朗读。
在语文课中,朗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我非常注重对课文的朗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自读等多种方式指导朗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把握。
三、引导自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学是体现这个教育理念的很好的方法。因此,我让同学们通过自学的方式把握课文,解决难题。尤其是对生字的自学。我让同学们通过指名读----纠正发音、齐读等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学生字,并让同学们对识字方法及时总结,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总结的能力。
四、分散然后整合。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先把课文分散成几个小块,然后通过让同学们解决我提出的问题,对每个版块的内容加以理解,最后再进行整合,这样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对他们的教育目的。
不足之处在于,个别同学对生字的读音把握不准,同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