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五年级科学学业质量综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五年级科学学业质量综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19 17:30:3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五年级科学学业质量综合练习
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2023五上·楚雄期末)如果我们要观察太阳光的颜色,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望远镜 B.近视镜 C.三棱镜 D.放大镜
【答案】C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光从一种介质中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折射现象。当白光进入三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2.(2023五上·楚雄期末)夏天的傍晚,雨过天晴,能看见彩虹的方向是(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背对着太阳光时可看到彩虹,夏天傍晚,太阳在西方,所以彩虹的方向在东方。
3.(2023五上·楚雄期末)冬天,小华经常抱着暖手宝取暖,这种传热方式属于(  )。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传递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热传导:物体内部的温度差或两个不同物体直接接触,两者并不产生相对运动,仅靠物体内部微粒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是固体的主要传热方式。
热对流: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在接触时发生相对位移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气体、液体中。
热辐射:相互不接触的物体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物体具有温度就会辐射电磁波。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
4.(2023五上·楚雄期末)一个物体受热后,热的传递方式是(  )。
A.从四周向中间传 B.沿直线从一端向另一端传递
C.无法确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D.向四周传递
【答案】D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物体受热的地方温度高,周围温度低,热会向四周传递。
5.(2023五上·楚雄期末)李红同学的家乡地势较高,起伏很大,坡度陡,沟谷幽深。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  )。
A.高原 B.山地 C.盆地 D.平原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6.(2023五上·楚雄期末)下列危害不是地震直接引发的是(  )。
A.房屋倒塌 B.山崩地裂 C.森林大火 D.不清楚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震级较大时会使地表形态重塑,由于地震成因不同,形成的新的地形也不同。地震有很多类型,有的使地壳断裂,就形成了断崖,还有的使地壳隆起,形成了新的山丘,还有就是地壳断裂,形成峡谷,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还有可能地壳下陷,使山丘变成平原。森林火灾有可能是人为放火等与地震无关。
7.(2023五上·楚雄期末)形成霜时的天比形成露的天气( )。
A.热 B.暖 C.寒 D.冷
【答案】D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霜是固态的水,需要在零摄氏度以下才能形成,露是液态的水,在零摄氏度以上。
8.(2023五上·楚雄期末)(  )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
A.降雨 B.下雨 C.降水 D.雨水
【答案】C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因周围气压逐渐降低,体积膨胀,温度降低而逐渐变为细小的水滴或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当云滴增大到能克服空气的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且在降落时不被蒸发掉才能形成降水。
9.(2023五上·楚雄期末)人们通常用“眼疾手快”形容一个人反应很快,这主要是因为这个人(  )。
A.反应时间短 B.视力很好 C.肌肉发达 D.脚手灵便
【答案】A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灵、机警、敏捷、反应很快,神经系统反应迅速。
10.(2023五上·楚雄期末)李奶奶患上了脑血栓,右边的身体瘫痪,这是因为她的(  )发生了栓塞。
A.左脑 B.右脑
C.小脑 D.右边手脚不灵便
【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即左脑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脑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 左脑司语言,也就是用语言来处理讯息,把进入脑内看到、听到、触到、嗅到及品尝到的讯息转换成语言来传达。左脑主要控制着知识、判断、思考等,和显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右脑就像个艺术家,长于非语言的形象思维和直觉,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有超常的感悟力,空间想像力极强。 小脑是运动的重要调节中枢。
二、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1.山上的岩石会慢慢碎裂,这是它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化
【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正确的。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因为受到风化的作用效果。
【分析】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12.(2023五上·楚雄期末)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丘陵。(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大江大河在上游和中游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而到了下游和入海口,由于地势平缓,流水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慢慢沉积下来,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冲积平原。
13.(2021五上·渭滨期末)喷发过的火山就不会再喷发了。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一般是由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组成,活火山是正在喷发和预期可能再次喷发的火山,题目观点错误。
