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新浪网2012年4月6日消息 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中的“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有望于上半年公布实施,该办法将对碳交易的参与各方进行规范,甚至建立碳交易所的“备案制”,随后还要实行碳交易所的“总量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当前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
A.全球变暖 B.日趋干旱
C.降水增多 D.进入冰期
2.当气候发生上述变化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1月0 ℃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
B.华北地区的河流将出现春汛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
【解析】 第1题,人类大量燃烧含碳矿物,排放过多二氧化碳以及对植被的毁坏,致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升高,全球温室效应增强,气候呈现出全球变暖的趋势。第2题,气候变暖会使1月0℃等温线北移;河流出现春汛的地区将北移;雪线上移;海平面会上升。
【答案】 1.A 2.D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读图完成3~4题。
3.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②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 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4.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臭氧层破坏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由题干可知,2100年海平面将升高40~50厘米,而该地农田海拔在5米以上,不会被淹没,但部分滩涂将会被淹没。海平面升高使得海水入侵,沿海地区地下水盐度升高,农田土壤盐碱化加重。港口将会被淹没,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和滥伐森林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答案】 3.A 4.C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 在新西兰测得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的数据要大12%。据此回答5~6题。
5.数据表明( )
A.大气比10年前清洁了,紫外线容易穿过大气
B.地球大气层中臭氧含量在减少
C.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多
D.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
6.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有关的是 ( )
A.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C.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D.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
【解析】 近地面紫外线的增加,说明大气中臭氧含量的减少,由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氟氯烃,消耗了臭氧,导致南极臭氧层空洞扩大,大量紫外线入射到地面,危害人类健康,使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答案】 5.B 6.C
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大气层中臭氧层破坏而造成的。据此回答7~8题。
7.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空洞出现在( )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
8.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 )
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
C.各国共同行动,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D.各国共同行动,禁止CO2的排放
【解析】 第7题,臭氧空洞在地球的两极地区均有表现,尤以南极地区最为严重。图示信息表明该群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应该是受南极的臭氧空洞影响而造成的环境问题。第8题,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人们使用冰箱、空调等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的。
【答案】 7.B 8.C
下表为“北京空气质量日报表”,分析该表完成第9~10题。
观测日期
北京市各项污染物污染指数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臭氧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
2月16日
111
77
20
99
138
3月2日
61
32
19
39
105
3月16日
32
19
31
22
500
4月2日
56
32
49
79
260
4月15日
18
21
32
40
324
5月2日
37
25
51
44
76
9.上述与酸雨形成有关的污染物是( )
A.臭氧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10.这一时期北京大气首要污染物形成的最重要原因是( )
①冬季燃煤取暖 ②汽车尾气排放 ③北京春季干旱 ④冷锋活动频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第9题,酸雨的形成与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排放有关。第10题,观测时段内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这是由于观测时间是在北京的冬春时节,此时气候干旱,且多大风,造成地面尘埃多。
【答案】 9.B 10.B
下图为世界某些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据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a、b、c分布区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
A.a——森林破坏 B.b——酸雨危害
C.c——荒漠化危害 D.b——水土流失
12.b地区环境问题在世界和中国均有大面积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
A.森林的乱砍滥伐
B.草场的过度垦殖
C.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
D.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各图例分布地区可以判断a、b、c分布区反映的环境问题依次为荒漠化危害、酸雨危害、森林破坏,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第12题,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酸性气体过多。
【答案】 11.B 12.D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 江湖很受伤,珠峰不下雪
隆冬时节,珠峰反倒没有大雪满山、冰川倾泻的风采,强烈的高空风吹走了珠峰“颈部”的一圈白色“围巾”,裸露出瘦骨嶙峋的青色岩石,尖尖的峰顶“雪帽”显得单薄而孤独,而珠峰“腰部”以下的“裙摆”则呈现一片赭黄色。“15年前,冬天的珠峰往往大雪封山。这两年夏天降水明显减少,冬天也几乎不下雪。”一位僧人阿旺维色说。从绒布寺南行8千米,来到离珠峰更近的登山大本营,也不见丝毫雪迹,反倒是一片片不长一根草的石丘沙坡横亘在眼前。“20年前我刚来绒布寺出家时,厚厚的雪线一直从珠峰延伸到这里,现在大大退缩了。”阿旺维色说。
(1)全球气温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
(2)珠峰不下雪的原因是________,随之而来的是珠峰的雪线不断________。
(3)全球变暖的危害有哪些?
(4)应对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及其带来的影响。第(1)题,注意准确描述气温的变化特点。第(2)题,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加剧了全球气候的变暖,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植被遭破坏,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第(3)题,全球变暖的危害从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异常等方面回答。第(4)题,针对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答案】 (1)波动上升
(2)全球变暖 上升
(3)全球变暖一方面会使冰川消融,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直接后果是使沿海低地和沿海大城市以及一些岛国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海平面上升还会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造成城镇排污系统失效;海水倒灌则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另一方面全球变暖还会导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气候异常现象频发。
(4)减少化石燃料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停止对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
14.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其中pH值小于5.0的降水为重酸雨。目前我国酸雨覆盖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读2002年和2006年全国降水pH值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002年
2006年
(1)据图简述我国酸雨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点。
(2)2006年降水pH值小于5.0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最少写3个)。
(3)上述省级行政区pH值偏低的共同原因是(双选)( )
A.能源消耗量大,酸性气体排放量大
B.气候湿润
C.山地丘陵分布广
D.水稻土分布广
(4)在防治酸雨方面我们可采取什么措施?
【解析】 解决本题注意掌握知识的内在递推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答案】 (1)空间分布特点:我国酸雨主要发生在南方(或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或华中、华东沿海地区酸雨严重,长江以北酸雨不明显)。
空间变化特点:酸雨影响范围扩大。
(2)浙江、江西、广东、湖南、重庆、四川
(3)AB
(4)加大科技投入,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降低单位产值能耗;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水能、核能、天然气)所占比重;实施清洁生产,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课件55张PPT。演示结束 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 矿物燃料 0.3~0.6 上升 臭氧层的破坏 紫外线辐射 南极 保护伞 紫外线 大气污染与酸雨 烟尘CO铅长江 欧洲 减产 土壤 建筑物 酸化 酸 水汽 含硫污染物 5.6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课时作业(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