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0 16:2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
一、读·书(12分)
【书法 无言的诗篇】
1.小雅同学爱好书法,尤喜隶书。为了更好地备战期中考试,她计划临摹一幅隶书作品挂在书房,以激励自己。下面四幅书法作品中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2分)
【诗文 多彩的画卷】
2.美文诵读浸润大家的心灵。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美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风花雪月从来就不只是浪漫。杜甫在落花时节,重逢故人,“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菊花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托的是岑参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2)诗文中有深情:李白笔下有“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笔下有“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诗文中有美景:登山观海,曹操描摹“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_”的磅礴气势;羁旅之行,王湾饱览“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江河奇观。诗文中有初心:做人应当坚守志向,切不可轻易改变,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人应当坚守正义,切不可用不义的手段获取富贵,正如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四个空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填)
二、读·思(40分)
(一)
班级开展以“善交朋友”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交友之道】
每个人身旁有一个“圈子”,这圈子就是他所尝亲近的人围成的,他跳来跳去,尝跳不出这圈子。在某一种圈子就成为某一种人。圣贤有道,盗亦有道。隔着圈子相视,尧可非桀,桀亦可非尧。究竟谁是谁非,责任往往不在个人而在他所在的圈子。古人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久闻之后,香可以变成寻常,臭也可以变成寻常,习而安之,就不觉其为香为臭。一个人应该谨慎择友,择他所在的圈子,道理就在此。人是善于模仿的,模仿品的好坏,全看模型的好坏,有如素丝,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一种人。”这句西谚确实是经验之谈。
3.在“交友之道”活动中,同学们朗读了朱光潜的《谈交友》中的片段。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加点的词语“谨慎”读jǐn shèn。
B.加点的词语“圈子”在文中的意思是“集体的范围或活动的范围”。
C.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责任”“模仿”都是名词。
D.朱光潜引用古人的话和西方谚语是为了说明“一个人应该谨慎交友”的道理。
【活动二:孔子谈交友】
材料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材料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请阅读上面的材料,简要说说孔子对交友之道的见解。(3分)
【活动三:与经典交友】
5.小文在读《朝花夕拾》时,用思维导图梳理了部分内容。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在图中(1)(2)(3)处填写相应内容。(3分)
INCLUDEPICTURE"单元16.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七语山西\\单元16.tif" \* MERGEFORMATINET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①记得刚搬家时,为了点缀家室、净化空气,我们特意买了一盆龟背竹放在家中。因疏于浇水,没几天叶子便黄了一大片,等我们惊觉时,整棵树的枝叶都低垂着,像一位垂暮的老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们连忙为它浇水,希望它能快点好起来。几个星期后,仍有大片的叶子逐渐枯萎,见此情景,我们暗暗叹了一口气,认为它必然活不长久。
②几个月后,一株新芽悄然地探出了头,刚出生的它,像竹笋一样,叶身卷在一起,尖尖的,给我们带来惊讶之余,也为整棵树增添了一丝活力。而这只是开始,自那以后,不断有新叶冒出……生命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它总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正因如此,生命才值得被珍爱!
③真正珍爱生命的人,不会因生命本身的残缺而轻视它。珍爱生命,不断为人生添注活力,让生命之树长出新叶,获得新生。史铁生便是珍爱生命者的代表。无论是作品或生活,还是肉体或精神,他的生命意义都只有一个:与“病痛”“死亡”打交道。哪怕看似灰暗的生命,用珍爱做调色盘,依然能使它变得五彩缤纷,他把自己的经历用文字书写成一股股永不衰竭的正能量,促使更多人懂得珍爱生命的真正含义,他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永不磨灭的精神财富。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在短文结尾处的横线上,补写出一个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3分)
7.龟背竹在大片的叶子逐渐枯萎之际能重新长出一抹新绿,史铁生在与“病痛”“死亡”打交道中留下了《病隙碎笔》。阅读上文,你获得的最深感悟是什么?请以此为观点,写一段议论性文字。(10分)
写作提示:①观点要鲜明;②至少使用两种论证方法;③不少于100字。
(三)
