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1)综合检测3:第3单元 走进自然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1)综合检测3:第3单元 走进自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02 09:2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综合检测(三)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诤谏(jiàn)  轻飏(yáng)
熹微(xī) 眄庭柯(gài)
B.流憩(qì) 矫首(jiǎo)
出岫(xiù) 景翳翳(yì)
C.盘桓(huán) 窈窕(yǎo)
遑遑(huáng) 棹孤舟(diào)
D.耘耔(zǐ) 东皋(hào)
壶觞(shāng) 瞻衡宇(zhān)
【解析】 A项,“眄”应为miǎn。C项,“棹”应为zhào。D项,“皋”应为gāo。
【答案】 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娇纵 戴高帽 隐忍苟活 迫不急待
B.踌躇 出洋相 如火如荼 凭心而论
C.寒暄 霓虹灯 百无聊赖 自行其是
D.遐想 缔造者 宽宏大量 人情事故
【解析】 A项,“急”应为“及”。B项,“凭”应为“平”。D项,“事”应为“世”。
【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表示,近期出现的用工荒并不表明我国劳工短缺,相反,我国目前的就业________仍然很严峻。
(2)英国小报上刊登的消息,娱乐价值往往远大于真实价值,因为这些媒体的办报宗旨就是尽量________大众的猎奇心理。21教育网
(3)五四运动后,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分子广泛接触国外的新思潮,在进行了反复的分析、比较和________后,最终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A.形势  附和  推敲
B.形势  迎合  推求
C.情形  迎合  推敲
D.情形  附和  推求
【解析】 形势:事物发展的状况。情形:事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呈现出来的样子。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迎合:故意使自己的言语或举动适合别人的心意。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推求:根据已知的条件或因素来探索道理、意图等。www.21-cn-jy.com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市委领导要求全体党员与时俱进,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持之有故地学习,以更开阔的眼界、更清晰的思路、更突出的能力迎接各种挑战。
B.确有个别医生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而丧失了职业道德,但不少人仅凭一孔之见而仇视所有医生,这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解决相对紧张的医患关系。
C.纵观证券市场,虽然整体跌幅尚不算大,但重挫个股不在少数,加之成交量萎缩,短期操作存在较大风险,故建议投资者暂且作壁上观。
D.用友软件公司开发出非常实用的企业管理软件,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企业,使那些缺少专业管理经验的企业主在公司管理上举重若轻。
【解析】 A项,“持之有故”指见解或主张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的根据。与语境中“终身学习”不合。B项,“一孔之见”指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于谦辞。与语境中“仇视所有”不合。C项,“作壁上观”比喻坐观成败,不给予帮助。常用于贬义。D项,“举重若轻”比喻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符合语境。2·1·c·n·j·y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动物记忆实验表明,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为习惯,重复90天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年轻编剧要想使剧本符合生活实际,经得起观众的检验,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生阅历,以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21·世纪*教育网
C.市纪委与移动公司联手建立了廉政短信群发平台,形成了面向全市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廉政宣传网络。2-1-c-n-j-y
D.漫画家英韬先生虽离开了人世,但他那自甘寂寞、豁达乐观的精神仍感染着我们,他那求真务实、忠于艺术、敢于批评的人格魅力犹在眼前。
【解析】 B项,“完善”和“阅历”搭配不当;C项,句式杂糅,删去“为主要对象”或将“面向”改为“以”;D项,“人格魅力犹在眼前”不合逻辑。
【答案】 A
二、阅读鉴赏(40分)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21*cnjy*com
6.第一段主要写作者怎样的感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7.北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清”“静”“悲凉”。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了北国之秋的特点,与下文的南国之秋的特点形成对比;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21cnjy.com
8.第二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宕开一笔,先写江南之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江南之秋不能令人满足,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是为更好地表达北国之秋令人神往。
9.“混混沌沌”“半开半醉”在文中指怎样的状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指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模模糊糊,不能赏玩到十足的状态。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说 荷
赵文英
①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到心灵的震撼。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冽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来源:21cnj*y.co*m】
②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版权所有:21教育】
③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④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⑤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 ( http: / / www.21cnjy.com ),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⑥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 ( http: / / www.21cnjy.com )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⑦在风雨冰雪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而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www-2-1-cnjy-com
