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 32 工业区位 教学课件+课时作业(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 32 工业区位 教学课件+课时作业(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8-02 08:44:24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2013·山东德州二模)读“苹果ipad产业链及利润分配示意图”,完成1~2题。
苹果iPad产品利润分配统计图
1.为改变中国大陆企业在ipad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加强技术创新 ②提高劳动效率 ③扩大企业的规模 ④重视自主营销 ⑤降低原料成本 ⑥培育民族品牌
A.①②③④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④⑥
【解析】 图中显示中国大陆企业在该产品的国际分工中,主要承担低技术含量的生产和组装工作,利润较低;为了提高地位,应从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入手。故①④⑥项措施合适。
【答案】 C
2.苹果公司获利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技术先进 B.芯片技术顶尖
C.管理水平很高 D.原创设计独特
【解析】 从材料中可看出,苹果公司基本没有进行生产环节的工作,则与A、C无关;芯片由韩国生产,则与B无关;该公司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设计出这种产品,然后由各地共同组织生产,故原创设计是其获利最高的主要原因。
【答案】 D
(2013·江西六校)下图中甲、乙、丙、丁为某省四个不同区域示意图,其人口密度、某种工业企业规模及人均收入分别如下,据此回答3~4题。
 人口密度:甲>丁>丙>丁 企业规模:甲>丁>丙>乙 人均收入:甲>丁>丙>乙
3.图中某企业最有可能是(  )
A.汽车制造厂 B.钢铁厂
C.可口可乐生产厂 D.电子装配厂
【解析】 图中信息显示该企业规模与人口密度、人均收入呈正相关,说明该企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四个备选项中,最可能是可口可乐生产厂。
【答案】 C
4.调查发现,图中乙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90%,影响其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
A.便利的交通 B.较高的科技
C.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 D.优美的环境
【解析】 乙区人口密度小、人均收入低,则属于开发较晚的区域,可能由于环境优美而发展新兴的旅游等第三产业。
【答案】 D
读图,完成第5~7题。
5.图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关系属于(  )
A.生产厂家“上下游”的联系
B.地域联系
C.信息联系
D.技术联系
6.依照图中所示的工业联系,应集聚的工厂是(  )
A.食品厂—木材厂 B.钢材厂—机床厂
C.自行车厂—电视机厂 D.钢铁厂—纺织厂
7.企业集聚的最终目的是(  )
A.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B.增加就业人数
C.使企业产品多样化、减少风险
D.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知,各工厂之间存在原料与产品间的关系,属于厂家“上下游”的联系。第6题,存在“上下游”间关系的是钢材厂与机床厂,制造机床需要钢材。第7题,企业集聚的最终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 5.A 6.B 7.D
(2013·浙江绍兴二模)下图为a国某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模式(a~1为不同国家)。完成8~9题。
8.该跨国公司总体生产能力最大的阶段为(  )
A.阶段Ⅰ B.阶段Ⅱ
C.阶段Ⅲ D.阶段Ⅳ
【解析】 到阶段Ⅳ,生产工厂经过多次兼并,其生产规模应该达到最大,所以总体生产能力达到最大。
【答案】 D
9.该公司从阶段Ⅲ到Ⅳ的扩张过程中(  )
A.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升高
B.海外市场扩大,产品利润提升
C.生产厂家增多,营销规模扩大
D.a国生产成本提高、规模缩小
【解析】 a国在阶段Ⅰ-Ⅱ处于出口产品时期,阶段Ⅲ生产工厂增加,达到最多,而到了阶段Ⅳ,生产工厂数目却减少、且成了产品的进口国,说明生产规模缩小了,可能是生产成本提高导致产业外迁所致,故D正确;一般地,产品扩张不会降低其技术含量,故A错误;产品进入成熟期,产品扩张规模不断扩大,但其产品的利润率应该逐渐降低,故B错误;图中明显可看出,阶段Ⅳ的生产厂家与阶段Ⅲ相比在减少,故C错误。
【答案】 D
下列四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世界和我国的工业区。读图,完成10~12题。
10.印度班加罗尔与上图所示工业区类型相似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图示的四个工业区中,形成区位条件极为相似的是(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丙与甲 D.乙与丁
12.图示的四个工业区中,主要依靠便利的海运条件而布局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依据经纬度可知,甲为美国“硅谷”,乙为我国东北辽中南工业区,丙为德国鲁尔工业区,丁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硅谷”与班加罗尔均为高新技术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均为传统工业区,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近,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资源贫乏,依靠便利的海运,运进原料、燃料,出口产品,形成临海型工业区。
【答案】 10.A 11.B 12.D
二、综合题
13.依据材料,结合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1991年,印度政府在此设立了全国第一个软件科技园——印度软件科技园。经过10多年的发展,班加罗尔现已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班加罗尔以计算机软件业闻名遐迩,产品远销科技发达的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国家,号称“亚洲硅谷”。