14.(2023五上·楚雄期末)地球板块运动的力量来自岩浆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产生的运动。()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热通过岩浆活动集中有序释放,将热能转化为势能,将板片的重力转化为背离洋中脊方向的滑移力,与洋脊推挤力一起,驱动板块运动。
15.(2023五上·楚雄期末)燃烧的卫生香冒出的烟会向下飘。(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燃烧的香的烟温度高,会向上飘。
16.(2021五上·双柏期中)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木制的筷子,这是因为木头不会导热。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性能差,但不是不会传热,只是传的比较慢。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17.(2023五上·楚雄期末)降水的形式除了雨和雪外,还有冰雹、冻雨、雨夹雪等。(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水的三态是不断变化的,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8.(2023五上·楚雄期末)在天气晴明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凝结
【解析】【分析】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落在草木或者其他物体上形成的。
19.(2023五上·楚雄期末)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有利于大脑的健康,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不同的情绪对于大脑的作用不同,愉快的心情可以让大脑保持更高的工作效率。
20.(2023五上·楚雄期末)人的大脑中,右脑侧重于数学、语言和书写等功能,左脑则偏重于音乐、绘画、情感等功能。(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人的左脑和右脑是有一定区别的,对于绝大多数右利手来说,左侧大脑半球是优势半球,负责语言、分析、计算、逻辑思维等一些抽象的功能,而右侧大脑是主要负责绘画、音乐、想象、综合判断能力等。
三、我能填(将合适的关键词填横线上,每空2分,共20分)
21.(2023五上·楚雄期末)我们把太阳、开启的电灯等   的物体称为光源。
【答案】自己能发光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可以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太阳属于自然光源,电灯被称为人工光源。
22.(2023五上·楚雄期末)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法叫作   。
【答案】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量从系统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由一个系统传到另一系统的现象叫做热传导。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
23.(2023五上·楚雄期末)冬天人们经常捧着热水袋暖手,这是利用   的方式来传递热量。
【答案】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物体用电磁辐射的形式把热能向外散发的热传方式被称为热辐射。热水袋就是依靠辐射的方式进行热量的传递。
24.(2023五上·楚雄期末)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   ,潜望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答案】光的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25.(2023五上·楚雄期末)地球表面始终处于   之中。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外部力量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
【答案】不断变化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都是在不断进行变化的,地球的内部力量或者外部力量都会对地球表面产生影响,比如河流、风等。
26.(2023五上·楚雄期末)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和地表上层水的蒸发以及植物的   作用。
【答案】蒸腾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是循环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是江河湖海中的水分蒸发,其次是地表上水分的蒸发,植物叶子的蒸腾作用也会蒸发水分。
27.(2023五上·楚雄期末)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   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 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
【答案】水蒸气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云和雾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在高空就是云,在地表就是雾。
28.(2023五上·楚雄期末)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是   形。
【答案】六边形
【知识点】晶体
【解析】【分析】雪花是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大部分是六边形。
29.(2022五上·新荣期末)人的身体可以觉察到环境的改变或接收到某些信号,这些环境的改变或信号就是   。
【答案】刺激
【知识点】神经系统;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反应是由刺激导致的,由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或变化就是反应。
30.(2023五上·楚雄期末)   是人体的“司令部”。它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
【答案】大脑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是人体的中枢,左侧大脑主要是支配右侧肢体的,而右侧大脑主要是指被左侧肢体运动和感觉的。
四、实践与探索(共30分)
31.(2023五上·楚雄期末)仔细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1)这些物体是光源吗?
(2)为什么?
【答案】(1)太阳是光源,玻璃不是
(2)太阳自身可发光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可以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太阳是光源,玻璃不是,因为玻璃是反射的太阳的光。
32.(2023五上·楚雄期末)如图所示,今天是体育老师请假了,班主任来代体育课。
(1)他们排整齐了吗?
(2)你是如何判断的?
【答案】(1)整齐
(2)影子在一条线上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观察队列是否整齐,可以通过观察影子来判断,队列中每个人的影子是重合的,说明队列是整齐的。使用的原理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3.(2023五上·楚雄期末)看图回答问题。
(1)下面的三种做法哪些正确的?
(2)哪些是错误的?
(3)为什么?