⑧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做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灵魂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亭亭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⑨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⑩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美文》2002年第10期,有删改)
10.文章第①段描写荷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表现手法。抓住文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关键词“干巴巴龟裂”“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可知作者运用对比或反衬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坚强。21*cnjy*com
【答案】 主要运用了反衬(或对比)的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描写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荷的倔强,荷的勃勃生机。这样写突出了荷在恶劣环境中不言屈服的抗争精神。
11.文章第④~⑥段描绘了荷跟风雨冰雪的顽强抗争。联系上下文看,写这些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的结构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路。根据语境信息“在风雨冰雪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可知文章描绘了荷跟风雨冰雪的顽强抗争在丰富荷形象的同时,又为下文抒情和议论张本。
【答案】 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使荷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形象更为丰满。表明荷的美好品行是千锤百炼的结果。
12.根据第⑧段的内容概括古代精神的种荷者“种荷”的主要方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抓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文中的关键信息“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结合自己的理解整合即可。
【答案】 写诗作文,赞颂荷处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
13.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第⑧段最后说,在古代文人的诗章中,荷尽展君子的襟怀,至今还在“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⑨段说,楚楚动人的荷,能使人“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这“生命的真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和把握文中重要词语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子的含义的能力。(1)化词为句,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轻叩”意为“影响和感召”,可知荷的精神直到今天仍然在洗涤着人们的灵魂。(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宠辱皆忘”,可知生命的真谛在于洗却铅华,高风亮节,坚持自我。
【答案】 (1)古诗文中所赞美的荷的高尚人格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中的人,还在纯洁着为名利得失纷争的心灵。
(2)不论在何种恶劣的环境和情形下,遭受怎样的痛苦和创伤,都应该坚持高风亮节、保持生命的伟力。
三、语言表达(每小题5分,共15分)
14.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5分)
人性千差万别,品位、素养__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__有高低之分,__②__对时尚的追求就有层次的区别。最下也是最普遍的层次是:从众。某明星戴一顶帽子,__③__整体效果并不符合自己原本的审美标准,但大家都说好看,于是便一拥而上。也有人脱离了从众的心理,__④__求异,譬如,整洁、光鲜、亮丽是人们对外形普遍的审美要求,可偏有人要以邋遢、破败、杂乱为美。__⑤__,好好的衣服挖几个洞,年纪轻轻留一脸刺猬一样的胡须,头发乱得有如生了癞头疮。这种不健康、不美好的与众不同,绝不是人类需要的时尚。【出处:21教育名师】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连贯的能力。“品位”“素养”与“人性”并列,所以①处可填“也”;②后面的句子是由前面的条件得出的结果,所以②处可填“因此”或“所以”;③后面的句子中有一个“但”字,因此③处可填“尽管”;根据④前面的句子中的“脱离了从众的心理”可知,④处可填“转而”;⑤后面讲的情况比前面的更加严重,所以⑤处可填“更有甚者”。
【答案】 ①也 ②因此 ③尽管 ④转而 ⑤更有甚者
15.技术骨干小王找到李总说:“李总您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我因陪母亲住院,不能参加您邀请我们技术人员参加的元旦茶话会了。现在的医药费缺口很大,急得我都想接受其他公司的高薪聘请了!能不能给我加薪?”
如果你是小王,作为下属,你该如何委婉地将画线部分的内容向李总表述呢?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120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司谈话,要本着尊敬、真诚的态度,把“不”说得委婉,把“要”讲得含蓄,但又忌把“不”“要”说得含糊其辞,应既要善于迂回,又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
【答案】 对于您邀请我参加元旦茶话会一事,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到非常荣幸。但不幸的是,我母亲住院了,需要我陪伴左右。我实在不能脱身,只能对您说声非常抱歉。医药费缺口太大,我很着急。几家公司试图重金聘用我,但想到您和公司这几年对我的关照,我迟迟没有答应……
16.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做题。(5分)
(1)为这幅漫画拟定一个标题,要求:能形象地概括画面特点,使用四字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揭示漫画的寓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抓住画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以及画面中的关键信息“总结”“工作”两个词语,可知漫画通过夸张的表现手法对社会上哗众取宠、口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等现象的讽刺。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整合答案即可。
【答案】 (1)厚此薄彼
(2)讽刺了社会上缺乏实干精神、工作业绩乏善可陈却热衷于自吹自擂、哗众取宠的不良风气。
四、写作训练(5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善于反省、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我们共同在倾听中成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要求: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21·cn·jy·com
【写作提示】 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