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第1课时
巴西森林大火
①据《阿贝赛报》报道,一份汇集自2013年以来发布的57篇文章研究报告显示,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有着明确联系。
②事实上巴西平均每年都有十多万场火灾,比如2017年巴西发生270,479次火灾;2018年雨水多,火灾少,只有9万多起火灾;2019年已经发生了7.5万起,但和2017相比,还差得远。
③巴西总统:要改变这个国家的经济,还要让农民“大干一场”,让矿产资源纷纷被掘地而起。 “雨林那么大,分一点给我们发展农业又何妨?”
④这个星球10%的氧气来源于这里
地球上10%的物种生活在这里。
⑤世界上温室气体含量最高的地区,每年巴西排放约3亿吨。
⑥致命的浓烟让整个雨林变成了黑色随着季风飘向远方,
圣保罗被亚马逊森林火灾的浓烟所笼罩,白天犹如黑夜。
⑦导致大量河流断流,加剧全球变暖。亚马逊热带雨林已站在沙漠化的边缘。
⑧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尤其是海洋温度的变化,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关于巴西森林大火
?
人类改变环境,环境影响人类
人类与环境
人类
社会
环 境
环 境
物质和能量
废弃物
内环代表:人类社会
外环代表:环境
红色箭头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输入物质
和能量。
蓝色箭头代表:人类向 环境排放废弃物。
索取过渡导致:
资源枯竭、生态问题
排放过渡导致:环境污染
人类与环境
人类
社会
环 境
环 境
物质和能量
废弃物
内环代表:人类社会
外环代表:环境
红色箭头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输入物质
和能量。
蓝色箭头代表:人类向 环境排放废弃物。
索取过渡导致:
资源枯竭、生态问题
排放过渡导致:环境污染
黄色箭头代表:人类作用与环境。
绿色箭头代表: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产生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是由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
①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
②人口数量的高速增长。
③科技进步的负面作用。
人类生产生活
向自然环境索取
超过环境的供给能力
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的
。
资源枯竭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
资源
容纳和自净能力
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环境问题
环境
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
土壤污染、海洋污染
酸雨、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森林毁灭、荒漠化、
水土流失、草原退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环境污染:由于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界的容纳和自净能力,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的环境问题。
生态
破坏
土壤盐碱化
湿地面积缩小
冰川萎缩
水资源短缺
耕地资源减少
。。。。
干旱、洪涝、台风、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海啸等
资源枯竭
P.13
下列环境问题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哪些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①火山喷发造成大气污染
②不适当的灌溉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
③地震引发的水质恶化
④森林乱砍滥伐、草原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
⑤滥捕滥杀动物造成动物数量和种群减少
①③属于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问题;
②④⑤属于次生环境问题,它们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
列举两例修建曼昆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4分)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加剧;原始森林遭破坏;
水土流失加剧;
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图13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重的环境问题。(4分)
生态系统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质变化(水污染);
对地质环境的不良影响
(泥沙淤积、地震、滑坡等)。
自然资源大多不能直接利用,必须经过获取、处理、加工、改造等环节,才能服务于人类。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倘若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大气污染
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大量粉尘和废气进入大气层, 这些污染物的浓度若超过一定标准并持续一段时间,就会造成大气污染,对人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严重的大气污染与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密切相关
大气中的SO2和NOx遇到水滴或潮湿空气,转化成亚硫酸、硫酸和硝酸,再混入降水中,使其酸度增加,当pH低于5.6时,就形成酸雨。
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石油之城”四日市发生的“哮喘事件” ,科威特发生的“科威特哮喘”,都是由石油化工产品的过度使用造成的。
汽车尾气、石油化工排放的废弃物,包括烯烃、二氧化氮、链烷等,这些污染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
P.17-18
1. 从城市功能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洛杉矶小汽车众多的原因。
2. 从地形、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光化学烟雾易在洛杉矶城市上空滞留的原因。
3. 治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对我国有何启示?
探究活动
P.17-18
1. 从城市功能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洛杉矶小汽车众多的原因。
探究活动
洛杉矶市城市规模大,住宅郊区化——住宅区占地面积大且位于城市外围,高速公路系统发达;
城市人口众多,民众收入水平高,燃油价格低,拥有汽车数量多。
P.17-18
2. 从地形、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光化学烟雾易在洛杉矶城市上空滞留的原因。
探究活动
洛杉矶市面临大洋,三面环山,易出现逆温现象,空气不易扩散;
该市每年5-10月间受副高影响,盛行下沉气流,无风天气多,烟雾难以扩散。
P.17-18
3. 治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对我国有何启示?
成立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机构以实现联防联控;
出台法规为空气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
用市场的手段治理空气污染;
开发空气污染治理的先进技术。
启示:制定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和污染治理政策;
建立跨区域治理机构;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鼓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发展公共交通;做好城市规划等。
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综合体 。
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自然物质、能量、生存空间和自然现象的总和。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属于自然环境。
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出的人工环境。
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城市环境等属于社会环境。
一.环境
环境
地理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气候
水文
地形
生物
土壤
(植被)
人口
农业
工业
交通
科学技术
民风民俗
宗教信仰等
二.环境因素
(地貌)
聚落(城市、乡村)
年份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园地 城镇 陆地水域 滩涂 未利用
1991 2008 48.08 41.87 14.47 9.89 18.72 17.27 0.34 0.04 0.21 0.03 9.65 23.91 7.96 6.35 0.35 0.63 0.22
0.01
表1: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3)据表4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
滩涂比重略有增加 ;
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
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
水质下降;
生物多样性减少;
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2分)
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占用耕地和湿地,
影响农业生产,
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
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
自然灾害增多,
环境质量下降,
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
三.环境质量
指环境因素受到污染影响的程度,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
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指数
某市环境质量公报:
据报告,来自我市各河流监测断面的数据显示,水质基本良好。我市城镇空气质量总体上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污染以尘类污染为主。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86天,良240天,优良率为89.3%,比2005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1.69,与2005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