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阅读教材,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埃及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马木路克在18世纪末实际统治了埃及
②马木路克被架空,帕夏可以废黜马木路克
③马木路克首领争权夺利,经常互相攻伐
④埃及经济凋敝,商贸萎缩,民不聊生
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入恶化了形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18世纪末,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实际上被马木路克控制,主要表现不包括( )
A.马木路克单独组建军队
B.奥斯曼素丹在埃及各地驻扎雇佣兵
C.马木路克担任各地的地方长官
D.马木路克基本上架空了帕夏
3.(2013·忻州高二检测)包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早起来干活。谁稍晚一点……乡丁们会来揪着他的胡须又打又骂”。对这段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埃及实行包税制
B.有利于埃及农业的发展
C.农民社会地位低下
D.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引起农民反抗
马木路克城堡遗址
4.观察右图,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马木路克曾统治埃及长达几个世纪
B.马木路克为了各自的利益经常互相攻伐
C.马木路克统治开启了埃及的近代化
D.马木路克对埃及的统治被奥斯曼帝国所推翻
5.18世纪末,英法侵略埃及的根本原因是( )
A.埃及战略地位重要
B.埃及国力衰弱
C.出于建立殖民地、拓展市场、倾销商品的需要
D.拿破仑的个人野心
6.某班同学对拿破仑入侵埃及的动机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拿破仑入侵埃及是靠军事冒险提升自己的威望
B.拿破仑入侵埃及是要为法国夺取更多自然资源
C.拿破仑入侵埃及是为了占领埃及的苏伊士运河
D.拿破仑入侵埃及是为了对英国造成一定的威胁
7.下列关于18世纪末英国对埃及的侵略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本原因:帮助素丹恢复在埃及的统治
B.统治政策:扶持马木路克势力占领埃及
C.撤出原因:开罗人民三次大起义的打击
D.深远影响:打击了法国有利于埃及建立新政权
8.下列关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埃及已经实现了民族独立
B.英法支持埃及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C.马木路克势力已被彻底摧毁
D.穆罕默德·阿里控制了埃及统治实权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7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推翻了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派总督专门治理。总督将埃及划分为24个省,并任命埃及的马木路克为省长。另外,奥斯曼帝国素丹(皇帝)派一支5 000人的近卫军驻扎埃及,作为总督和马木路克的制衡力量。
材料二 “包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起来干活。谁稍晚一点,哪怕家里有紧要事情,也不行,乡丁们会来揪着他的胡须又打又骂。
——埃及历史学家迦白鲁谛
材料三 奥斯曼帝国侵占埃及时,掠夺1.8万名工匠,使埃及50多个手工行业消失。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列强争霸地中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繁荣的埃及手工业、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遭受致命打击。以精美著称于世的丝织业荡然无存,昔日东西方贸易中心——繁荣的亚历山大港,人口曾达60万,到18世纪末变成一个仅有8 000人的小渔村。
(1)据材料一分析,埃及处于哪个国家控制之下?形成哪几派重要的政治力量?
(2)据材料二分析,埃及农村当时实行什么制度?“包税人”由哪些阶层构成?
(3)据材料三分析埃及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包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早起来干活。谁稍晚一点,哪怕家里有紧要事情,也不行,乡丁们会来揪着他的胡须又打又骂”。
——埃及历史学家迦白鲁谛
材料二 1798年,拿破仑率领法军在埃及登陆……它也是西方对阿拉伯世界中心地区的一次文化入侵。拿破仑打击了马木路克势力,把他们的权势削弱。……他除了将解释古代象形文字的科学家……带到埃及外,还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这对埃及会产生怎样的不利影响?