班级围绕“交友之道”开展学习活动,同学们结合所学的文言内容展开了讨论,请完成第8—11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世说新语》)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
【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8.【辨其音·走进文本】下列选项中,与“吾日三省吾身”中“省”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省吃俭用   B.自我省思
9.【明其意·理解内容】用现代汉语补全下面的翻译。(4分)
(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哥哥的女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了车想去拉元方。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堂讨论环节,同学们各抒己见。请你结合三篇文章的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话。(3分)
小米: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从【甲】文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文星:是啊,如【丙】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所言,生活处处有收获,人人皆可是吾师。
夏雨:古人不仅生活情趣高雅,还崇尚“诚信”,【乙】文(2)__________________(概括情节)就印证了这个道理。
小梦:交友之道贵在真诚,我们应时时自问“(3)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列两则语录,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这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①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②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③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④。”
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⑤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藜羹:泛指粗劣的食物。②爨(cuàn):烧火做饭。③佯:假装。④馈:向尊长进食。⑤炱(tái):烟气凝积而成的黑灰。
1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向 者 煤 炱 入 甑 中 弃 食 不 祥 回 攫 而 饭 之。
13.孔子和颜回的故事给予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3分)
三、读·写(68分)
14.期中考试临近,为了倡导诚信考试,杜绝作弊行为,树立良好学风,学校要求各班考场张贴“诚信考试”宣传画。你承担了张贴本班宣传画的任务,请从下面三幅宣传画中选出你打算张贴的一幅,并说明选择它的理由。(6分)
写作提示:①说明海报的内容和设计特点;②100 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5题。
故乡的灯火
邓英好
小时候,村庄的黑夜是被煤油灯点燃的。
夜的帷幕才刚刚拉开,家家户户的灯光便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那一窗窗灯光在硕大夜空的笼罩下,泛着清幽细微的光芒,透射着最为纯粹而原始的光泽,静静地散落在村庄之中。
我时常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夜路,磕磕绊绊地在无边的黑夜中穿行,大地已经沉睡,冷落的乡村小道寂静无声,我听得见自己的脚步和喘息声。害怕,对黑夜的害怕,让我时不时地往身后看,以为有人跟在身后。还不断地脑补遇到恶人、恶狗,甚至恶鬼的各种情形,我该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这时候,我往往疾走如飞,目光朝着前方茫然地搜索,直至一盏灯像萤火虫飞进心田,猛地点燃黑暗的心,温暖全身。于是,走夜路的担忧在灯火中悄然冰释,狂飙的心转瞬融化成一潭清清的水。
我渐行渐远,灯火依然穿透黑暗,默默为我送行。虽然灯光已经疏落散淡,却明灭变幻,一直在鼓励着我,安慰着我。
月亮是乡村最亮的一盏灯。月夜的村庄就像一个欢乐的剧场,而拉开剧场帷幕的则是那皎洁的月亮。每当明月升起,只要有人喊一声:“捉迷藏喽!”孩子们便会丢下饭碗,急急地跑出去,三五成群,奔草垛,躲树后,大呼小叫,不亦乐乎。大人们干脆不再点灯,他们或是拿出古旧的二胡在月下打发时光,或是聚在月下说些家长里短的闲话,吐着烟圈,聊得眉飞色舞,这一刻,应该是他们最休闲最温馨的时刻了。
我的父亲,一生都与农田为伴,他就像那风风火火的萤火虫,犁田、插秧、割稻,用辛勤的耕耘来填充孩子们那快速蠕动的胃;母亲则永不停息地寻寻觅觅,育子、洗衣、种菜。吃过晚饭,昏黄的灯影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或火炉边说说笑笑,共享家庭温馨时光。父亲或许会绘声绘色地讲起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向后人叙说一个大家庭绵延、发展和辉煌的历史;母亲呢?“割股奉亲”“卧冰求鲤”之类的民间故事就是她最感兴趣的话题,一家人在贫困中享受着天伦之乐。夜半梦醒,一定有父母的身影在陪伴,柔和的灯影下,母亲摇着那辆破旧的纺车,吱吱呦呦地将寻常的日子纺成细细的丝线,结成梭形的果实;父亲或扎扫把或编竹篾。他们用日渐消瘦的身子,铸就了孩子们向往飞翔天空的灵魂。
上学以后,我就着那如豆灯火复习功课。静谧的灯火下,母亲微笑着陪在我的身边,眼里满是希望。她带着顶针或缝衣或做鞋,一针针、一线线,把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温暖,全部纳进鞋底和夹袄里。她不时用针将灯芯挑上几挑,努力让火苗再旺一点,那灯火,便带着母爱,带着温暖,扑在我身上,让温柔和幸福之光在我心里滋长……
