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湘教版必修一 2·3——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 探究-多姿多彩的地貌
我国山川壮美,地表形态多姿多彩
有的地区石灰岩广布,发育出喀斯特地貌;有的地区波涛拍岸,发育出海岸地貌;有的地区高山巍峨,发育出冰川地貌
喀斯特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 探究-多姿多彩的地貌
说一说,上述地表形态各有什么特点?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地表形态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类型都与“水”的作用有关,但又各具特点。
新课讲解- 01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的概念
1
可溶性岩石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思考1:这样的地貌得以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地理环境)呢?
流水溶蚀作用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H2O]和二氧化碳[C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
Water dissolution Karst scenery
2.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
可溶性岩石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岩石:
水:
反应条件:
可溶性,透水性(石灰岩常见)
溶蚀作用——水中二氧化碳,酸类物质含量高
机械作用——地下水,地表水丰富,坡度大,侵蚀、搬运作用强
(气候)高温多雨,降水丰沛
思考2:中国哪些地区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填充图册P33
分布:
分布广,
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
新课讲解- 01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分类
3
(1).喀斯特溶蚀地貌;
溶沟、石芽、峰林、孤峰、溶斗、地下溶洞等。
(2).喀斯特沉积地貌;
石钟乳、石笋、石柱和钙华等。
地下溶洞
石钟乳
新课讲解- 01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分类
3
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
石芽是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
云南石林就是发育良好的石芽群。
喀斯特溶沟石林地质演化
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
石芽是凸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
云南石林就是发育良好的石芽群
喀斯特地貌分类
3
新课讲解- 01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分类
3
峰丛基部完全相连的圆锥状或尖锥状的山峰;多分布于碳酸盐岩山区
峰丛代表峰林地形中代表发育较早阶段
新课讲解- 01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分类
3
峰林是指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可超100米。
孤峰是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
广西桂林的峰林和孤峰地貌发育良好。
思考3:从发育时间早晚来看,峰林和孤峰的关系?
喀斯特溶洞地质演化
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金华双龙洞)
溶洞长数米到数百千米,常常呈层状分布
喀斯特溶斗天坑地质演化
——G-evolution of karst karst-sinkhole
溶斗又称喀斯特漏斗
是喀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不足百米, 面积由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大的可达几平方千米
图示-重庆奉节小寨天坑
喀斯特溶斗天坑地质演化
——G-evolution of karst karst-sinkhole
溶斗下部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如果通道被黏土或碎石堵塞,就会积水成池
有的地方又把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
在合适的条件下,富含Ca(HCO3)2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
因CO2大量逸出,导致CaCO3沉积,形成钙华
由于钙华的不均匀分布,常形成钙华坝、钙华湖等喀斯特沉积地貌
黄龙钙华
地下喀斯特地貌表现形式
石钟乳
图示-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的溶洞景观
石笋
石柱
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
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石笋;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形成石柱
“中国南方喀斯特”
“中国南方喀斯特”于2007年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2014年得到增补,现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组成
分类小结
按照形成过程:
1.喀斯特侵蚀溶蚀地貌:
2.喀斯特沉积地貌:
按照分布位置:
1.地表喀斯特地貌:
2.地下喀斯特地貌:
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落水洞
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
新课讲解-活动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归纳“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分布特点。
2.在上述世界自然界遗产地,形成了地表、地下两重美丽的风景线。结合所学知识,试列举喀斯特地貌地表、地下景观各一例,并描述其特点。
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山地、丘陵地区,集中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和重庆等地。
地表石林:高耸林立、陡峭俊美。
地下溶洞:多姿多彩,造型奇特。
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有利影响:开发价值高,利于经济发展。
农业:云贵高原的喀斯特洼地,盆地,平原,被当地人称为“坝子”,土层深厚,可作为农业用地。
水源:喀斯特泉水(医疗)和地下暗河是储水丰富,水质优良的地下水源。
矿产:
空间:地下厂址和仓库,水库
旅游资源:
不利影响:
交通: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给铁路,公路,水库的建设带来安全隐患,增加建设成本。
环境: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
水源:地表严重缺水。
新课讲解- 02 海岸地貌
概念:海岸地貌就是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分类: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
1
2
新课讲解- 02 海岸地貌
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淘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称为海蚀崖。
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称为海蚀平台。在海蚀平台上,有些抗蚀能力强的部分保留下来,成为海蚀柱。
新课讲解- 阅读2
波浪作用
波浪的侵蚀作用在基岩海岸较为明显。基岩海岸一般水下岸坡坡度大,波浪能直接冲击岸边,一方面巨大的冲力直接施加在岩石上,另一方面波浪冲击岩石裂隙,使裂隙中的空气受到压缩,压缩的空气又对岩石施加压力。据测定,波高6米、波长50米的波浪,对每平方米岩壁产生的压力达15吨左右,最高可达30吨。在波浪的长期作用下,崖壁破碎,海岸崩塌,形成侵蚀海岸。
新课讲解-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海滩
沙嘴
离岸堤
海蚀崖
河流
沿岸流
1.指出图中的海蚀、海积地貌,描述它们的形态特点。
海蚀地貌:海蚀崖——陡峭
海积地貌:沙嘴、海滩、离岸堤——平坦
新课讲解-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2.海滩是海岸边缘的砂砾堆积。砾石组成的海滩坡度较大,沙质海滩的坡度则较小。沙质海滩往往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3.水下沙坝是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的长条形水下堆积体,常为保护海岸免遭波浪冲刷的一道屏障。议一议,如果人工挖沙破坏水下沙坝,可能会造成哪些不利后果?