(2)18世纪末,法国为什么极力侵略埃及?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拿破仑对埃及文化侵略的认识。
解析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 18世纪末19世纪初,帕夏被马木路克架空,②错误。①③符合当时的政治形势,④⑤符合当时的经济形势。D项正确。
【答案】 D
2.【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能力。A、C、D三项分别从军事、政治两个方面概括了马木路克势力在埃及的实际权力状况。
【答案】 B
3.【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包税人对农民的残酷压迫,说明包税制使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包税制只能是引发反抗,不能促进农业生产,B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4.【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马木路克崇尚武力,是一股非常落后和野蛮的势力,其统治导致了埃及的落后和衰落。
【答案】 C
5.【解析】 解题时注意时间“18世纪末”,当时的英法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到处抢占殖民地,战略地位重要、国力日益衰弱的埃及自然难以幸免。故选C。
【答案】 C
6.【解析】 苏伊士运河在阿里改革失败后的1869年通航,拿破仑入侵埃及是由于埃及的战略地位、资源,打击英国对埃及的征服欲望等,C项显然与史实不符。
【答案】 C
7.【解析】 英国侵略埃及根本上是为了国家利益,A项是借口;英军撤出主要是因为奥斯曼帝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反对,C项错误;对埃及新政权来说,英国是威胁和阻碍因素,D项错误。
【答案】 B
8.【解析】 1805年,埃及立法会议拥戴穆罕默德·阿里为埃及帕夏,成为埃及实际统治者,面临内忧外患困境,其决心实施改革。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1)问据材料“1517年”信息可知,当时埃及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据材料中“派一支5 000人的近卫军……的制衡力量”可知,当时埃及主要有三大政治势力,即总督、马木路克和近卫军。第(2)、(3)问结合包税制内容和埃及经济凋敝来思考分析。
【答案】 (1)国家:奥斯曼帝国。政治势力:总督帕夏、近卫军、马木路克。
(2)制度:包税制。阶层:奥斯曼贵族、近卫军和埃及的马木路克。
(3)状况: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遭到严重破坏。原因:包税制的实行、奥斯曼帝国对埃及工匠的掠夺以及闭关锁国政策。
10.【解析】 第(1)问考查埃及包税制及其影响,材料一反映包税制不仅仅是一种赋税制度,也是一种土地制度,包税人通过征税控制剥削农民,其影响是导致埃及农民负担沉重,经济发展迟缓,社会矛盾尖锐。第(2)问法国侵略埃及的原因需从资本主义发展需求、埃及资源与战略地位和英法争夺殖民地等方面思考,拿破仑对埃及文化的侵略应从消极性和客观进步性两方面辩证地谈认识。
【答案】 (1)问题:埃及征税实行包税制,包税人在控制了土地的同时也控制了土地上的农民。不利影响:严重破坏埃及农业,并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引起农民的不满,激化了埃及社会矛盾。
(2)原因:抢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打击英国的势力;埃及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国力衰弱,局势动荡。认识:一方面,其侵略性是主要的,埃及人民蒙受了空前的浩劫。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文化,为埃及历史的进步打开了大门。
一、选择题
1.1811年3月1日,穆罕默德·阿里以庆祝其子出征为名,邀请某集团的头目出席庆祝仪式和宴会,埋伏的武士一举将其歼灭,这一集团是( )
A.帕夏集团 B.近卫军
C.马木路克 D.包税人
2.1809年6月30日,以奥马尔·麦克莱姆为代表的长老,聚集在爱资哈尔清真寺,抗议阿里侵犯他们的利益,并扬言:“阿里是我把他扶上台的,我保证也能把他赶下台。”阿里侵犯长老们“利益”的举措是( )
A.歼灭马木路克势力
B.清查并没收违规的宗教地产
C.全面废除包税制度
D.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的体制
3.穆罕默德·阿里通过改革土地制度,建立了政权的社会基础。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 )
A.向政府纳税的马木路克 B.新兴封建地主
C.获得土地的农民阶级 D.宗教长老阶层
4.从19世纪上半期埃及农业迅速发展的状况可以看出,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水利工程 ②农业技术 ③农作物品种 ④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与否 ⑤政策调整 ⑥农具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⑥
5.“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成果。”这反映了阿里改革的哪项措施( )
A.加强中央集权 B.保护民族工业
C.发展机器生产 D.大力发展军事力量
6.穆罕默德·阿里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确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判断下列对其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叙述错误的是( )
A.仿效欧美国家,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相当于内阁
B.建立了咨议会,掌握国家实权
C.地方建立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D.各部部长和各省省长都由阿里亲自任免
7.穆罕默德·阿里大力推行文化教育改革,实行开放政策,其作用有( )
①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 ③彻底消除了封建思想 ④为埃及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8.穆罕默德·阿里大力发展军事方面的措施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实行征兵制 ③建立海军舰队 ④派遣留学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之前,埃及的教育十分落后,全都是宗教性的,缺乏世俗教育……穆罕默德·阿里执政以后,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各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农学院等,用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他还创办了世俗小学和中学……实行免费教育……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阿里还开办了一所语言学校,培养埃及本国的翻译人员,把大批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
