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城乡空间结构
Rural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一)城乡土地利用
1. 土地利用类型
类型 内容
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农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1.一般而言,乡村与城镇所占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各是什么 说出其原因。
原因:乡村的人口数量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的人口已达一定规模,居住用地承担其最基本职能,是城镇中分布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2.在城镇中,商业用地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分布特点:商业用地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
居住用地
原因:此类地区交通便捷且人流量大。
3.由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土地利用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
居住用地
各类建设用地范围更大;
土地利用构成更加复杂。
(二)城乡空间结构——城镇
1. 形成
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质的_______。
2. 主要功能区
功能区 主要功能
居住区 城市居民生活、交往、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工业区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 ,也是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______因素。
商业区 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商品交易和金融流通的中枢
功能区
主要动力
主导
(二)城乡空间结构——城镇
3. 三大功能区的区分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居住区
商业区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及交通干线两侧
原因:①减轻对市区的污染;
②交通便利;③地价较低,降低成本
占地面积大,呈片状分布
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原因:①环境优美;
②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
位于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原因:①便于工人上下班;
②环境质量较差
经济活动最繁忙,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建筑物高大稠密。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原因: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占地面积小,
呈点状或条状
低级
住宅区
高级
住宅区
位置上呈背向发展
高楼大厦林立,公司总部云集
作为城市经济枢纽和观光购物区域
土地利用集约,地价房租甚高
人流汇集,交通繁忙
商贸服务业发达
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3
4
5
1
2
特点
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形式。
高效
一般来说,中心商务区高度集中了一个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是城市的核心区域,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咨询等多种功能,并配以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信条件。
有些大城市因为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
Administrative
Culture area
Ecological area
Tourism and leisure area
功能区的界线
Boundaries of the ribbon
城镇不同的功能区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例如,居住区里常常也有商店,只是商店用地面积所占的比例较低而已
“六看法”判断城镇三大功能区
看面积:
看距市中心远近:
看形态:
看建筑物密度:
看人口变化:
看分布趋势:
WHY
一般而言,居住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商业区一般呈团块状、条状,居住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居住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居住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居住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渐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规模 空间结构
较小城市 同心圆 状、 扇状 状和 条带 状
较大城市 核心 状、 棋盘格 状
模式
成都城市功能区围绕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市中心是商业、行政和居住混合区;居住区、文化区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内;工业区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外。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成都市的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提示:
成都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交通线路呈网状向外辐射,功能区的分布由内向外扩展。
活动探究
沈阳工业区分布在交通线路两侧,主要位于市区东西两侧;居住区相对集中,位于市中心区及其外缘。
(2)结合交通运输干线的引导和集聚功能,分析沈阳市的空间结构特点。
提示:
沈阳以组团式的松散布局结构建设,沿交通干线放射方向发展。
活动探究
c
批发、轻工业区
中心商务区
低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中级住宅区
重工业区
次级商务区
郊外住宅区
郊外工业区
多核心模式
例:武汉
杭州城市主次核心分布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
北京作为明清时期的都城,其中心是故宫而不是中心商务区,商业中心表现为多核状布局。
(3)大都市中心区地租水平较高,为集约利用土地,通常高楼大厦林立,而北京市故宫附近的建筑都不高,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活动探究
提示:
北京是我国古城,为保留历史价值和文化气息,故周围都不允许建高层建筑。
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国家政策
自然地理条件
历史文化
交通运输状况
经济发展水平
(二)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利用城市空间
①
②
(二)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利用城市空间
提出不同的城市规划方案,……。在城市用地配置中,工业用地的比重不能过高,生态用地的比重不宜过低。想办法让城市漂亮起来,……在适宜的地区尽量把水泥森林变成海绵城市。……。
减少交通运输对于城市生活的不利干扰,但又要确保居民出行便捷。小汽车太多并非好事,……。再就是构建综合交通枢纽,提高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换乘效率。
城市的开发建设,要从平面变为立体,向城市的地下要空间,向城市的上空要空间,通过老城区的更新改造,……。想办法让城市变聪明,……提供体贴入微的智能化服务。
③
④
⑤
(二)城乡空间结构——乡村
1. 乡村土地利用特点
乡村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简单。
村镇驻地以居住、工业、商业、交通、行政等用地为主,其外围则以农用地为主。
生产区
乡村中心
居住区
公共空间
(二)城乡空间结构——乡村
居住区、农业生产区和公共用地区。
此外,还有等级较低、规模较小的商业用地。
2. 乡村主要功能区
乡村公共用地
乡村公共用地
(二)城乡空间结构——乡村
3.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与城市明显不同。从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来看,主要有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等,受到当地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
密集型
分散型
半聚集型
(二)城乡空间结构——乡村
密集型乡村聚落是一种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地区。村落格局大而紧凑,……这类村落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密集型乡村聚落可分为街道式、团块式和棋盘格式等村落。
①特点
②分布
③形态
3.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二)城乡空间结构——乡村
分散型乡村聚落是一种呈点状松散布局的村落,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类型地区,如水稻生产地区。由于水稻在生产过程中,……从而形成分散型乡村聚落。
①特点
②分布
3.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二)城乡空间结构——乡村
半聚集型乡村聚落是一种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的乡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还有一种村落是沿一条陆路或水道交通线排列……。
①特点
②分布
3.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分析特征:
聚落密集,数量多
聚落较松散,数量较少
平原地形
山地丘陵地区
聚落数量
聚落规模
密集型
半聚集型
聚落聚集成片,规模大
分布地区
聚落规模较小
(二)城乡空间结构——城乡一体化
1. 概念
城乡是一个由城市与乡村多种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不能封闭起来发展乡村,也不能单靠城市解决乡村问题。只有城乡发展一体化,才能相互支撑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城乡空间结构——城乡一体化
2. 城乡一体化的意义
(1)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2)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
(3)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4)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合村并居:
随着我国农业人口大量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基于此,我国多地行政部门规划提出“合村并居”的理念,即在适当的位置选地,建设高密度村居,采用增加绿地、广场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来对冲高密度建筑的负面影响,以此来营造绿色、宜居的现代化宜居场所。
美丽乡村建设:
习近平指出:城镇化要发展, 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
城乡空间结构第2课时城乡区位分析第二章 第一节(三)城乡区位分析
1. 区位(Location)的含义
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又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对区位一词的理解,严格的说还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它不仅表示一个位置,还表示放置某事物或为特定目标而标定的一个地区、范围;②它还包括人类对某事物占据位置的设计、规划。
地形 平原盆地/高原山地,乡村聚落 多/少 、规模 大/小 ;
气候条件 温暖湿润/寒冷酷暑或干旱缺水处,乡村聚落 多/少 、规模 大/小 ;
河流水文 具有明显的 亲水型 指向, 水源 、 水运 条件好;
土壤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 排水条件好,沙质土;
地质 地质不稳定的地区对安全构成威胁;
(一)自然因素
分析海口市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地理区位?
