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19 22:36:51

文档简介

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 2023 年度 5 月联考
高一数学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复数的乘法运算进行化简,根据复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解.
【详解】解:因为 i 3 i 1 3i ,其在复平面内对应点的坐标为 1,3 ,
故复数 i 3 i 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故选:B.
2.D
uuur uuur uur uuur uuur uuur
【详解】以 AB 、 BC 为邻边作菱形 ABCD,则 AB BC BA BC BD DB,

由图形可知, DB 的长度等于等边 ABC的边 AC 上的高的 2倍,
uuur 2
即 DB 2 12 1
uuur uuur
3,因此, AB BC 3,故选:D.
2
3.C
【分析】根据圆台侧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圆台的上下底面圆的半径分别为 1与 2,高为 3,
所以圆台的母线为: AB AC2 BC2 ( 3)2 (2 1)2 2,
所以圆台的侧面积为: (1 2) 2 6 ,
故选:C
4.C
【分析】根据函数奇偶性的定义逐项分析即得.
【详解】选项 A: 因为 f x g x sin xcos x的定义域为 R,
又 f x g x sin x cos x sinxcosx f x g x ,
所以 f x g x 是奇函数,故 A错误;
选项 B: 因为 f x g x sin x cos x 的定义域为 R,
又 f x g x sin x cos x sinx cosx f x g x ,
所以 f x g x 是偶函数,故 B错误;
选项 C: 因为 f x g x sinx cosx 的定义域为 R,
又 f x g x sin x cos x sinx cosx f x g x ,
所以 f x g x 是奇函数,故 C正确;
选项 D: 因为 f x g x sinxcosx 的定义域为 R,
又 f x g x sin x cos x sinxcosx f x g x ,
所以 f x g x 是偶函数,故 D错误.
故选:C.
5.C
【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以及二倍角公式,可得答案.
1
【详解】 cos70 cos20 sin 20 cos20 sin 40 2 1 .
1 2sin 2 25 cos50 sin 40 2
故选:C.
6.B
【分析】直接根据投影向量的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a 在b 上的投影向量为:
5 1
a b a b cos120 a cos120
5
2 b 2 b b
2 b b .
b b b 3 6
故选:B
7.A
【分析】过点 E 分别作 EE ' 底面, EF AB ,然后根据题意分别求出 AF ,EE ',最后相加
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如图,过点 E 作底面垂线 EE ', EF AB 于 F ,
因为斜坡 CD 的坡度 i 1: 2.4,所以EE ' :CE ' 1: 2.4
设EE ' x ,CE ' 2.4x 2,在 Rt CEE '中,CE 2 CE '2 EE '2 ,即392 x2 2.4x ,
解得 x 15,则 EE ' 15,CE'=36,
所以CE ' BC 50,
因为在 E 点测得大楼顶部点A的仰角为56 , tan56 1.48
所以 tan 56
AF
, AF 50 1.48 74
50
AB AF x 15 74 89 ,
故选:A
8.A
13 T
【解析】由一条对称轴和一个对称中心可以得到 kT 或
12 6 4
13 3T f (x) 13 ,19 kT ,k Z 19 13 T ,由 在 上单调递减可以得到 ,算出
12 6 4 12 12 12 12 2
的大致范围,验证即可.
13 T 13 3T
【详解】由题意知: kT 或 kT ,k Z
12 6 4 12 6 4
5 1 k 2 5 3 2 ∴


4 4 4
k
4


2 (1 4k) 2∴ 或 (3 4k),k Z
5 5
13 ,19∵ f (x)
19 13 T
在 上单调递减,∴ 12 12 12 12 2
1 2
∴ 2
2 2
2
①当 (1 4k)时,取 k 0
2

5 5
f (x) sin 2 x x 13 ,19 此时 ,当
5 15 12 12
时,

2 x , 7 13 19 满足 f (x)
2
在 , 上单调递减,∴ 符合
5 15 2 10 12 12 5
取 k 1时, 2,此时 f (x) sin 2x
x 13 ,19 5 7

,当 时,2x , 满足 f (x) 3 12 12 3 2 2
13 ,19 在 上单调递减,∴ 2符合 12 12
当 k 1时, 0,舍去,当 k 2时, 2也舍去
2②当 (3 4k)
6
时,取 k 0知
5 5
f (x) sin 6 x 13 19 此时 ,当 x , 时, 5 5 12 12
6 x 3 , 21 13 ,此时 f (x) 在 ,
19
5 5 2 10 12 12
上单调递增,舍去