【答案】(1)开窗通风和戴头盔是正确做法
(2)不吃早餐是错误做法
(3)因为大脑的耗氧量大;大脑柔软经不起撞击。大脑是人体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开窗通风可以加强空气流通,戴头盔可以增加行驶时的安全性。
(2)不吃早饭是错误的,属于挑食、偏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3)大脑是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需要保持充足能量的摄入。
五、拓展与应用(共20分)
34.(2023五上·楚雄期末)根据下图,说说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
【答案】在太阳辐射下,水经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蒸腾变成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水蒸汽在高空遇冷凝结云(水滴或冰晶),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降水。这些降水有的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有的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还有的直接蒸发成水蒸气又回到空中,完成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就这样在陆地、海洋、大汽间不断地循环,并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和不断更新的状态。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
35.(2023六上·楚雄期末)设计一期以“疫情防控工作”为主题的宣传栏。要求:内容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言之有理、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均可酌情给分。
【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防治主要以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群,管理传染源,根据此原则,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解答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五年级科学学业质量综合练习
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2023五上·楚雄期末)如果我们要观察太阳光的颜色,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望远镜 B.近视镜 C.三棱镜 D.放大镜
2.(2023五上·楚雄期末)夏天的傍晚,雨过天晴,能看见彩虹的方向是(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3.(2023五上·楚雄期末)冬天,小华经常抱着暖手宝取暖,这种传热方式属于(  )。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传递
4.(2023五上·楚雄期末)一个物体受热后,热的传递方式是(  )。
A.从四周向中间传 B.沿直线从一端向另一端传递
C.无法确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D.向四周传递
5.(2023五上·楚雄期末)李红同学的家乡地势较高,起伏很大,坡度陡,沟谷幽深。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  )。
A.高原 B.山地 C.盆地 D.平原
6.(2023五上·楚雄期末)下列危害不是地震直接引发的是(  )。
A.房屋倒塌 B.山崩地裂 C.森林大火 D.不清楚
7.(2023五上·楚雄期末)形成霜时的天比形成露的天气( )。
A.热 B.暖 C.寒 D.冷
8.(2023五上·楚雄期末)(  )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
A.降雨 B.下雨 C.降水 D.雨水
9.(2023五上·楚雄期末)人们通常用“眼疾手快”形容一个人反应很快,这主要是因为这个人(  )。
A.反应时间短 B.视力很好 C.肌肉发达 D.脚手灵便
10.(2023五上·楚雄期末)李奶奶患上了脑血栓,右边的身体瘫痪,这是因为她的(  )发生了栓塞。
A.左脑 B.右脑
C.小脑 D.右边手脚不灵便
二、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1.山上的岩石会慢慢碎裂,这是它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12.(2023五上·楚雄期末)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丘陵。(  )
13.(2021五上·渭滨期末)喷发过的火山就不会再喷发了。
14.(2023五上·楚雄期末)地球板块运动的力量来自岩浆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产生的运动。()
15.(2023五上·楚雄期末)燃烧的卫生香冒出的烟会向下飘。(  )
16.(2021五上·双柏期中)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木制的筷子,这是因为木头不会导热。 (  )
17.(2023五上·楚雄期末)降水的形式除了雨和雪外,还有冰雹、冻雨、雨夹雪等。(  )
18.(2023五上·楚雄期末)在天气晴明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
19.(2023五上·楚雄期末)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有利于大脑的健康,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
20.(2023五上·楚雄期末)人的大脑中,右脑侧重于数学、语言和书写等功能,左脑则偏重于音乐、绘画、情感等功能。(  )
三、我能填(将合适的关键词填横线上,每空2分,共20分)
21.(2023五上·楚雄期末)我们把太阳、开启的电灯等   的物体称为光源。
22.(2023五上·楚雄期末)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法叫作   。
23.(2023五上·楚雄期末)冬天人们经常捧着热水袋暖手,这是利用   的方式来传递热量。
24.(2023五上·楚雄期末)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   ,潜望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5.(2023五上·楚雄期末)地球表面始终处于   之中。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外部力量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
26.(2023五上·楚雄期末)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和地表上层水的蒸发以及植物的   作用。
27.(2023五上·楚雄期末)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   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 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
28.(2023五上·楚雄期末)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是   形。
29.(2022五上·新荣期末)人的身体可以觉察到环境的改变或接收到某些信号,这些环境的改变或信号就是   。
30.(2023五上·楚雄期末)   是人体的“司令部”。它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
四、实践与探索(共30分)
31.(2023五上·楚雄期末)仔细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1)这些物体是光源吗?
(2)为什么?
32.(2023五上·楚雄期末)如图所示,今天是体育老师请假了,班主任来代体育课。
(1)他们排整齐了吗?
(2)你是如何判断的?
33.(2023五上·楚雄期末)看图回答问题。
(1)下面的三种做法哪些正确的?
(2)哪些是错误的?
(3)为什么?