气候:低纬地带,温暖湿润.
20°N
地形:地处海南岛北部沿海平原地区,地势地平,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水源:位于海南岛上最大河流南渡江的入海口,水源充足。
(二)社会经济因素
1. 交通
(2)铁路:
石家庄、郑州、株洲(湘)等
3纵: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
2横: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二)社会经济因素
2. 资源——工业革命后,随着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工矿业的发展,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
以 为基础的——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
的匹兹堡,我国大同、鹤岗、六
盘水、开滦等。
以 为基础的——英国的阿伯丁,我国的大庆、玉
门、东营、克拉玛依等。
以 为基础的——鞍山、包头、攀枝花等。
以 开采为基础的——约翰内斯堡、招远等。
以 加工为基础的——伊春等。
煤炭
石油
铁矿
金矿
木材
活学活用
资 源
铁矿
玉门
克拉玛依
鞍山
开滦
煤炭
石油
金矿
约翰内斯堡(南非)
东营
将右侧城市与使之兴起与发展的自然资源相连。
渔业资源
舟山
旅游资源
黄山
(二)社会经济因素
3. 政治
(1)政策
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
如今的深圳
钱塘新区
3. 政治
(2)政治中心的设立或转移
荒芜高原上崛起的首都巴西利亚
古都——西安
(二)社会经济因素
(二)社会经济因素
4. 军事
嘉峪关市
新加坡
(二)社会经济因素
5. 文化
意大利 佛罗伦萨
英国牛津
(二)社会经济因素
6. 宗教
沙特阿拉伯 麦加
耶路撒冷
(二)社会经济因素
7. 旅游
广西桂林
四川峨眉山市
城镇区位因素
自 然
地 理
因 素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地形地质
气候
河流
土壤
资 源
交 通
政治、军事、宗教
文化、科技、旅游
城市形成的基础
始终有强大的吸引力
影响力减弱
影响力增强
知识小结
城市布局指向
效率指向
滨水指向
避灾指向
文化指向
环境指向
交通指向
地形指向
社会公平指向
典例巩固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且布局合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b、c表示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请说明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占地面积小,且位于市中心附近,为商业区;
b占地面积最大,分布在商业区外围,为住宅区;
c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
合理。
甲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原料充足;
位于较小风频上风向,污染空气基本不会影响到城区;
位于河流沿岸,水运便利,且有充足的水源。
风向玫瑰图
W
E
N
S
最小风频
若左图为上方城市的风向玫瑰图,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哪个位置?
N
A
B
D
F
G
H
C
E
最大风频
上风向
下风向
垂直方向
垂直方向
典例巩固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且布局合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地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请说明理由。
③地。绿化带应建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图中①③两处应建绿化带,①处有天然的河流作为防护带,所以最有必要建绿化带的地方是③地。
1.城市土地空间有限,条件好的地段需求量大到这一土地,地租水平也高。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类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类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以得。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1)想一想,影响城区地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2)就城区来看,不同类型用地的地租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都随距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地租水平逐渐下降;
不同点: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地租水平下降速度是不同的,商业区下降最快,工业区下降最慢。
1.城市土地空间有限,条件好的地段需求量大,地租水平也高。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类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类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以得到这一土地。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3)如果城市的土地用途由各类用地使用者的付租能力来决定,那么图中OA、AB、BC分别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标注在图上,并说明理由。
OA为商业区、AB为住宅区、BC为工业区。
因为在OA段,商业区的付租能力最高;
在AB段,住宅区的付租能力最高;
在BC段,工业区的付租能力最高。
城市不同区域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
地租最高峰:
市中心有多条公路穿过,交通通达性最优
地租低地:
远离主干道的地区地租较低
地租次高峰:
城市公路干线与环线的交汇处。
交通干线
环城公路
地租
(元/M2)
200
400
600
800
地租水平
市中心
环路
环路
地
租
水
平
公路干线
地租次高峰
地租低地
地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