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0 07:57:53

文档简介

喀什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试卷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该文明是( )
①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局部水源充足 ②有自己的文字体系。
③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 ④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A.古罗马文明 B.古希腊文明 C.两河流域文明 D.古印度文明
2.古代文明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下图为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下列关于各文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 B.②处诞生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C.③处国家的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 D.④处创造了从1 到9 的数字
3.如图为中古西欧一制度示意图。这一制度( )
A.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B.具有鲜明等级色彩
C.重在维护国王利益 D.利于社会统一稳定
4.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
A.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B.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 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5.《作坊里的日本》中写道:“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文中“重要的改革”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使日本( )
A.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B.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
C.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D.以锁国抵御西方影响
6.根据不同时期出土的文物或现存建筑可看到,在玛雅文化的各个时期,玉米神显示出不同的形象(如图)。这主要反映出( )
A.古代玛雅人的宗教信仰比较混乱 B.玛雅人完全服从于神的支配
C.玉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D.玛雅人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
7.传统观点认为:奥斯曼帝国阻断传统商路,是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条件之一。但近年来亦有学靠现出。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促进了16世纪旧商路贸易的复头,并认为“土耳其人阻断了商路”这一说法是夸大了的,甚至包含着敌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传统观点最符合唯物史观 B.史学研究不可能还原真相
C.年代越靠后的结论越准确 D.研究者立场影响历史解释
8.15世纪末,西欧人具备了向远洋进发的技术条件。这些技术条件包括( )
①新型航海图 ②关于季风和洋流的地理知识 ③测量天体的星盘 ④造船技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这段话能够反映(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
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D.殖民活动是进步和合理的
10.下图是16世纪至19世纪初的某贸易航线图,关于该航线说法错误的是( )
A.西班牙经营的跨太平洋贸易 B.甲航线主要是运输丝绸和瓷器
C.促进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D.主要在澳门与墨西哥之间进行
11.人口迁徙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玉米、西红柿、花生、葡萄从等物种从美洲经由欧洲传入亚洲
B.马、牛、羊、鸡等家畜家禽经欧亚传入美洲
C.南瓜和甘薯的传入,直接影响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口的增长
D.小麦、燕麦、大麦、玉米等农作物,经由欧亚引入美洲
12.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妇女开始极力摆脱传统的家庭主妇的角色,并关注国家政治局势,追求男女平等,积极表达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热情。这反映出( )
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得以确立 B.法国传统社会秩序遭到强烈冲击
C.在法国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 D.启蒙思想指导了法国的革命历程
13.史学家认为,“14到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她们为发现“人”和“世界”所进行的努力是(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4.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A.世俗权力高于教会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15.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以下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德意志统一②俄国农奴制改革③意大利统一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②④③①
16.“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去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
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 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
C.完成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D.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17.18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新消费主义”。即民众之间相互模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开始购买“体面商品”,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开始购买“奢侈品”。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源于( )
A.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工业革命进程的推动
C.消费者从众心理影响 D.雄厚的资本原始积累
18.下表是 1860 年和 1900 年英、德、美、中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图中变化说明 ( )
‘’
A.制度变革推动经济发展 B.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
C.美国发展成为世界霸主 D.各国工业均呈上升趋势
19.《共产党宣言》写到:“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密不可分的。”这反映了《共产党宣言》( )
A.宣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破产 B.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C.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20.巴黎公社失败后,法国国民议会发起对公社的指控调查,指控把工人阶级比喻为“蛮人”。他们宣称:“法国来自社会底层的“蛮人”们不仅攻击财产、家庭等一切社会的古老基础,而且抨击上帝的存在、灵魂的不朽,意欲摧毁道德之城。”这可以用来佐证巴黎公社( )
A.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B.力图构建全新的政权模式
C.瓦解了法国传统社会基础 D.摆脱了宗教对人们的束缚
21.在西欧早期殖民主义扩张中,有封建国家之间的厮杀,如西班牙、葡萄牙之间的争霸斗争;有资本主义国家同封建国家的搏斗,如荷兰同西班牙的争霸斗争、英法争霸斗争;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搏斗,如英荷争霸斗争。这些争霸斗争的目的都是( )
A.争夺商业据点和掠夺财富 B.争夺黑人奴隶和瓜分世界
C.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D.争夺商业霸权和殖民霸权
