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玉米籽粒的非甜与甜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纯种的甜玉米和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非甜玉米果穗上均为非甜玉米籽粒,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非甜籽粒对甜籽粒为显性性状
B.甜玉米果穗上有甜玉米和非甜玉米籽粒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C.测交实验可用于判断子代的非甜玉米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D.若子代的非甜玉米单独种植,则果穗上可能会出现甜玉米籽粒
2.小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对黄鼠杂交,子代总会出现2/3的黄鼠和1/3的黑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黄色为显性性状 B.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C.亲代和子代中黄鼠的基因型相同 D.黄鼠和黑鼠杂交的后代中黑鼠占1/2
3.下列关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重组性状且比例为7/16
B.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产生Y、y、R、r四种配子
C.孟德尔演绎推理测交实验结果应为四种表型且比例相等
D.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4.用不同颜色小球的随机组合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在甲、乙两个小桶中均放入黑球(标记AB)和白球(标记ab)各60个,但甲桶中有20个黑球和20个白球上的B和b标记相互颠倒,其他操作规范无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黑、白两种小球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从甲桶中抓取到AB小球的概率为1/4
C.若抓取240次,得到aabb的组合约40次
D.若抓取次数足够多,可得到8种小球组合
5.拟南芥为严格的闭花自花传粉植物,是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某拟南芥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早花∶晚花=3∶1,种皮深褐色∶种皮黄色=3∶1,叶片卷曲∶叶片正常=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拟南芥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
B.该拟南芥表型为早花种皮深褐色叶片卷曲
C.子代表型为早花种皮黄色叶片卷曲的个体占9/64
D.子代个体中可能不存在表型为晚花叶片卷曲的个体
6.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在联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复合结构,它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互换和分离密切相关,并能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证减数分裂的正常进行。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联会复合体可能形成于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B.联会复合体可促进生物体后代多样性的形成
C.联会复合体形成异常可导致配子产生障碍
D.高温引发的减数分裂异常可能与联会复合体有关
7.图1表示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些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图2为该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图1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
B.若图1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则图2细胞处于PQ段
C.图2细胞分裂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
D.图2细胞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发生了互换
8.在基因型为AaBb的果蝇体内,某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关于该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A、a会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
B.该细胞中的核DNA数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中的两倍
C.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D.若该细胞形成基因型为AaB的配子,则原因是减数分裂II发生异常
9.科研小组从某雌性动物中提取部分细胞,根据核DNA数量将它们分为四组,统计每组的细胞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组细胞都是成熟的生殖细胞
B.b组细胞可能正在进行着丝粒的分裂
C.c组细胞的染色体数由于复制而加倍
D.d组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量的比值是1∶2
10.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十分重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整齐的意义在于保证两个子细胞中基因组成相同
B.减数分裂I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意义在于增加配子种类的多样性
C.减数分裂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有利于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配子的多样性和精卵结合的随机性有利于后代呈现多样性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11.某种蝴蝶的黄色对白色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各种基因型均表现为白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蝴蝶颜色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B.黄色雄蝴蝶与雌蝴蝶杂交,子代中黄色蝴蝶∶白色蝴蝶=1∶1
C.白色雄蝴蝶和雌蝴蝶杂交,子代可能会出现黄色∶白色=3∶1
D.纯合黄色雄蝴蝶和任一基因型的雌蝴蝶杂交,均可通过颜色区分子代的性别
12.某植物的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黄花。现有甲、乙、丙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纯合黄花品系,两两杂交得到,自交得。和的表型及数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 表型 表型
①甲×乙 红花 红花181,黄花139
②乙×丙 红花 红花449,黄花351
③甲×丙 红花 红花542,黄花419
A.黄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19种
B.这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C.三个杂交组合中基因型各不相同
D.三个杂交组合中红花中纯合子均占1/16
13.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如图所示,其中I、III分别为X、Y染色体特有的区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人类血友病基因位于I区段且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C.当基因位于III区段时,该基因只传递给儿子
D.位于X、Y染色体II区段上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14.遗传性肾炎是一种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人类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患者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II—3为纯合子,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遗传性肾炎为隐性遗传病
B.II—6和III—1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C.III—3的致病基因来自I—2
D.III—4和正常女性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为1/2
15.家蚕按幼年体表的透明程度分为正常皮和油皮,已知正常皮基因(A)对油皮基因(a)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雄蚕食桑少,蚕丝质量高,在生产上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后代均为正常皮,则父本必须为纯合子
B.ZAZa与ZaW杂交,后代雄性个体中纯合子占1/2
C.若后代中正常皮∶油皮=1∶1,则亲本可能有两种基因型组合
D.生产上可将油皮雌蚕和正常皮雄蚕杂交,在筛选出油皮个体进行培养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小麦的红粒和白粒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芒和无芒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生物小组用红粒有芒小麦与红粒无芒小麦杂交的表型及数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性状类型 红粒有芒 红粒无芒 白粒有芒 白粒无芒
数量(株) 301 299 99 101
A.红粒、无芒为显性性状
B.亲本小麦均为杂合子
C.的红粒小麦自交,后代中白粒占1/6