为扶持电子、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印度政府除了制定税收、贷款、投资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外,还在行政服务、外资政策和进出口等方面对入驻软件技术园区的企业给予优惠,使入园公司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这里的技术力量雄厚,拥有班加罗尔大学以及国家科学研究所、拉曼研究所、国家宇航研究实验室、国家动力研究所等,每年输出上万名软件人才。通过先进的地面卫星站可随时与世界各地交流信息。此外,这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当地政府法规严明,社会治安和劳资关系良好,居民热情好客,一流信息技术专家云集,研究氛围宽松等。这些都成为班加罗尔软件业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优势。
印度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1)印度最大的工业区分布在印度半岛的________,附近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矿产资源,并且是印度重要的黄麻产地,发展了________和________等工业。
(2)班加罗尔的主要工业部门属于________指向型工业,该地是世界上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该类产业区的布局特征主要有哪些?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出印度最大的工业区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加尔各答地区,该地附近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发展钢铁工业,同时,印度东北部还是印度重要的黄麻产地,为麻纺织工业提供了原料。第(2)题,班加罗尔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工业部门属于技术指向型,布局特征从技术、基础设施、交通和环境等方面分析。
【答案】 (1)东北部 煤 铁 锰 钢铁 麻纺织
(2)技术 ①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强有力的智力支撑;②灵敏的信息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③以大型机场和高速公路网络为主的便利运输条件;④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优美的生活环境。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1年累计生产汽车1841.89万辆,销售汽车1850.51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
材料二 我国主要汽车生产地
(1)目前,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产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工业属劳动密集型工业
B.汽车已成为我国大众化的消费品
C.汽车产业的产业链长,拉动内需效果显著
D.中国成为第一大汽车生产国,是因科技水平最高
(2)根据上图可知,我国的汽车工业主要集中于东部的________、长江中下游地区、环渤海、________四大地区,以及四川盆地等。试分析这些地区发展汽车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2011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的原因,不包括(  )
A.国内汽车制造业成本低,价位已被普通大众接受
B.随着经济发展,市场需求量大幅上升
C.汽车制造技术全球领先
D.汽车补贴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刺激了国内汽车消费需求
(4)在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不少国外知名的汽车品牌纷纷落户我国,试分析其原因,并分析这一现象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解析】 第(1)题,汽车工业对技术、资金要求较高,目前中国汽车制造技术还比较落后。汽车目前在我国还属高档消费品,因其产业链长,对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效果显著。第(2)题,我国的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这与分布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第(3)题,中国汽车产销量大幅度增长,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与国内生产成本低和市场需求量有关系。第(4)题,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主要是为了抢占我国庞大的市场,也会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答案】 (1)C
(2)珠三角 东北 工业基础好,科技较为发达,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等。
(3)C (4)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土地等廉价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抢占我国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有利影响:可以加快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的差距;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课件84张PPT。演示结束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运输费用偏高 大城市 便捷、人口 原料产地 原料 水果罐头 航空 运输费用 运输条件 特殊熟练技能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上下游 劳动力能源环境污染专业性 工业的集聚 综合化 世界主要工业区 港口城市 欧洲西部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 资源 生活方式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课时作业(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