材料二 阿里发展工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因此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任何利润,从而使工厂得不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而厂长大多是一些现役或退役军官,对组织生产一窍不通,对贪污和剥削工人却颇为在行;此外,外国商人将一些老式的、使用过的,或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这一切造成工厂产量下降,亏损巨大,难以维持下去。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书社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教育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存在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他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但实行“现代化”是为了不让它破坏原有的社会结构,是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是“现代化的延误”。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里为什么“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有何主要表现?
(2)你是否同意该学者“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是‘现代化的延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阿里以庆祝其子出征为名,邀请马木路克头目出席庆祝仪式和宴会,趁机一举将其歼灭。故选C。
【答案】 C
2.【解析】 阿里打击长老阶层的势力是从废除宗教地产的免税权和清查违规宗教地产开始的,这一举措遭到了长老阶层的强烈反对。
【答案】 B
3.【解析】 穆罕默德·阿里实行的土地制度改革,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新兴封建地主构成了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
【答案】 B
4.【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阿里在农业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埃及农业的发展,措施中涉及的均为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答案】 A
5.【解析】 “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指保护民族工业,鼓励本国产品生产。
【答案】 B
6.【解析】 咨议会由政府官员、宗教学者等组成,由阿里的儿子担任议长,并没有实权。A、C、D三项均符合史实。
【答案】 B
7.【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穆罕默德·阿里的文化教育改革,主要是为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服务的,而不是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它不可能彻底消除封建思想,也没有为埃及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③④不符合史实。
【答案】 D
8.【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清军事改革措施和文化改革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解析】 本题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第(1)问材料一是埃及在向近代化迈进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改革,正是穆罕默德·阿里在文化领域的改革,为埃及培养了各种人才,从而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解题的关键在于要具体结合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第(2)问材料二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这些弊端的存在是导致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重要因素,出现这些弊端的原因应该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目的和他的阶级属性来考虑。
【答案】 (1)建立各类专业学校,为改革和建设培养人才;创办世俗学校;派遣留学生;开办语言学校,培养翻译人才。
(2)问题:工业生产资金匮乏;管理不善,腐败盛行;外国商人挟技居奇。原因: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没有变革封建生产关系,这是封建管理体制的必然产物。
10.【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实际考查的是阿里改革的原因:内忧——政治、经济;外患——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重。第二小问考查的是阿里改革的内容,可以从经济、军事等方面作答。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果同意,可以从改革的局限性方面作答;如果不同意,可以从改革的积极作用方面加以阐述。
【答案】 (1)原因:西方列强入侵,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内政局动荡;经济残破。
表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建立现代工厂;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建立现代海军。
(2)同意:阿里的政治改革未变革封建制度,没有实现向现代化的根本突破。
不同意:阿里改革建立了近代机器大工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
一、选择题
1.穆罕默德·阿里发动的对外战争的性质是( )
A.侵略阿拉伯半岛和苏丹等地的非正义战争
B.援助阿拉伯半岛的正义战争
C.对抗奥斯曼统治者的反抗斗争
D.反抗英法统治者的正义战争
2.(2013·银川高二检测)1827年,英、法、俄三国舰队同埃及和土耳其的舰队展开了激战,主要是因为( )
A.埃及对苏丹的侵略侵犯了三国的利益
B.埃及对希腊的侵略威胁三国在地中海的利益