D.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17.某种蛙的眼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纯合的绿眼蛙与紫眼蛙杂交,均为蓝眼蛙,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的表型及比例为蓝眼∶绿眼∶紫眼=9∶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
B.中绿眼蛙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C.从中随机选取两只紫眼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5/9
D.进行测交,表型及比例为蓝眼∶绿眼∶紫眼=1∶2∶1
18.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A/a、B/b和E/e控制,这3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A基因编码的酶可以使黄色素变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使褐色素变为黑色素,E基因编码产物能抑制A基因的表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
B.纯合黑色和纯合褐色个体杂交,子代均为黑色
C.纯合黄色个体相互杂交,子代均为黄色
D.黄色个体之间相互杂交,子代基因型最多有8种
19.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妻,妻子的父亲正常,母亲是红绿色盲基因b的携带者,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这对夫妻生育红绿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B.这对夫妻生育的女儿一定不患红绿色盲
C.这对夫妻生育女儿的基因型与外祖母相同的概率为1/4
D.若妻子的一个卵原细胞分裂形成的极体均无b基因,则妻子不携带b基因
20.鸡羽毛的颜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羽型有片状和丝状两种,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片状白羽雌鸡与片状红羽雄鸡交配的表型及比例为片状白羽雄鸡∶片状红羽雌鸡∶丝状白羽雄鸡∶丝状红羽雌鸡=3∶3∶1∶1。不考虑变异和Z、W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片状羽型对丝状羽型为显性,无法判断羽色的显隐性
B.控制羽色和羽型的基因分别位于Z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
C.的片状白羽雄鸡均为杂合子
D.的白羽雄鸡与亲代的白羽雌鸡交配,的雄性均为红羽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13分)水稻(2n=24)为雌雄同株植物,已知含有某基因的花粉部分不育。现有两个纯合的水稻品种,品种甲的7号染色体上具有抗病基因A,12号染色体上具有耐缺氮基因T,品种乙的染色体相应位置均为隐性基因。用甲和乙杂交获得,自交获得,中抗病耐缺氮∶抗病不耐缺氮∶不抗病耐缺氮∶不抗病不耐缺氮=21∶7∶15∶5。
(1)品种甲的茎尖细胞分裂后期,细胞的每一极中有______条染色体,此时细胞中有______个耐缺氮基因。
(2)A/a和T/t这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______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中不抗病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推测该比例出现的原因是______。为验证该推测,以上述实验中的个体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22.(11分)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可以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遗传学上把这些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果蝇翅形有圆形、椭圆形、镰刀形3种,分别由复等位基因R、O、S控制。让纯合的镰刀形翅雌果蝇与圆形翅雄果蝇杂交,雌雄个体均为镰刀形翅。取镰刀形翅雄果蝇与纯合的椭圆形翅雌果蝇杂交,雌雄个体均为椭圆形翅。不考虑变异和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
(1)R、O、S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R、O、S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让的镰刀形翅雌果蝇和的椭圆形翅雄果蝇自由交配,根据子代果蝇翅形的比例即可判断出基因的位置。
若子代果蝇中椭圆形翅∶镰刀形翅∶圆形翅=______,则R、O、S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子代果蝇中椭圆形翅∶镰刀形翅∶圆形翅=______,则R、O、S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现有一椭圆形翅雌果蝇,欲通过一次杂交鉴定该雌果蝇的基因型,可选择翅形为______的雄果蝇。
23.(10分)图1表示某雌果蝇的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与染色体数目比值的变化,图2为该细胞的不同分裂时期中染色体、核DNA和染色单体的相对数量。
图1 图2
(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为______,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___(填数字)。
(2)图2中处于III时期的细胞名称为______,此时细胞中b的数量为______个。
(3)若图2中处于I时期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则该时期处于图1中的______段,此时a和c数量相等的原因是______。
24.(10分)单巢类轮虫种群在外界环境适宜时,雌虫(2n)会产生与自身染色体数目相同的卵,这些卵不需要受精,立即发育孵化为雌性,因此被称为非需精卵,产生非需精卵的雌虫称为非混交雌体(2n)。当环境条件恶劣时,轮虫种群中会出现混交雌体(2n),它经过减数分裂产生需精卵,若需精卵不受精,则孵化成雄性(n),雄性经过分裂产生与其染色体数目相同的精子,精子与需精卵结合形成非混交休眠卵,在环境适宜时再孵化为非混交雌体。
(1)单巢类轮虫的性别是由______决定的,在外界环境适宜时,该轮虫种群的雌雄比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非需精卵的形成过程中,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四分体,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需精卵发育成雄性个体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______。雄性个体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5.(11分)图1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II—1和II—2为双胞胎。为调查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对I—1和I—2及双胞胎的基因进行了相关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
图1 图2
(1)据图1和图2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_。
(2)I—2为______(填“个体1”、“个体2”或“个体3”),其基因型为______。双胞胎的性别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II—3和II—4再生一个女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__。若III—1与一名只患乙病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______。
高一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2.B 3.C 4.C 5.C 6.A 7.A 8.A 9.B 10.A 11.D 12.D 13.C 14.D 15.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BC 17.ACD 18.D 19.BCD 20.AD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3分)
(1)24(1分) 4(1分)
(2)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1分) 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5/12 含A的花粉不育的比例是4/5
实验思路:选取作为父本,不抗病个体作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子代表型及其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子代中抗病与不抗病的比例为1∶5
22.(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1分)
(1)O对S、R为显性,S对R为显性 不能(1分) 无论R、O、S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均能得出以上杂交结果
(2)4∶3∶1 2∶1∶1
(3)圆形
23.(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
(1)DNA的复制 I II
(2)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2分) 8
(3)EF 着丝粒分裂,导致每条染色体上都只含有一个DNA分子(2分)
24.(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0分)
(1)染色体数目(1分) 大于(1分) 适宜环境下,雌性产生的非需精卵全部发育为雌性
(2)不会(1分) 非需精卵不是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因此不会出现四分体
(3)2n(l分) 雄性个体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高一生物试题答案第1页(共2页)
25.(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2分)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1分) I—1患甲病且含有A基因,说明甲病为显性遗传病,个体1和个体2分别只有一个A基因和一个a基因,因此致病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
(2)个体2 BBXaY或BbXaY 不相同(1分)
(3)1/8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