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石油的价格也一直居于高位,网络戏谑:“92加满,脚底发软;95加满,倾家荡产;98加满,三代还款。”现如今,油价的涨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油价波动除了影响民生经济,还会带来哪些影响?我国是否存在石油安全问题?
油价上涨背后蕴藏着什么 它与我国能源安全有何联系?
石油资源分布特征
读图,说出世界石油分布特点。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极不平衡;
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
北非、西非、中东、北亚、墨西哥湾、加勒比海;
沿海大陆架、内陆盆地......
我国油气资源源分布特点
石油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渤海湾、珠江口以及近海大陆架等地。
石油形成的条件(P66页阅读材料)
沉积环境;
生物有机体;
咸水环境;
封闭(圈闭)环境;
内陆咸化湖盆;
湖陆过渡带
大陆架(海洋);
海陆过渡带。
陆相生油;
海相生油。
背斜?
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地,说出形成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和岩石类型。
向斜构造;沉积岩。
石油生产与消费
表2 世界前10位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
1.以沙特、日本、中国为例说明该国石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沙特石油生产量大,消费量小;
中国石油生产量较大,消费量大,石油资源供不应求,需要进口;
日本石油生产量小,消费量大,石油资源严重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
供不应求,需进口
2.影响石油生产与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产量的因素:石油储量、资金、技术、经济(价格)、政治等因素
影响消耗量的因素:石油储量、经济发展状况(价格)、人口数量、技术等因素
表2 世界前10位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
3.石油生产地与消费地的这种关系,对石油生产国、消费国可能产生什么影响(从生产成本、交通、政治、社会等角度分析)?
对石油生产国:运输距离增加,运输成本高;运输安全缺乏保障;
对石油消费国: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国家能源安全;石油运输存在安全隐患;
石油对外依存度
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工业化进程加快;
生活水平提高,迅速普及的小汽车;
②石油的消费量迅速攀升;
③93年后,石油进口量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能源供应“受制于人”制约经济发展; 受国际市场影响,油价波动、不稳定,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石油进口来源和运输通道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国家能源安全。
怎么办?
开拓国际石油运输通道
我国石油进口来源:
进口主要来自中东、非洲、
俄罗斯、拉丁美洲等地区和国家。
其中,中东进口占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
运输方式多海运;
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
进口渠道多元化;
运输方式陆海并存,陆上以管道为主;
天然气进口增加。
多来源;
多通道;
多方式。
1.该管道的开通对我国进口中东原油的好处。
中缅输油管道
西南方向—中缅石油管线
2.分析中缅油气管道单位里程造价高的原因。
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集中且多飓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山地众多,地形起伏大;穿越河流次数多,长度大;管道直径大;缅甸基础设施落后,施工设备、材料不足 。
拓展石油进口渠道,石油进口线路多元化;
将中东的石油以最近的距离运输到中国境内,也是最安全的路线;
节约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
有利于保障运输通道的安全。
20世纪70年代,石油枯竭论十分流行。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新发现的石油资源量远大于所消耗的石油量。世界已探明的石油资源量,从1996年的1.1万亿桶增长到2017年的1.7万亿桶。世界石油开采量不断增长,石油剩余储量的可供开采年限呈上升趋势,出现“越采越多”的情形。读图2-49,想一想,为什么世界石油会出现“越采越多”的情形?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包括石油理论研究、石油勘探技术、石油勘探的范围扩大,深度加大,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不断加;石油可采技术的进步;国家政策的鼓励,资金的投入。
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推动石油企业“走出去”(开源)
陆地及浅海石油采取钻井开采的方式,海底油田则需要使用石油钻井平台进行开采。
勘探与开采
积极投资国外油气领域,推进资源开发。
伊朗和中国合作在格什姆岛建设石油码头,该项目能容纳140 m深的油轮进出,可存储3 000万桶原油,建成后中国将以年租金2亿美元左右租赁十年。
(1)简述中伊合作建设石油生产、运输和储备枢纽的意义。
①稳定我国能源输入,提高能源安全度;
②伊朗直接获得经济效益;
③拉动伊朗南部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2)分析格什姆岛建设石油生产、运输和储备枢纽的有利条件。
世界石油基地,石油资源丰富;岛屿扼波斯湾出口,位于世界石油运输要道;该地港口建设用地资源丰富;岛屿多岩岸,适合建设大型港口;
中伊两国资金和技术支持。
2004 年我国开始实行石油战略储备,现已建成 8 个石油储备基地,储备石油 3 000 多万吨。但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我国石油战略储备数量偏少,应对风险能力还需加强。
提高战略储备
目前,我国已建成舟山、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石油储备基地和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
图 2-53 世界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比(2016 年)
从 2009 年起,我国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有所不同。
1.分析造成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差异的原因
与我国能源储藏结构有关,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二位;
煤炭开采利用技术成熟,配套产业齐全,利用历史悠久;
受工业化进程,石油工业起步晚。
2.我国为什么要改变能源消费结构?试说出你的理由。
非化石能源中的潮汐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充分利用我国水能、核能、太阳能、风能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
节省化石能源,减轻对石油依赖;
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削弱碳排放,履行国际义务;
鼓励新能源技术进步,利于扶持相关企业,在新能源利用领域争取话语权。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
清洁能源、长期稳定供应
国务院在《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强调,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要达到15%,天然气比重要达到10%以上。我国为什么要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①充分利用我国水能、核能、太阳能、风能利用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
②节省化石能源,减轻对石油依赖。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③削弱碳排放,履行国际义务,鼓励新能源技术进步,扶持相关企业,力争我国在新一代能源利用上走在世界前列,在能源利用领域争取话语权。
节流:节能减排
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
开源
节流
储存
调配
①加强勘探,探明可采储量,增加后备资源量;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开发新能源,降低能源消费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③积极参与国外石油资源开发;
④拓宽石油进口渠道,保障石油进口安全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耗能少的产业;
②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
③开展石油深加工,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
④调节油价;
⑤对石油资源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
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和石油储备库
建设输油管道,实现石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