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 11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教学课件+课时作业(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 11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教学课件+课时作业(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8-02 08:22:22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2013·浙江高考)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本题组的解题关键是明确多维坐标图的阅读方法。第1题,读图可知,1950~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是正值,说明人口出生率一直高于人口死亡率,A项错误;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从约26‰降到约10‰,下降幅度大,B项错误;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项错误;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上升到22‰,D项正确。第2题,根据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规律,①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应该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亚非地区。③④中,④的自然增长率更低,应该是欧洲,③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④略高,应该是北美洲。
【答案】 1.D 2.C
(2013·枣庄高一期末)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3.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
A.“低—低—低”模式和“高—低—高”模式
B.“高—高—低”模式和“低—低—低”模式
C.“低—低—低”模式和“高—高—低”模式
D.“高—高—低”模式和“高—低—高”模式
4.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第3题,a区域有较高的人口出生率、较高的人口死亡率和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高—高—低”模式;b区域有较高的人口出生率、较低的人口死亡率和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高—低—高”模式。第4题,c区域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低—低—低”模式,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地区。
【答案】 3.D 4.B
(2013·潍坊高一检测)读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完成5~6题。
5.人口增长模式属于过渡模式高增长阶段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第5题,过渡模式高增长阶段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分析图中四个点对应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数值,乙点符合。第6题,我国目前已进入“三低”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较低。
【答案】 5.B 6.C
读我国人口结构趋势图,完成下题。
7.关于该图反映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5岁人口过少,需要提高人口生育率
B.2034年16~59岁人口达57.9%,劳动力充足
C.2005~2034年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D.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
【解析】 图示反映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2034年将会出现劳动力比重过小问题,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
【答案】 D
读近30年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8~9题。
8.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9.按照联合国标准,如果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A.①以后,②之前 B.②以后,③之前
C.③以后,②之前 D.④以后
【解析】 第8题,近30年来,随着时间推移,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老龄化速度加快,少年儿童的比重逐渐下降,故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③。第9题,根据图表数据可知,①年份人口年龄≥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9%,②年份人口年龄≥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4%,根据联合国的规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①以后,②之前。
【答案】 8.D 9.A
(2013·滨州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纵坐标起点为零。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国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为(  )
A.1    B.2 C.3 D.4
11.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至10%的税率。其初衷是(  )
A.鼓励生育 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C.以税养老 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解析】 根据人口的数量和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可知,当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时,人口的数量达到最大值。收取独身者的税是为了鼓励生育。
【答案】 10.D 11.A
18~20岁是高考适龄人口,从2000年至2008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持续增加,2009年是中国高考的转折年。下图为2000年和2009年10岁至20岁广东省和山东省的人口金字塔图。据图回答下题。
12.下列有关广东和山东两省高考适龄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小于山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
B.2000年和2009年相比,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下降最多的是19岁的高考适龄人口
C.广东省2013年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将出现大幅度下降
D.2009年以后几年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数递减速度快于广东省
【解析】 18~20岁是高考适龄人口,将男性和女性适龄人口数相加即可得出结论。依据基础年的数值可推算其他年份的数值,如广东省2013年高考适龄人口总数是2009年的14~16岁的人口总数。
【答案】 D
二、综合题
13.读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发展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曲线代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A代表________,B代表________,C代表________。
(2)建国初期我国属于________出生率、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长率的发展模式。
(3)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值出现在________年前后,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其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双选)我国下列省、市、区中,目前已完成人口转变的是(  )
A.上海 B.江苏
C.西藏 D.宁夏
【解析】 据图可知,C曲线在1960年前后为负值,而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可能为负值。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
1960年前后,我国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人口死亡率骤升,出生率下降,致使自然增长率极低。根据图中2000年的“三率”数据可判断我国已处于“三低”模式,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存在着不同步性。东部沿海地区已完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而内陆省区还处于过渡模式。
【答案】 (1)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死亡率
(2)高 低 较高
(3)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4)1960 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
(5)AB
14.(2013·淄博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些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
材料二 人口资讯 2010年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全国总人口为13.7亿。其中大陆人口为13.4亿,同第五次普查相比,平均增长率为0.57%,性别比为105.20,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亿,占8.8%,城镇人口6.7亿,占49.68%。
(1)若A、B、C三国代表中国、德国和尼日利亚,请判断出相应国家:A________,C________。
(2)A国主要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引起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有(  )
①鼓励晚婚晚育 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预期寿命延长 ③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④社会保障事业完善,生育观念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C类国家二战后人口增长较________,为什么?
(4)当前,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是(  )
A.每年净增长人口数达8 000万
B.新出生儿童性别比逐年下降
C.目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
D.城市人口增长快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所致
【解析】 A国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为德国,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C国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较高,为发展中国家尼日利亚。依据材料二,我国每年净增长人口数约800万,新出生儿童性别比逐年上升。城市人口增长快主要是人口迁入所致。
【答案】 (1)德国 尼日利亚
(2)人口老龄化 D
(3)快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较快
(4)C
课件62张PPT。演示结束 世界人口增长 急剧 缓慢 人口增长模式 高增长 低死亡 高出生 死亡率 出生率 高高低 高 低 高 工业革命 发展中 医疗卫生条件 增大 下降 高 高增长 发达 较晚 低自然增长率 发展中 养儿防老 社会福利 下降 增长下降 下降 下降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分化 世界人口增长及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课时作业(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