C.埃及的对外扩张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
D.扼制埃及的对外扩张以维护正义和社会稳定
3.穆罕默德·阿里连年的对外战争,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后果,表现有( )
①埃及获得事实上的独立 ②影响了国内改革进程 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人民不满 ④动摇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根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1841年,奥斯曼素丹颁布敕令,对埃及和阿里进行种种限制。该敕令的颁布不能说明( )
A.阿里改革失败与外来干涉有关
B.阿里改革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C.奥斯曼帝国代表社会发展方向
D.阿里改革也遭到了旧势力反对
5.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这条运河的修建是在( )
A.奥斯曼土耳其统治埃及时期
B.穆罕默德·阿里统治埃及时期
C.马木路克统治埃及时期
D.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后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
①农民仍受封建地主的剥削 ②工人带有农奴制的烙印 ③统治专制残暴 ④连年对外战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在埃及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着一句话:“他(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这表明埃及人( )
A.完全否定了阿里改革的作用
B.客观评价了阿里改革的影响
C.肯定了阿里的对外征战的作用
D.认为阿里破坏了埃及的封建统治秩序
8.(2013·营口高二检测)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 )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促进了埃及的统一和振兴
C.改变了埃及的社会性质
D.遏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带领埃及人民抵御了英法的殖民主义侵略,但是他也经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洗礼。他审时度势,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御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致力于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他坚信埃及人民要富起来,必须在国内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而尽可能地减少进口。”
——1873年俄国驻埃及领事杜哈梅尔
(1)材料一体现了阿里怎样的改革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阿里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动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里改革对埃及的积极影响。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扩张形势
材料二 在我第二次(1833~1835)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可以不被征召入伍。
——英国旅行家兰恩
材料三 英国宁愿在通往印度的路上与土耳其打交道,也绝不同一个积极有为的阿拉伯君主发生关系。
——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
(1)材料一中穆罕默德·阿里的哪些扩张战争是打着奥斯曼素丹的旗号?
(2)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战争与材料二有何关系?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归纳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
解析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埃及入侵阿拉伯半岛和苏丹等地,都属于侵略性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答案】 A
2.【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认识。1824年,埃及军队入侵希腊。埃及的侵略威胁了英、法、俄三国在地中海的利益,1827年,三军联合起来一举歼灭了埃及和土耳其的舰队。
【答案】 B
3.【解析】 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对埃及来说是积极影响,排除含①的选项。
【答案】 C
4.【解析】 此题是否定选择题,考查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奥斯曼帝国是一个腐朽没落的帝国,它不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它代表的是旧势力。
【答案】 C
5.【解析】 1869年,法国主持开挖的苏伊士运河通航,早在19世纪40年代,阿里改革就已失败。
【答案】 D
6.【解析】 工人、农民的地位改变有限,统治残暴、对外战争都是阿里改革带有的局限性,这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答案】 D
7.【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埃及人民既肯定阿里改革的进步性,也承认改革具有局限性。
【答案】 B
8.【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意义。可用排除法。穆罕默德·阿里代表封建主阶层,因此A项错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未改变埃及的社会性质,但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C、D两项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目的、内容和影响的识记与理解能力。第(1)问的改革思想从材料“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御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中概括出来;措施应抓住政治、工业(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并结合教材内容来回答。第(2)问的动机回答要注意“富”这个字,也就是要使埃及独立富强;积极影响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思想:学习西方,发展军事。措施:工业方面: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政治方面:仿效欧美国家,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下设若干政府部门,还建立了咨议会。军事方面:从国外聘请教官,培养军官等。