2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资本家依靠经济上越来越明显的优势,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帜,极力把亚洲各国变成其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此时,西方工业资本家的经济优势主要来自(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 B.工场手工业发达
C. 20世纪科学技术新发展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3.1918年, 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写下了对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出方。”“非凡预测”指的是( )
A.社会主义革命兴起 B.殖民扩张愈演愈烈
C.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4.提拉克宣称,西瓦吉( 18世纪推翻大莫卧儿帝国的印度民族英雄)“生于整个民族需要从暴虐统治下获得解放的时候,他用他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勇气向世界表明,印度并不是被神遗弃的国家”,他的精神“应当作为个好传统来武装我们正在成长的 一代,“司瓦拉吉(自治)是我们的天赋权利,我们一-定要得到它”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结合宗教迷信思想发动群众 B.主张采取武装斗争形式反抗
C.借助西方启蒙思想进行宣传 D.强调印度应当完全实现独立
25.俾斯麦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全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这里的“两个大国”在第-次世界大战前最有可能是指( )
A.俄国和奥匈帝国 B.英国和德国 C.英国和法国 D.法国和俄国
26.1917年三月,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要求获得面包并停止内战,随后士兵宣布起义。最终,工人和起义士兵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这次起义( )
A.完成了《四月提纲》的任务 B.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C.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7.列宁的话使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震惊,因为没有人曾经预料到这一点。相反,人们倒曾希望列宁的归来会说服中央俄罗斯局遵守秩序,特别是对临时政府持不调和立场的莫洛托夫。列宁的话有可能是( )
①提出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②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③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④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28. 一位20世纪的历史人物,在从事民族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身体力行展现了“只有完全实现非暴力的人,才能完全看到真理”,而他的夙愿就是“要使动摇的人皈依真理和非暴力”。下列各项中,属于该历史人物主张的是( )
A.反对妇女参与政治 B.担任殖民政府公职
C.停止社会切生产 D.不对殖民政府交税
29.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D.日本发生“二六”兵变处
30.“抗日何所恃 忠贞与汗血。”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的-年,中美、英三国举行会议发表宣言:“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切岛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该次会议召开地点所处地区是( )
A.西亚 B.东欧 C.北非 D.东亚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1603年,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詹姆士一世极力主张实行君主专制,并公开威胁“要把清教徒逐出国土”,查理一世也千方百计地企图强制实行信仰一律。同时,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以各种名目增加税收。这些举措与时代极不谐调,直接触犯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1628年,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要求限制王权。次年,查理一世与议会终于闹僵,长期不召开议会。民怨郁积,矛盾日深,政治上的紧张局面已到了革命一触即发的地步。
——摘编自汪学毅《关于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 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蒋相泽本卷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三(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以及联邦政府内部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6分)《权利法案》是近代英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产物 (2分)材料二中,《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4分)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如何通过“分权”来构建这一全新政府权力机构的,(4分)如何评价这部宪法?(4分)
32.苏联(俄)走向社会主义经历了长期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材料二 经过半年时间的实践,列宁由否定商业到承认商业,最后号召共产党员学会经商做生意。然而,他的继任者多数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并不理解,把它看作是暂时的退却。
——摘编自沈志华等《苏联历史专题研究》
材料三 在经过相当大的动摇之后,斯大林决定放弃新经济政策,支持工业和农业都由莫斯科控制和管理的中央集权经济。这不仅意味着政府对工厂的继续经营管理-像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情况一样,而且意味着政府通过农民土地集体化对农业的控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下册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俄)探索通向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先后出台的三大经济政策及其核心特征。(12分)
(2)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两大经济政策的共同影响。(8分)
第1页,共2页历史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C B C D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A A D C B B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C C B B B D C C
材料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
31、(20分)(1)①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动摇了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回答三点即可6分)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1688年“光荣革命”)。(2分)③立法权和征税权。(4分)
①各州与联邦政府分权:实行联邦制。②联邦政府内部分权:三权分立,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掌握司法权。(4分)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积极方面: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出现,维护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协调了三种关系: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关系);确立了共和政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局限方面:没有废除奴隶制;种族歧视。(4分)
(20分)
(1)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策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6分)
核心特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期大林模式:高度集中。(6分)
(2)共同影响:集中全国力量实现经济目标;采用计划的手段进行经济建设;巩固了苏联(俄)政权。损害了农民利益;不利于农业发展/农业长期落后;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国内消费水平相对较低。(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