乡村的那一盏盏灯火,虽不明亮却有着醉人的暖意。照亮了一个个窗口,照亮了一张张或温馨,或疲惫,或幸福的脸。大人们借着那灯火,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愣是将艰难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年轻人借着那灯火的光芒,圆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学梦,脱胎换骨地成了城里人。
那年月,我如此,我家如此,故乡所有的孩子、所有的家庭也几乎如此。
那年夏天,我圆了我的大学梦。
随后,我告别了亲人和朋友,也告别了故乡的灯火,走过村头,跨过那条伴我成长的藕池河,走入灯火通明的城市。城市处处充盈着忙碌和嘈杂,夜的灯光也显得凌乱和不安,我愈加想念故乡的灯火,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删改)
15.在“读美文·学写作”活动中,老师推荐阅读散文《故乡的灯火》,并布置了以下两个任务,请你完成。
(1)一个好的结尾,可以让文章读起来更有深度、更有余味,如何创作一个好的结尾呢?老师在活动中指出:好的结尾要与文章整体思路和行文风格一致,与文章整体意境一致,在此基础上如果有耐人寻味的语言,就更好了。请根据老师所讲的内容,补写文章结尾横线处空缺的内容。(4分)
(2)本次阅读活动中设置了“美文美语”“情感天地”“写法指津”三个鉴赏专题,请选择其中一个专题,为《故乡的灯火》一文写一段鉴赏语。(不少于100字)(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6题。
【讨论背景】
在“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明白了“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那么,中学生在网上究竟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七年级(1)班第一组同学就此展开讨论,小组长孙志远担任主持人,沈弘毅、李择善、张思齐三位组员参与讨论。
【备用材料】
中学生选择网友的标准
标准 人品 凭感觉 外貌 才华 知识 其他
人数比例 30.8% 21.4% 19.1% 17.0% 8.9% 2.8%
(选自《国内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
【讨论规则】
讨论规则 简要说明
主持人要保持中立 主持人要宣布议题,组织讨论,让讨论过程井然有序,但不宜先入为主地谈自己的观点或想法。
发言的观点要明确 发言者要明确表达对相关问题的意见,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他人观点,应表述清楚。
就事论事,文明表达 讨论的目的是研究、解决问题,发言时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质疑他人的动机、习惯或爱好。
【讨论记录】
主持人(孙志远):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张思齐:网络是虚拟世界,网上交友,不用担心对方会泄露你的秘密,因而可以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很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
沈弘毅:我认为,说网上能交到真正朋友的都是脑子不正常,正因为网络是虚拟世界,连对方的真实身份都不知道,怎么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俞伯牙锺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管仲鲍叔牙交谊甚厚相知深……这些妇孺皆知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需要在现实中相知相惜。
李择善:思齐、弘毅两位同学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我觉得真正的朋友不仅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还应该能给人以帮助和支持,使人向善向上。也正因为网络是虚拟的世界,网络上的人鱼龙混杂,再加上我们中学生社交经验不足,所以,我认为网络交友要慎重!
张思齐:刚才李择善同学的发言给了我启发。确实,新闻里不时会有网上交友被骗的惨痛案例,我们中学生尤其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我们也明白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网上交友我们要持审慎的态度,否则很可能遭遇交友陷阱。
主持人(孙志远):刚才大家针对“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这一话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的确,网上交流直接快捷,但在虚拟的世界不要忘记:网络有风险,交友需谨慎。从讨论中,我们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今天的讨论到此为止,谢谢大家的参与。
16.(1)根据【讨论记录】,完成表格。(3分)
发言人(次) 观点 依据
张思齐 第一次 网上很容易交到真正朋友 网络是虚拟世界,可以袒露心声
第二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报道及课堂学习的体会
沈弘毅 网上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择善 网络交友要慎重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志远的开场白和沈弘毅的发言存在不符合【讨论规则】之处,请分别指出并加以分析。(4分)
(3)请你以【备用材料】为素材,发表对“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这一问题的看法。(60字左右)(6分)
17.根据要求写作。(35分,含书写3分)
从小到大,我们要面对很多有形的或无形的考试。关于考试,你有怎样精彩的故事或独到的见解呢?请参考以下角度,展开写作。
题目一:以《那场考试》为题目,写一篇日记,回忆自己关于考试的独特经历和别样感受。
题目二:先把题目《考试让我更__________》补充完整,再写信给自己的师长或朋友,表达你对考试的辩证思考或独到见解。