(2)动机:其改革的动机是为了增强埃及的经济、军事实力,实现真正的独立富强。
积极影响:埃及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整顿了社会秩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局面;国家军事实力强大,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10.【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结合材料一图中形势及教材中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战争史实归纳总结。第(2)问从扩张战争→征兵→父母残子方面分析。第(3)问要结合材料从内外因素等方面全面分析。
【答案】 (1)1811年入侵阿拉伯半岛;1820年发动对苏丹的战争;1824年渡海进攻希腊,镇压希腊革命。
(2)为应付旷日持久的对外扩张战争,穆罕默德·阿里政权加强对人民的奴役,强制征兵,导致人民消极抵抗,出现父母残子的现象。
(3)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残暴统治和扩张战争;英国列强的武力干涉。
综合检测(六)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某网友在其微博中写道:“阿拉伯人认为把奴隶训练成骑兵是节约成本的好方法,结果奴隶在成为军事贵族的一员后对财富的需要反而更加迫切,也更加腐败。”最能支持其观点的例证是( )
A.马木路克推翻埃及统治者
B.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
C.马木路克王朝的连年战乱
D.拿破仑率军进攻埃及
2.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 )
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②形成了独立的民族意识
③使埃及逐渐走向富强 ④开启了埃及近代化的进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3.1809年6月,穆罕默德·阿里下令:归包税人所有的“乌西叶地”(免税地)不再享有免税权,必须纳税,包税人应将包税余额的一半上缴政府。该规定( )
①实际上取消了包税制度 ②意在打击马木路克势力
③使包税人丧失了大部分特权 ④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穆罕默德·阿里上台后,首先改革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没收马木路克和宗教长老阶层的土地
B.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
C.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D.新兴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占据了大部分土地
5.(2013·湘潭高二检测)在工业革命大潮直接有力的冲击之下,穆罕默德·阿里对埃及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进行了彻底改造,能体现这一改造的措施是( )
A.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盗匪
C.坚决打击马木路克割据势力
D.创办第一批近代工厂
6.穆罕默德·阿里在大力发展官办工厂的同时,对私营手工业生产( )
A.政府注入大量资金进行扶植
B.严格管理并由政府直接调配其产品
C.逐渐并入到官办企业中去
D.政府大力引导并逐渐将私营转为官营
7.穆罕默德·阿里连年进行对外战争,这些战争( )
①使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 ②逐渐动摇了阿里政权的根基 ③加速了埃及近代化的进程 ④使埃及成为东方的强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19世纪40年代,穆罕默德·阿里建立起来的民族工业被冲得七零八落,主要是因为( )
A.连年对外战争使埃及社会动荡
B.阿里暴政使埃及社会矛盾尖锐
C.奥斯曼素丹加强对埃及的掠夺
D.西方国家加紧了对埃及的侵略
9.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局限性体现在( )
A.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
B.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C.加强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
D.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10.(2013·安阳高二检测)拿破仑殖民统治措施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客观上起的相同作用是( )
A.抵御了欧洲列强的殖民入侵
B.维护了埃及的民族独立
C.推动了埃及的社会变革及近代化
D.使埃及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在他出征埃及的短暂时间里,还粉碎了埃及原有的统治阶级的权力。这为天才的阿尔巴尼亚冒险家穆罕默德·阿里当政铺平了道路。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统治者。
材料二 (阿里)取得的成就很多,都是革命的。他开始兴修近代的灌溉系统;引进棉花的栽培,棉花迅速地成为国家最大的资源;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鼓励对外贸易;派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开办各种学校……建立一所翻译学校,将大约2 000本欧洲的著作译成阿拉伯语。穆罕默德·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帮助他建立中东第一支新式的陆海军。他甚至勇敢地试图在埃及建立一个近代化的工业结构,而且他的确在开罗和亚历山大兴建了大量的工厂。不过,这些企业最后由于国内的不足之处和欧洲诸强国的反对而失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是怎样粉碎“埃及原有的统治阶级的权力”的?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8分)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最终结果及其原因。(不得照抄)(6分)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史学家对穆罕默德·阿里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材料三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和埃及,其城市历史源远流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其城市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1798前法国入侵埃及和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埃及与中国历史开始由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过渡,其城市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开始接受新文明的挑战。