当 k 1时, 0,舍去,当 k 1时, 2也舍去
2 S 2 2 12综上: 或 2, .
5 5 5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难度较大,易错点在于已知一条对称轴和一个对
称中心要分两种情况分析.
9.BCD
【解析】根据空间中线面的关系,逐一分析选项,即可得答案.
【详解】对于 A:若 a / / ,b / / ,则 a,b 可平行,可相交,也可异面,故 A 错误;
对于 B:若 a ,b ,则 a / /b ,故 B 正确;
对于 C:若 a , a ,则 / / ,故 C 正确;
对于 D: a ,b / / ,则 a b,故 D 正确.
故选:BCD
10.BD
【分析】根据正弦定理三角形有唯一解,得到 a b sin A 或 a b ,即可求出参数 a 的取值范
围,从而得解;

【详解】解:因为b 2, A 3 ,因为 ABC 有唯一解,所以 a b sin A 3或 a b 2,
即 a 3 2, ,
故选:BD
11.ABC
12.ACD
1
【分析】由正弦定理求外接圆半径;由题设知 sin B ( ,1),结合 b 2R sin B 即可求范围;由
2
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求bc 的最大值,注意取最大的条件;由 C分析有
b2 c2 3bc 4(b2 c2 ) 9 ,结合正弦定理边角关系及 B,C 的范围,应用二倍角正余弦等恒
等变换,根据三角函数的值域求范围.
【详解】由题设,外接圆直径为 2R
a
2,故 R 1,A正确;
sin A
锐角 ABC 中30
1
B 90 ,则 sin B ( ,1),故b 2Rsin B (1,2),B错误;
2
2 2 2 2 2
cos A b c a b c 3 1 3 1 ,则bc 3,当且仅当b c 3时等号成立,C
2bc 2bc 2 2bc
正确;
由 C分析知:b2 c2 3bc 4(b2 c2) 9,而 b 2sin B,c 2sinC ,
又B
2
C ( , )且C

( , ),
3 6 2 6 2

b2 c2 4(sin2 B sin2 C ) 4 2(cos 2B cos 2C )
4 2cos[(B C) (B C)] 2cos[(B C) (B C)]
4 4cos(B C)cos(B C) 4 2cos(2C 2 ),而 2C
2
( , ),
3 3 3 3
所以 cos(2C
2
) 1 2 ( ,1],则 4 2cos(2C ) (5,6],
3 2 3
所以b2 c2 3bc (11,15],D正确.
故选:ACD
【点睛】关键点点睛:D选项b2 c2 3bc 4(b2 c2 ) 9 ,应用边角关系及角的范围,结合
三角恒等变换将b2 c2 转化为三角函数性质求范围.
13. -1
7
14.
9

【分析】由题意, 2 是 的 2倍,根据余弦二倍公式,即可求解.
2
【详解】由题意 -2 2



2
cos 7 2 cos 2 2 2 2cos 2 1 9
7
故答案为:
9
【点睛】本题考查余弦二倍角公式,属于基础题.
15. 2 3
2

解:如图,以 A 为原点,分别以 AB, AD 为 x, 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 ABCD的
边长为 2a ,则正方形DEHI 的边长为 3a ,正方形 EFGC 边长为 a
可知 A 0,0 , B 2a,0 ,D 0,2a , DF 3 1 a

则 xF 3 1 a cos30 , yF 3 1 a sin 30 2a F 3 3,即 a , 5 3 a
2 2

又 AF xAB yAD ,
3 3 a , 5 3

a x 2a , 0 y 0, 2a 2ax , 2ay
2 2

2ax
3 3
a
2
即 ,解得
5 3 x 3 3 , y 5 3

2ay a 2 4 4
故 .
x y 3 2
2
解法提示:也可以用向量矢量运算求解.
16.2
解析:如图,在C1B1上取点G ,且C1G 1,连接 EG,D1G ,延长 EG,CC1交
H
于点 H , 则 EG // BC1,且 AD // BC1,得 EG // AD . 在 Rt GC1H 中,易得 D1 CG 1
C1H
1
C1G 1 故CH 4,FH 2又VA ECD V F1 C AED S1 3 AED
hc ,其中1 A1 B1
hc 为点C 到平面 AED1 的距离 D C
E
V 1A EFD VF AED S AED h ,其中 h 为点 F 到平面 AED 的距离由于1 1 3 1 F F 1 A B
EG // AD ,平面 AED1 与平面 AEFD1共面故 hc 即为点C 到平面 AEFD1的
距离,hF 为点 F 到平面 AEFD1的距离,且CH 2FH 故VA ECD :VA EFD 21 1
解法提示:可以用割补法求解,但比较复杂。