海岸被更多侵蚀;
海水倒灌;
加剧暴潮、海啸……
沙质海岸其滩肩常由干燥的沙子组成,是进行阳光浴、沙滩排球、烧烤、篝火晚会等的理想场所。滩面的沙子湿而坚硬,是跑步者喜欢的地方。
新课讲解- 03 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
概念:冰川对地球表面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称为冰川作用。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称为冰川地貌。
形态:主要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
分类:冰斗、冰川槽谷(U形谷)、角峰和刃脊等。
新课讲解- 阅读3
冰川的“力量”
当冰川厚达100米时,冰床上每平方米承受约90吨的压力。冰川滑动时,不仅能够碾碎岩石,甚至可将冰床底部的巨大岩块“连根拔起”。运动的冰川可将大小混杂的砾石“带走”,搬运到数百乃至数千米远的地方。冰川的搬运能力惊人,随冰川“漂移”的砾石,大的直径可达30余米。在波罗的海南岸平原上,曾发现冰川搬运而来的巨大岩块,其体积是4千米×2千米×0.2千米,体积之大,令人惊叹!
新课讲解- 阅读4
峡湾
在高纬度地区,厚重的冰川能伸入海洋,冰川在流动过程中侵蚀海岸形成槽谷。冰退以后,槽谷被海水入侵,成为狭长的海湾,称为峡湾。峡湾深入陆地数十至数百千米,海水很深,两侧陡崖巍然,景色壮丽。
挪威以峡湾闻名,有“峡湾国家”之称。2005年,挪威西峡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挪威西峡湾——盖朗厄尔峡湾和纳柔依峡湾,具有壮观的自然美景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挪威盖朗厄尔峡湾
新课讲解- 活动3
比较冰川作用形成的U形谷与流水作用形成的V形谷的形态差异。
项目 U形谷 V形谷
形态 谷地直且加深、加宽,谷壁陡,谷底平,横剖面变为“U”字形。 呈现“上宽下窄”的“V”字形
原因 冰川的挖掘和锉磨作用,在谷底和谷坡的基岩上,可能有冰擦痕和磨光面。 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侵蚀而形成。河流表层流速比底层和两岸流速快,对河谷下部的冲刷侵蚀作用较弱。
1.说一说,上述地表形态各有什么特点?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2.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地表形态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
新课讲解-探究1
①喀斯特:奇峰林立、有溶洞,地下河等,分布我国西南地区,以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最为典型。
②海岸地貌:沙嘴、水下沙坝、海蚀崖等;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
③冰川地貌:大量的冰雪存在;主要分布在中国东经120°以西,北起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南至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巨大的高原高山上。
喀斯特:流水作用
海岸地貌:海浪与海流作用
冰川地貌:冰川作用
拓展延伸——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轮船,有“永不沉没”的美誉 。然而不幸的是,在它的处女航中,与一座冰山相撞,造成右舷船艏至船中部破裂,五间水密舱进水,船体断裂成两截后沉入大西洋底3700米处。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1517人丧生,其中仅333具罹难者遗体被寻回。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