——车效梅《开罗、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是怎样“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的?有什么局限性?(8分)
(2)材料二中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阐明理由。(6分)
(3)埃及和中国向现代国家过渡的过程有何相似性?(6分)
解析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解析】 阿拉伯人把奴隶训练成军队,指的是马木路克组成的军队,由此可排除B、D两项。马木路克统治埃及期间,为了各自家族的利益,他们经常进行仇杀、凶斗活动,恣意屠戮百姓,劫掠民财,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因此,C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C
2.【解析】 埃及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说明民族意识的形成,①②正确。但③与史实不符,④是阿里改革的影响,排除②④。
【答案】 D
3.【解析】 根据阿里的规定,政府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包税人的特权和获取的利益,而没有彻底废除包税制。因此,①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答案】 B
4.【解析】 穆罕默德·阿里上台后,一方面废除包税制及马木路克和宗教长老对土地的私有权;另一方面将收回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分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确立新的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另一部分租给农民耕种。由于当时埃及民族资本主义尚未真正发展起来,资产阶级尚未发展壮大,因而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答案】 D
5.【解析】 创办近代工厂,引进机器生产,改变了传统的、落后的手工业生产,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
【答案】 D
6.【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穆罕默德·阿里对手工业生产进行严格管理,政府供给原料并规定产品的生产规格,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打上官印,由政府直接调配使用。
【答案】 B
7.【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能力。阿里所进行的战争,一方面使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另一方面,连年的战争影响了国内改革的进程,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动摇了阿里政权的根基。其战争不仅没有推动埃及近代化的进程,反而阻碍了埃及社会的发展,削弱了埃及的力量。因此,③④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 A
8.【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解答的关键是明确埃及民族工业衰败的时代背景。19世纪40年代,伴随着欧洲列强的入侵,埃及成为英国等工业国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致使埃及的民族工业迅速衰败,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中“19世纪40年代”“主要是因为”等求答条件。
【答案】 D
9.【解析】 A、B、D项是改革的进步作用,有利于埃及社会的进步。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已落后于时代潮流,属于局限性。
【答案】 C
10.【解析】 拿破仑殖民统治措施根本上是维护法国利益,但其措施促进了埃及近代化进程。A、B、D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灵活迁移知识以及在分析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和概括的能力。第(1)问主要考查拿破仑入侵埃及后实行的打击马木路克的措施,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分析,并注意与阿里改革的关系,为其创造条件。第(2)问则需要从材料二中去归纳,注意不要遗漏信息。第(3)问阿里改革失败原因从内、外两方面考虑。
【答案】 (1)措施:拿破仑占领埃及后,政治上,打击腐朽不得人心的马木路克武装力量,建立各级行政机构;经济上,没收马木路克的土地和财产,废除包税制。影响: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创造了条件。
(2)发展农业;鼓励对外贸易;派留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开办各种学校、翻译欧洲著作以学习西方先进文化;聘请外国专家帮助建立新式的陆海军;在埃及建立近代化的工业结构。
(3)结果:失败。原因:阿里政权的封建性和专制性加剧了人民的痛苦,扩张战争激化了国内矛盾;欧洲诸强国的反对。
12.【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结合阿里改革的内容进行分析。第(2)问要结合阿里的行动给埃及及欧洲带来的负面影响方面归纳概括。第(3)问,要把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进行比较,从中归纳出两国的相似性。
【答案】 (1)利用: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发展军事力量,创办近代军队。局限:没有进行全面改革;发展军事是为了侵略扩张。
(2)同意。①对外扩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②对其他国家是一场奴役和掠夺;③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垄断国家政权等。
(3)都是在遭到西方工业文明侵略后做出的反应;都是从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开始;早期都没有改变原有的政治体制;都准备建立一支强大的近代化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