写作提示:①不少于 600 字。②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答案
一、1. 图四 点拨:图一“书山觅宝,学海泛舟”,图二“堂前鹤老椿萱茂,窗外松青兰菊馨”,图三“名画要如诗句读,古琴兼作水声听”,图四“雅量涵高远,清言见古今”,其中图二是寿联,不适合挂在书房。图一是楷书,图三是行书,图四是隶书,所以符合要求的只有“图四”。
2. (1)正是江南好风景 应傍战场开
(2)随君直到夜郎西 断肠人在天涯 洪波涌起 风正一帆悬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二、(一)3. C
4. 孔子把与远方来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切磋学问,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孔子无常师,他认为可以从每个人身上学到东西,强调了交友可以促进自我学识的增长。
5. (1)长妈妈寻购并赠送“我”渴望已久的《山海经》。
(2)父亲的病
(3)藤野先生
(二)6. 示例:生命没有重启,一旦结束就再也无法重新开始,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去珍爱它、守护它。
7. 示例:生命不会因为残缺而失去美丽,不放弃反而会结出更丰硕的果实。龟背竹因缺水,枝叶凋零,但它不放弃,终于重新焕发生机;史铁生遭受病痛折磨,但他不放弃,留下了《病隙碎笔》《我与地坛》等作品;霍金全身瘫痪,但他不放弃,留下了《时间简史》;海伦·凯勒失明、失聪,但她不放弃,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残缺对他们来说只是经历,只是考验,就如塞内加所言:“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我们相信只要不放弃,就一定会有收获。
8. B
9. (1)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2)朋友感到惭愧
(3)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 喜爱它的人不如以研究这种学问为快乐的人
10.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友人失信无礼遭元方批评(或:元方批评友人失信无礼)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11. 不矛盾。前者是指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不能偏废;后者是指学习是思考的前提。
12. 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13. 示例一:“眼见者可能并不为实”,就像文中孔子对颜回的误解。要想了解一个人,必须进行深入的了解,不要轻易地用自己所谓的“亲眼所见”来为一个人下结论。
示例二:孔子在误会颜回背着自己抓饭吃后认为颜回不敬,当了解事情真相后能深刻反省,反思“知人不易”,他善于从寻常琐事中汲取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译文】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孔子白天躺着睡觉。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谒见孔子并且献上饭食,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起身说:“今天我梦见了先君,把饭食弄干净了然后去祭祀先君。”
颜回回答道:“不能这样,刚刚炭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我就抓出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
三、14. 示例一:我选第一幅。画面下方“考试不作弊 上天眷顾你”以轻松幽默的语调点明宣传主题;上方书桌前一考生正奋笔疾书,头顶“奋斗”二字突出了他的严肃认真,四周四只手竖起大拇指为其点赞。宣传画从正面引导考生诚信应考,画面亲切、生动、不呆板,主题明确、突出、不说教,适合张贴。
示例二:我选第二幅。画面主体是一只写满知识点的手,手心有一个禁止标志;画面左边一行小字“知识要记在心里而不是手上”意味深长;画面下方“诚信考试”点明宣传主题。整幅图设计新颖,庄重严肃,主题突出,适合张贴。
示例三:我选第三幅。画面上方写着“期中考试请不要歪脖子”,用幽默含蓄的语言警示考生不要作弊;中间五位歪着脑袋的呆萌的动画人物,与右上方“禁”字组合,既有训诫的意味,又避免了呆板的说教;下面“诚信考试 从我做起”点明宣传主题。整幅图构思新颖,亦庄亦谐,主题突出,适合张贴。
15. (1)示例:故乡静谧的夜和朦胧的灯火,便款款来到我的梦中,它们乖得像是刚找到母亲的孩子,在我怀里酣睡,我也为此酣睡,直到城市的黎明吵醒了我……
(2)示例(“写法指津”角度):本文手法多样,用词传神,于回忆中唤醒情感的记忆,在描写中添入动人的情思。清幽的月夜与古旧的二胡发出的声音,互相交融,视觉与听觉完美交汇,作者将一幅惬意的乡村生活晚景图描绘得让人向往;母亲用纺车将寻常的日子纺成细细的丝线,结成梭形的果实,用词考究而又贴近生活,日如丝线,绵绵不绝,这不绝的日子在母亲辛勤的打理下,变得不普通,变得有意义,有了果实,有了成就。将平凡的生活过得不凡,这是母亲的智慧,也是故乡的灯火带给“我”的精神力量。
16. (1)①网上交友要审慎(或“网上交友要有防范意识”) ②网络是虚拟世界,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古人交友的故事及道理 ③网络上的人鱼龙混杂;中学生缺乏社交经验
(2)①孙志远作为主持人在开场白中说“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不恰当,因为他先入为主地谈了自己的观点。②沈弘毅发言时说别人“脑子不正常”不恰当,因为这有人身攻击之嫌,表达不文明。
(3)示例一:我认为中学生在网上能交到真正的朋友。从材料可以看出,超过50%的中学生网上交友注重人品、才华、知识等因素,说明中学生网上交友是比较理性的,用这样的标准是可以交到真正的朋友的。
示例二:我认为中学生在网上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学生以“凭感觉”“外貌”为标准交友的人数占比超过了40%,不够理性,非常表面化。而人品、知识、才华等标准,在虚拟的网络中是很难判断的。
17.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