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综合检测(四)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3·赣州高一期末)“全球变暖”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据此回答1~2题。2·1·c·n·j·y
1.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主要人为原因都是( )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D.沙尘暴肆虐全球
2.“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可能的是( )
A.海平面上升
B.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增加
C.冰川覆盖面积扩大
D.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解析】 人类大量燃料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氧化碳和烟尘增加是导致“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主要原因。全球变暖导致全球冰川融化加速,冰川覆盖面积减少。www-2-1-cnjy-com
【答案】 1.B 2.C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在新西兰测得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的数据要大12%。据此完成3~4题。
3.数据表明( )
A.大气比10年前清洁了,紫外线容易穿过大气
B.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仍在扩大
C.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多
D.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
4.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有关的是( )
A.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C.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D.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
【解析】 由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氟氯烃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耗了臭氧,导致南极臭氧层空洞扩大,大量紫多线入射到地面,危害人类健康,使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21*cnjy*com
【答案】 3.B 4.C
(2013·洛阳高一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来源:21cnj*y.co*m】
5.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 )
A.原始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环境文明
6.关于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寻求人地协调
【解析】 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获得极大地提高,人类试图征服自然,环境问题日趋尖锐,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 5.C 6.A
7.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行为有( )
①山区宜建梯田,发展种植业 ②宜林区应退耕还林,发展多种经营 ③宜牧区应建设人工牧场,提高载畜量
④沼泽湿地宜排干积水,发展耕作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 山区修梯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湿地排干积水发展耕作业,使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恶化。www.21-cn-jy.com
【答案】 B
下图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8~9题。
8.有关a过程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提供新的自然资源
B.产生新的废弃物
C.减少污染
D.节约资源
9.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
①东北大豆和小麦间作
②消费者选用一次性用品
③我国农耕区谷物种植和家畜饲养
④城市垃圾用于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⑤北京留民营村的生产模式
⑥生产企业减少对商品的过度包装
⑦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⑧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A.①③④⑤⑧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⑦ D.③⑤⑥⑦⑧
【解析】 第8题,废弃物经过分类后,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可以加工再利用,另一部分则经过处理后归还到环境中,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9题,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的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符合此要求的有③⑤⑥⑦⑧。
【答案】 8.C 9.D
(2013·嘉兴一中期中)当前,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早在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经指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据此回答10~12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
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 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③环境污染局部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21cnjy.com
④粮食需求大,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 )
A.公众的接受与参与
B.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C.污染严重的企业参与
D.关、停、并、转严重污染的企业
12.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行为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 )
A.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我国乡村地区大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B.参与国际合作,治理大气污染
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D.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解析】 第10题,中国走可持续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的道路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庞大的人口压力,严重的资源短缺和深刻的环境危机。第11题,公众的接受与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第12题,参与国际合作,治理大气污染,体现了代内公平,强调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责任公平。21教育网
【答案】 10.C 11.A 12.B
二、综合题(40分)
13.读环境问题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说出图中序号分别代表的环境问题。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据图分析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据图说出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解析】 本题以结构图的形式考查环境问题的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原因及治理。第(1)题,根据图中的因果关系可确定①为臭氧层破坏,②为酸雨,③为全球气候变暖,④为荒漠化。第(2)题,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类利用资源不合理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第(3)题,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需控制人口数量;实行循环经济模式;治理污染和加强环境保护;全球合作等。
答案:(1)臭氧层破坏 酸雨 全球气候变暖 荒漠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
(2)人口快速增长,资源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3)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强国际合作。(答出3点,合理即可得分)21·cn·jy·com
14.(2013·安徽高考)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
(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
【解析】 第(1)题,陕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高原南部过去大量种植粮食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第(2)题,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由图可知,该地区土层深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有利于苹果生长。效益可从恢复植被、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等方面分析。第(3)题,设计解决方案可从减少化肥、农药施用,处理果渣,解决农村薪材缺乏等方面考虑。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2)条件: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3)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2-1-c-n-j-y
方案二(示意图表达):
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