17.(1) ;(2) 2 .3
r r r
【分析】(1)由 a b b ,得 a b b 0 2,则 a b b 0,再结数量积的公式和 a 2 b 可

求得 a 与b 的夹角;
2
(2)由 a b 14,得 a b 14,将此式展开,把 a 2 b 代入可求得结果

r r r
【详解】(1)∵ a b b ,∴ a b b 0, .............................................2分
2
∴a b b 0,
2
∴ a b cos a,b b 0,
2 2
∵ a 2 b ,∴ 2 b cos a,b b 0, .............................................3分

∴ cos a,b
1

2

∵ a,b 0, ,∴ a与b 的夹角为 . .............................................5分3
2
(2)∵ a b 14,∴ a b 14, .............................................6分

∵ a 2 b ,又由(1)知 cos a,b
1
, .............................................8分
2
2
∴7 b 14,∴ b 2 . .............................................10分
【点睛】此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有关运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8 (1) x k k Z f x 1. 当 , 时,函数 有最大值
8 2
3
(2) ,

8 8
【分析】(1)根据正弦型三角函数的最值列方程求解即可;
(2)先确定函数在R 上的递增区间,结合已知区间求交集即可.
f x 1 sin 2x 2x 【详解】(1)解:因为 ,x R ,函数取最大值满足: 2k ,2 4 4 2

k Z,可得 x k ,k Z, .............................................2分
8
当 x k , k Z时,函数 f x 1有最大值 2 ; .............................................4分8

(2)解:函数在R 上的增区间满足: 2k 2x 2k , k Z,
2 4 2
3
可得 k x k ,k Z, .............................................8分
8 8
x , f x 3 又 , 函数 的单增区间为 , . .......................................12分 2 2 8 8
3
19.(1)
5
16
(2)
63
【分析】(1)根据二倍角的余弦公式结合商数关系及化弦为切即可得解;
(2)先利用二倍角的正切公式求出 tan 2 ,再根据平方关系及商数关系求出 tan ,再
根据 tan tan 2 利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即可得解.
1
2
cos2 cos sin
2 1 tan2 1 4 3【详解】(1) 2 2 2 1 ;.............................................4分cos sin 1 tan 1 5
4
tan 1 tan 2
2 tan 1 4

(2)由 ,得 1 tan2 1 1 3,.............................................6分2 4
因为 , 为锐角,所以 , 0,
π
,则 0, π ,.............................................8分
2
5 π
又因 cos ,所以 0, ,
13 2
12
所以 sin 1 cos2 ,
13
tan sin 12所以 cos 5 , .............................................10分
4 12
tan2 tan
则 tan tan 2 3 5
16
4 12 .......................12分1 tan2 tan 1 63
3 5
20.解析 (1)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 bsin C=csin B,
又由 3csin B=4asin C,得 3bsin C=4asin C,即 3b=4a.
又因为 b+c=2a, 4 2所以 b=3a,c=3a. .............................................3分
2+ 2- 2 2+
4 2-16 2 1
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可得 cos B= 2 =
9 9 =- . .............................................5分
2· ·2a 43
(2)由(1)可得 sin B= 1 cos2B= 15, .............................................7分
4
从而 sin 2B=2sin Bcos B=- 158 ,cos 2B=cos
2B-sin2B=-78, .............................................9分
sin 2 + π =sin 2Bcos π+cos 2B·sin π=- 15× 3-7×1=-3 5+7故 6 6 6 8 2 8 2 16 . ...................................12分
π
21.解:(1)在 AOB中, OA 2,OB 1, AOB ,
3
OAB π π π AB 3, , OBA , OAC ,....................................1 y分
6 2 2
解法一:以O为坐标原点,射线OA所在直线为 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OB 1, AOB 1 3 ,得 B( , ). x
3 2 2
π
由OA 2,AC 3 , OAC ,得C(2,3)....................................3分2

