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6-2普查和抽样调查
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材分析:教科书首先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普查、总体、个体等概念。接着通过想一想,引起学生对普查局限性的思考,对于数据收集的方法,学生尚多是凭借一些生活的经验,对此缺乏一种理性的思考.为此,本节将介绍数据收集的两种常用方法-----普查和抽样调查,并希望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两种方式的特点,从而能够具体情境的要求中选用适当的调查方式.此外,统计作为处理现实世界数据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教学中首先要求素材本身的真实性,以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其次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最后要注意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的: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一些数据收集的过程,获得了一些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活动经验; 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学生想知道的:学生想知道普查,抽样调查的使用范围
3、学生能解决的:普查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学生能有一定的体会。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数学思考: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问题解决: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
情感态度: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重点: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 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
教学方法:观察归纳、小组合作活动交流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设计意图:通过漂亮的图片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手动脑的欲望,激发学生思维,也充分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引出生活中的“数学”,导入本节课。
二.自主学习
活动一:了解有关概念
(活动目的:通过对比,让学生自己体会普查中的总体与个体的含义,当考查目的有所改变时,总体与个体也会发生改变.如:调查目的改为考察我国人口民族构成.则总体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的民族,个体为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民族.)
自学课本160页,完成下列问题:
(一)普查:为了特定目的对 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二)抽样调查:从总体中 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三)我们通常把被考察的对象的 叫做总体,组成总体的 叫做个体.
(四)练习:
1.结合你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项调查的被考察对象、调查的目的、以及所采用的调查方式分别是什么?
(2)你能说出这项普查的总体和个体吗?试一试!
总体: .
个体:
2.某灯泡厂要了解生产的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你认为该如何进行调查?
(1)在这个问题中,被考察的对象是什么?调查的目的是什么?适合采用怎样的调查方式? 尝试说出它的总体和个体.
(2)交流总结:什么是抽样调查?什么是总体的一个样本?说出这个问题中的样本.
三.交流探究
活动二:调查方式的选择
(活动目的:通过这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明确在收集数据过程中要注意代表性、广泛性.通过几个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对抽样调查样本选取的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下列调查中,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并说出自己选择这一观点的理由.
(1)了解你们班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普查)
(2)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 (抽样调查)
(3)了解我国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抽样调查)
(4)要保证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采用何种方式检查. (普查)
(5)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 (抽样调查)
(6)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抽样调查)
2.结合以上实例,尝试写出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普查
抽样调查
优点
缺点
3.说明什么时候用普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
(1)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时;当要研究的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确性较高时;调查工作较方便,没有破坏性等等,此时用普查方式获得数据较好.
(2)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大;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调查具有破坏性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
4.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
先进行小组交流后再给出下列问题.
问题:比较一下小明与小颖所得数据的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亮:我们小组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
生病的次数
人数
1至2次
4
3至6次
5
7次及以上
1
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与同伴交流.
(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
(4)代表性、广泛性分别指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5)大样本一定能保证调查结论准确吗?
四:综合建模:
(一).整体建构:
1.基本概念:
(1)调查、普查、抽样调查.
(2)总体、个体、样本.
2.何时采用普查、何时采用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
3.当总体中的个体数目较多时,为了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可采用抽样调查.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还要注意关注样本的大小.
(设计意图:旨在使本节的知识点系统化、结构化,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形成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什么,学了有什么用)
(二).当堂测试
1.为了了解某中学初一400名新生的体重情况,从中随机抽查了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体积
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指( )
A.400名学生 B.被抽查的50名学生
C.400名学生的体重 D.被抽查的50名学生的体重
2.下列调查,比较适用普查而不适用抽样调查方式的是( )
A.调查全省食品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B.调查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C.调查你所在班级全体学生的身高;
D.调查全国初中生每人每周的零花钱数.
3. 为了考察一个养鸡场里的鸡的生长情况,从中抽取8只,称得它们的重量,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抽取的这8只鸡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B.养鸡场里每只鸡的重量是个体
C.养鸡场里每只鸡是个体
D.养鸡场里每只鸡的重量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五:布置作业
A组
1. 为了检查库存500箱袜子的质量,从每箱100双袜子中抽取2%进行测试检查,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指 ;个体是指 .
2. 在设计一个抽样调查时,应该注意保证样本的 .
3. 为了了解一批苹果的质量,从中抽取了100只苹果进行称重,那么该问题的样本是 .
4. 某市为了了解九年级数学考试成绩,从5000名学生的成绩中抽取了一部分,其中有1人得100分,2人得95分,8人得90分,10人得80分,15人得70分.
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个体是 ,样本是 .
5. 为了了解母校女教师佩戴首饰的情况,可以选择的调查方式是 .
B组
1.下列调查不适合普查而是合作抽样调查的是( )
①了解夏季冷饮市场上冰激凌的质量情况
②了解李红同学60道英语选择题的通过率
③了解一批导弹的杀伤范围
④了解全世界网迷少年的性格情况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 下列抽样调查中样本缺乏代表性的是 ( )
A.从济南市随机抽取1000人,调查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情况
B.从100箱苹果中随机抽取5箱了解这批苹果的质量
C.从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个了解灯泡的使用寿命
D.从一批圆木中随机抽取20根了解这批圆木的周长
3.2008年全市有6万多名学生参加了中考,为了了解2008年考生的数学考试情况,按照学生的考场座号,对所有座号为10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并说明这种调查方式有什么优点?
4. 某校8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5名,现需要了解该班同学的视力状况,请你帮助选择
一种调查方式.
(1)该班同学晓芳设计了这样的方案:从她周围选择了6名同学测试视力,再用这6名同学的平均视力去估计全班同学的视力,你认为晓芳的方案合理吗?说明你的理由.
(2)现需要了解某省初中在校生的视力情况,请你帮助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
板书设计: 6.2普查和抽样调查
定义
优缺点
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