五、拓展与应用(共20分)
34.(2023五上·楚雄期末)根据下图,说说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
35.(2023六上·楚雄期末)设计一期以“疫情防控工作”为主题的宣传栏。要求:内容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言之有理、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均可酌情给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光从一种介质中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折射现象。当白光进入三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2.【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背对着太阳光时可看到彩虹,夏天傍晚,太阳在西方,所以彩虹的方向在东方。
3.【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热传导:物体内部的温度差或两个不同物体直接接触,两者并不产生相对运动,仅靠物体内部微粒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是固体的主要传热方式。
热对流: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在接触时发生相对位移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气体、液体中。
热辐射:相互不接触的物体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物体具有温度就会辐射电磁波。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
4.【答案】D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物体受热的地方温度高,周围温度低,热会向四周传递。
5.【答案】B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6.【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震级较大时会使地表形态重塑,由于地震成因不同,形成的新的地形也不同。地震有很多类型,有的使地壳断裂,就形成了断崖,还有的使地壳隆起,形成了新的山丘,还有就是地壳断裂,形成峡谷,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还有可能地壳下陷,使山丘变成平原。森林火灾有可能是人为放火等与地震无关。
7.【答案】D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霜是固态的水,需要在零摄氏度以下才能形成,露是液态的水,在零摄氏度以上。
8.【答案】C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因周围气压逐渐降低,体积膨胀,温度降低而逐渐变为细小的水滴或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当云滴增大到能克服空气的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且在降落时不被蒸发掉才能形成降水。
9.【答案】A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灵、机警、敏捷、反应很快,神经系统反应迅速。
10.【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即左脑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脑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 左脑司语言,也就是用语言来处理讯息,把进入脑内看到、听到、触到、嗅到及品尝到的讯息转换成语言来传达。左脑主要控制着知识、判断、思考等,和显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右脑就像个艺术家,长于非语言的形象思维和直觉,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有超常的感悟力,空间想像力极强。 小脑是运动的重要调节中枢。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化
【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正确的。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因为受到风化的作用效果。
【分析】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大江大河在上游和中游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而到了下游和入海口,由于地势平缓,流水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慢慢沉积下来,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冲积平原。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一般是由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组成,活火山是正在喷发和预期可能再次喷发的火山,题目观点错误。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热通过岩浆活动集中有序释放,将热能转化为势能,将板片的重力转化为背离洋中脊方向的滑移力,与洋脊推挤力一起,驱动板块运动。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燃烧的香的烟温度高,会向上飘。
16.【答案】(1)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性能差,但不是不会传热,只是传的比较慢。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17.【答案】(1)正确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水的三态是不断变化的,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8.【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凝结
【解析】【分析】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落在草木或者其他物体上形成的。
19.【答案】(1)正确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不同的情绪对于大脑的作用不同,愉快的心情可以让大脑保持更高的工作效率。
20.【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人的左脑和右脑是有一定区别的,对于绝大多数右利手来说,左侧大脑半球是优势半球,负责语言、分析、计算、逻辑思维等一些抽象的功能,而右侧大脑是主要负责绘画、音乐、想象、综合判断能力等。
21.【答案】自己能发光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可以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太阳属于自然光源,电灯被称为人工光源。
22.【答案】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量从系统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由一个系统传到另一系统的现象叫做热传导。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
23.【答案】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物体用电磁辐射的形式把热能向外散发的热传方式被称为热辐射。热水袋就是依靠辐射的方式进行热量的传递。
24.【答案】光的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25.【答案】不断变化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都是在不断进行变化的,地球的内部力量或者外部力量都会对地球表面产生影响,比如河流、风等。
26.【答案】蒸腾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是循环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是江河湖海中的水分蒸发,其次是地表上水分的蒸发,植物叶子的蒸腾作用也会蒸发水分。
27.【答案】水蒸气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云和雾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在高空就是云,在地表就是雾。
28.【答案】六边形
【知识点】晶体
【解析】【分析】雪花是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大部分是六边形。
29.【答案】刺激
【知识点】神经系统;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反应是由刺激导致的,由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或变化就是反应。
30.【答案】大脑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是人体的中枢,左侧大脑主要是支配右侧肢体的,而右侧大脑主要是指被左侧肢体运动和感觉的。
31.【答案】(1)太阳是光源,玻璃不是
(2)太阳自身可发光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可以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太阳是光源,玻璃不是,因为玻璃是反射的太阳的光。
32.【答案】(1)整齐
(2)影子在一条线上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观察队列是否整齐,可以通过观察影子来判断,队列中每个人的影子是重合的,说明队列是整齐的。使用的原理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3.【答案】(1)开窗通风和戴头盔是正确做法
(2)不吃早餐是错误做法
(3)因为大脑的耗氧量大;大脑柔软经不起撞击。大脑是人体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开窗通风可以加强空气流通,戴头盔可以增加行驶时的安全性。
(2)不吃早饭是错误的,属于挑食、偏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3)大脑是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需要保持充足能量的摄入。
34.【答案】在太阳辐射下,水经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蒸腾变成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水蒸汽在高空遇冷凝结云(水滴或冰晶),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降水。这些降水有的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有的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还有的直接蒸发成水蒸气又回到空中,完成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就这样在陆地、海洋、大汽间不断地循环,并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和不断更新的状态。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
35.【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防治主要以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群,管理传染源,根据此原则,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解答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