由OC xOA yOB及OC (2 3 1 3, ),OA (2,0),OB ( , )
2 2
得 ,...............................4分
(2,3) x(2,0 1 3 1 3) y( , ) (2x y, y)
2 2 2 2
解得 1 . ...................................5分x , y 2
2
解法二:过点C作CD / /OB 交OA于点 D ,...........................................2分
π
在 ACD中 AC 3, OAC , ,
2 CDA
3
CD 2,DA 1, OD 1, ...........................................4分

OC OD DC 1
1
OA 2OB , x , y 2 ............................................5分
2 2
AB OB
(2)由正弦定理得 ,即 sin OAB
OB sin sin

sin sin OAB AB 5 4cos
2 cos
所以 cos OAB , ...........................7分
5 4cos
cos OAC cos( OAB π) cos OABcos π sin OABsin π所以 ,
3 3 3
2 cos 1 sin 3 2 cos 3 sin
,...........................9分
5 4cos 2 5 4cos 2 2 5 4cos
由余弦定理得OC 2 4 5 4cos 2 2 5 4cos 2 cos 3 sin
2 5 4cos
π
5 2 3 sin 2cos 5 4sin( ), ...........................11分6
因为 (0,π)

,所以当 时,OC 取得最大值 3. ...........................12分
3
2
22.解:(1)由 2 ,得 2, .............................................1分
2
则 f x sin 2x 1
g x sin 2 则 x

1 1 sin 2x

为偶函数,所以 g 0 1,
12 6
又0 ,所以 ,
3
故 f x sin 2x 1 . .............................................3分
3
x 0, 2x (2)因为 ,所以
,
3 3 3
, sin 2x 0,1
3
故 1 f x 0, 2 f x 1 1,
2
而 f x 2 m f x 2 m 0 恒成立,
2
即 f x 2 f x 2 f x 1 m ,
1
整理可得m f x 1 . .............................................5分
f x 1
令 t f x 1, t 2, 1 ,
n t 1设 t , t 2, 1 ,
t
设 t1, t2 2, 1 且 t1 t2,
则n t n t 1 t 1 t t t t1t2 11 2 ,t 1 t 2 1 21 2 t1t2
由于 t1 t2 0, t1t2 1,则 n t1 n t2 0,所以 n t1 n t2 ,
1 5
即n t t 区间 2, 1 上单调递增,故 n t n 2 ,
t min 2
5 5
故m ,即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 .............................................7分2 2
(3)由题意知 h x 2 f x 3 2sin 2x 1,
3
1
由h x 0得 sin 2x ,
3 2
2x 2k 7 2x 2k 11 故 或 , k Z ,
3 6 3 6
解得 x k 5 3 或 x k , k Z ,
12 4
故h x 5 3 的零点为 x k 或 x k , k Z
12 4
2
所以相邻两个零点之间的距离为 或 .............................................9分
3 3
若b a 最小,则 a 和 b 都是零点,此时在区间 a, a , a, 2 a ,…, a, s a ,
s N* 分别恰有 3,5,…,2s 1个零点,
所以在区间 a,14 a 上恰有 29个零点,
从而在区间 14 a,b 上至少有一个零点,

