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历史·必修1(人教版)
阶段检测卷四(第五、第六单元)
(测试时间:40分钟 评价分值: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60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13·浙江学业水平测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三大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这三大理论是( )
①德国古典哲学 ②法国启蒙学说 ③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2.据下列材料推断,“公社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是( )
“3月18日自动发动的公社革命……是旧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告法国人民书》(1871年4月)
A.资产阶级政权 B. 政教合一政权
C.军国主义政权 D.工人阶级政权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根据“3月18日……公社革命”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巴黎公社革命,故选D项。
答案:D
3.(改编题)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 )21cnjy.com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俄国二月革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四月提纲》提出和平夺取政权;《共同纲领》在此前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据此选C项。21·cn·jy·com
答案:C
4.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拉开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总攻冬宫的序幕。这是世界历史上哪一次革命的情景( )【来源:21cnj*y.co*m】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D
5. (改编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首要任务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制定共和国宪法
B.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C.确立“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
D.推行“一国两制”政策
答案:A
6.(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观察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 ( http: / / www.21cnjy.com )65年 ②西藏是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区 ③西藏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多个民族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民族的团结 21*cnjy*com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和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内蒙古自治区是最早的民族区域自治区,故选C项。
答案:C
7.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民主与法制在某一历史时期曾经遭到严重破坏。“某一历史时期”指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C
8.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下列内容属于改革开放后30年的“民主增量”的有( )
①健全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改革开放后30的民主建设成就,即1978年以后的成就,根据时间排除②,故选C项。
答案:C
9.(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20世纪90年代,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台湾当局授权它为“处理涉台公权力的两岸事务的唯一机构”。为了便于与之联系、商谈,大陆随后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当时这两个组织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 )
A.两岸确立“和平统一”的方针
B.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促成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
D.两岸认同“一国两制”的构想
答案:B
10.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这些发明家”指的是( )21教育网
A.空想社会主义者 B.科学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十月革命领导人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再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再现能力。“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说明他们没有从实际出发,提出一些超乎寻常的做法,因此是空想的。所以“发明家”应是空想社会主义者,选A项。
答案:A
11.(2014·广州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模)某西方学者提出“巴黎公社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取得了什么成就,而在于它预示的信息;作为一个象征它十分可怕,但作为事实则不然。”该学者认为巴黎公社( )
A.将引发欧洲无产阶级运动潮流
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D.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理解能力。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为巴黎公社虽然结果失败,但代表无产阶级运动的潮流的到来,故A项正确。B项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D两项是十月革命的意义。
答案:A
12.(2014·南京二模)1953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题目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有利于新中国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故C项正确;A项在1949年《共同纲领》中体现;B项是1954年;D项是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答案:C
13.(改编题)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从这届政协开始性质有了变化。“政协性质开始变化”的原因在于( )
A.政协已完成民主建国的使命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结束
C.宪法规定的各级人大的召开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与时间明显不符。2-1-c-n-j-y
答案:C
14.(2014·南通一模) 200 ( http: / / www.21cnjy.com )5年10月以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多次率团访问祖国大陆。2013年2月,连战率团访问大陆,被定调为“走春访老友”,这表明海峡两岸( )
A.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B.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实现政府间人员的直接交往
D.合作与交流不断的加强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分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题干“多次率团访问祖国大陆”等信息可知两岸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与时间或者史实不符。
答案:D
15.(2014·黄山第一次质检)下面图片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制度的体现,两种制度下地方都有很大自治权,它们最大的不同是( )
A.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B.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
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后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图片信息获取和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分析能力。图片分别代表“一国两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的特殊性在于港澳保留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正确。民族自治区不享有完全的自治权,A项错误;“一国两制”下国家主权回归,B项错误; D项不是最大区别。21*cnjy*com
答案:C
第Ⅱ卷 非选择题(40分)
本卷共2大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由于脱离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代,他的理论在西方没有市场……但在东方,却被列宁原封不动地全面继承下来了。马克思的暴力革命、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等都一一在十月革命后实现了,说明列宁是马克思的真正的继承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德]诺伊贝尔《德学者谈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
材料四 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www.21-cn-jy.com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1)据材料一,指出“工人革命”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经济和阶级基础。(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的具体表现形式。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4分)【出处:21教育名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学者认为“列宁是马克思的真正继承者”的理由。(4分)
(4)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的史实,说明材料三中的主张在思想和实践方面的主要表现。(4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旨在考查材料解读和综合分析能力。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分析。第二小问根据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回答。
第(2)问紧扣“继承”这个关键词,答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实践即可。
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的国家管理机构是公社委员会,结合十月革命后实行的政治措施归纳出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第(4)问根据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例子回答。
答案:(1)目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2分)
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分)
阶级基础:欧洲早期工人运动开展,工人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2分)
(2)巴黎公社: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2分)
苏俄: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立法与行政权统一。(2分)
(3)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践了马克思关于暴力革命、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等理论。(4分)
(4)思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实践: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4分)
(5)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要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2分,每点1分,任意回答两点即可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7.(改编题)(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www-2-1-cnjy-com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
材料二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相互监督……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材料三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为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所做的政治努力。(5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提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的目的。(6分)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和创新。(4分)
(4)综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述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性和艰难性。(5分)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材料信息获取和综合分析能力。
第(1)问,需掌握内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一系列努力,以及解放战争胜利后为筹备新中国成立而进行的会议和做出的有关决定。
第(2)问考查政治协商制度。结合1956年的历史背景分析。
第(3)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注意属于“创新”范畴,考查新时期中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具体做法和成就。
第(4)问属于开放题,重点阐述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和艰巨性。
答案:(1)努力:①1945年8月参加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庆谈判,和国民党政府签订《双十协定》;(1分)②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和民主党派合作,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1分)③1949年为迅速结束战争,和国民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1分)④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2分)2·1·c·n·j·y
(2)目的:①扩大和完善社会主义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巩固人民民主政权;(2分)②调动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2分)③组成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2分)
(3)探索: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建设;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成为治国方针。(4分。每点2分)
(4)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言之成理即可。(5分)
赋分参考:
等次 论述
第一等4~5分 认识全面,思路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密切,表达通顺
第二等2~3分 认识不够全面,有基本思路,史实基本准确,史论结合不够密切,表达较通顺
第三等0~1分 认识模糊,缺乏条理性,未能结合史实,表达欠通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