所以b a 14 , .............................................11分
3
5
另一方面,在区间 ,14
5
上恰有 30个零点, 12 3 12
43
所以b a的最小值为14 . .............................................12分
3 3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 2023年度 5月联考
高一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2023 年 5 月 17 日下午 15:00—17:00 试卷满分:1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5分,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复平面内,复数 i 3 i 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在边长为 1的正三角形 ABC 中, AB BC 的值为
A 3.1 B. 2 C. D. 3
2
3.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圆的半径分别为 1与 2,高为 3,则圆台的侧面积为
7
A. B.3 3 C.6 D.11 3
4.函数 f x sinx,g x cos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f x g x 是偶函数 B. f x g x 是奇函数
C. f x g x 是奇函数 D. f x g x 是奇函数
cos70 cos20
5. 等于
1 2sin 2 25
A 3 B 3
1
. . C. D.2
4 2 2
6.设 | a | 5,| b | 3,a 与b 的夹角为120 ,则 a在b 上的投影向量为
5 5 3 3
A. b B. b C. b D. b
6 6 10 10
7.如图,某大楼 AB 旁有一山坡,其斜坡 CD 的坡度(或坡比)
i 1: 2.4,山坡坡面上点 E 处有一休息亭. 某数学兴趣小组测得山
坡坡脚 C 与大楼水平距离 BC=14米,与休息亭距离 CE=39米,
并从 E 点测得大楼顶部点A的仰角为56 ,点 A,B,C,D,E 在
同一平面内,则大楼 AB 的高度约为
(结果精确到 0.1米;参考数据: sin56 0.83,cos56 0.56,
tan56 1.48 .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叫做坡度)
A.89.0米 B.74.2米 C.74.0米 D.59.2米
高一数学试题 4-1
8.函数 f (x) sin( x )
0,| | 13 ,已知 ,0 为 f (x)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直线 x
2 6 12
f (x) 13 19 为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且 f (x)在 , 上单调递减.记满足条件的所有 的值的和为 12 12
S,则S的值为
12 8 16 18
A. B. C. D.
5 5 5 5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
合要求,全部选对得 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9.设 a,b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 a / / ,b / / ,则 a / /b B.若 a ,b ,则 a / /b
C.若 a , a ,则 / / D.若 a ,b / / ,则 a b

10.在△ABC 中,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且 b=2, A . 若△ABC 有唯一解,
3
则 a 的值可以是
A.1 B. 3 C. 2 D. 5
11.若函数 f (x) sin 2x 的图像向右平移11 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g(x)的图像,则下列说法错
6
误的是:

A. g(x)的图像关于直线 x 对称 B. g(x)在[0,2 ]上有 2个零点
12
C. g(x) (
5
在区间 , )上单调递减 D. g(x)在区间[ ,0] 3上的值域为[ 1, ]
3 6 2 2

12.在锐角△ABC 中,角 A,B,C所对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若a 3,A ,则3
A. R 1 B. 3 b 2
C.bc 的最大值为 3 D.b2 c2 3bc的取值范围为 11,15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

13.已知 a m, 1 ,b 2, 2m (m 0)若 a∥b,则m ______.
14.若 cos


1
,则 cos( 2 ) __________;
2 3
高一数学试题 4-2
15.根据毕达哥拉斯定理,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为边长作正方形,
从斜边上作出的正方形的面积正好等于在两直角边上作出的正方
形面积之和.现在对直角三角形 CDE 按上述操作作图后,得如图

所示的图形,若 AF xAB yAD ,则 x y ____________.
D1 C1
16.如图,在棱长为 3的正方体 ABCD A1B1C1D1中,E,F 分别在线 F
段 BB1,CC1上,且 BE C1F 1,则V
A1 B
A ECD :VA EFD . 11 1
D C
E
A B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6小题,共 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已知非零向量 a ,b 满足 a 2 b ,且

a b b .

(1)求 a 与b 的夹角;

(2)若 a b 14,求 b .
18.(12分)已知函数 f x 1 sin 2x , x R .2 4
(1)求 f x 的最大值和对应 x 的取值;
(2)求 f x 在 , 的单调递增区间. 2 2
19.(12分)已知 , 为锐角, tan
1
, cos 5 .
2 13
(1)求 cos2 的值;
(2)求 tan 的值.
高一数学试题 4-3
20.(12分)在△ABC 中,内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 已知 b+c=2a,3csin B=4asin C.
(1)求 cos B的值;
(2)求 sin 的值.
21.(12分)
如图,四边形OACB 中,OA 2,OB 1,三角形 ABC 为正三角形.
π
(1)当 AOB 时,设OC xOA yOB,求 x,y 的值;
3
(2)设 AOB (0 π),则当 为多少时,段OC 的长最大,
最大值是多少?
22.(12分)
已知函数 f x sin x 1 0,0 的图像两相邻对称轴之间的距离是 ,
2

若将 f x 的图像上每个点先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 1个单位长度,所得函数 g x
12
为偶函数.
(1)求 f x 的解析式;
(2 2)若对任意 x 0, , f x 2 m f x 2 m 0恒成立,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3
(3)若函数 h x 2 f x 3的图像在区间 a,b ( a,b R且 a b )上至少含有 30个零
点,在所有满足条件的区间 a,b 上,求b a 的最小值.
高一数学试题 4-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