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0 07:59:12

文档简介

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B B C B C D D D A B B A A D B
题 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B C C C A A B A A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
观点:世界各地许多民族和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和手工业技术,世界古代文明起源是多源的。
说明: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距今约7000—5000年前,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生地,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掌握了冶铁技术;美洲独立培育出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
27.(14分)
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需求。
欧洲殖民者带着枪支弹药和廉价的工业品到达非洲,在非洲捕获或者跟当地部落首领交换大量黑奴,运往美洲并卖出,然后装上食物和原料返回欧洲,获取大量金钱。
三角贸易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28.(12分)
(1)经济角度: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政治角度: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美国发动了独立战争,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发展;思想角度:启蒙运动兴起,人文主义进一步传播;对外关系角度: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加速,霸权争夺激烈。(8分)
(2)①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②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促进了启蒙思想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传播;
③启蒙运动的爆发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提供精神武器。
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使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任一个角度得4分)
29.(12分)
示例:选择经济角度: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棉纺织业开始,之后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也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为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例如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化学工业的兴起等。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说明: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若学生答题有所创新,且言之成理,教师可酌情赋分。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000年文明启示录》中指出,一些人高高在上,使唤农民耕种收获、上缴余粮,供给士兵、祭司、工匠、船员、驼队、矿工、伐木工,及其他从事专业技艺的人员。随着这些人数量渐增,技艺日精,一个我们称之为“文明”的社会由此形成。材料表明
A.人类文明从分散走向联系
B.社会分工推动了文明起源
C.武力扩张促进文明的发展
D.帝国统治扩大文明的范围
2.埃及历史铭文记载,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这反映出古埃及
A.追求公平正义 B.实行专制统治
C.实施依法治国 D.建立官僚体系
3.波斯帝国的贵族百姓都是国王的仆从,国王通过遍布帝国境内的道路、通讯系统,加强对地方控制。同时其境内亚美尼亚村庄和希腊人城市的历史表明,公民权的授予、治理方式的选择等内部的事务,都由村庄或者城市自主决定。这表明波斯帝国
A.大力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B.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C.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相结合
D.继承了希腊城邦的政治遗产
4.公元前300年左右,一位雅典商人跟朋友谈起自己的事业:“我发现自从亚历山大东征后,我的生意蒸蒸日上,特别是与波斯人的贸易让我赚进更多钱。”这位商人成功的原因最可能是
A.由于埃及受到希腊人统治,使埃及商人无法与雅典商人竞争
B.雅典与波斯之间不再有政治藩篱,进行远距离贸易更为便利
C.因为希腊的造船技术大为精进,使货物的运送更为快速便捷
D.马其顿的征战推动了新航路的发现,使商人更容易进入东方
5.1086年8月,英王威廉一世召开誓忠会,让所有等级的领主前来对他行“臣服礼”,并宣誓效忠。这
A.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B.导致城市自治运动兴起
C.反映了英国王权的加强 D.说明封君封臣制的瓦解
6.第一个到过非洲并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是唐朝的杜环。元朝的汪大渊曾两次随商船出海,最远可能到过今摩洛哥的丹吉尔港,也到过东非沿海地区,并在自己撰写的《岛夷志略》中留下了相关记载。这说明
A.中非之间建立官方联系
B.非洲的封闭状态被打破
C.非洲对外贸易逐渐繁荣
D.中非之间交往源远流长
7.大津巴布韦古城主体建筑位于山下的平地,被称为椭圆形大围墙,围墙里面建有图锥形石头高塔、石碑、地客、水井和一些石崖的废基,周围发掘出奇怪的生产工具、锋利的作战武器、中国的陶瓷碎片、波斯的彩色瓷器、印度的佛教念珠等。这反映出大津巴布韦
A.实行中央集权体制
B.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C.开辟了同亚洲的新商路
D.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8.1295年,法国城市图卢兹城为国王提供了2700图尔锂的现款、3000个头盔、3000个护领、1500张弩弓和1000套军服,它们还直接向国王提供军队与士兵。这一做法
A.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B.摧毁了庄园制度
C.奠定中央集权制的基础 D.有利于王权加强
9.16世纪的修道士卡萨斯在《西印度毁灭述略》中记载: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陆的岛屿上屠杀了无数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灾难。他们掳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役蹂躏他们。整个岛屿全部被摧毁,一片荒凉。这表明
A.早期殖民扩张充满暴力和血腥
B.殖民者发起了罪恶的黑奴贸易
C.殖民扩张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D.新航路开辟导致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10.伊拉斯谟被誉为“16世纪的伏尔泰”,他在《愚人颂》中写道:“当他们(自负的神学家和僧侣们)在教堂中像驴叫似的高声朗诵圣经时,他们只记住它的词句,并不理解其意义,但是他们以为他们正是把最润滑的香油抹于上帝的身上了。”这反映了作者
A.主张灵魂自我救赎
B.对天主教会的抨击
C.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D.反对专制王权统治
11.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主张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不得从罗马领受,所有的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这一主张
A.打破了基督教会的思想束缚
B.利于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
C.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提倡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12.下表为1544—1660年欧洲贵金属存量估计表。引发欧洲贵金属存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白银数量(kg) 黄金数量(kg)
1544年 9190000 815000
1600年 21400000 1192000
1660年 31270000 1580000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D.商业组织的不断创新
1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作者认为新航路的开辟
A.推动近代社会转型 B.引发欧洲商业革命
C.引发欧洲价格革命 D.促使商业格局变化
14.下表为部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据此可知,他们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孟德斯鸠 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伏尔泰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卢梭 主张主权在民。
亚当·斯密 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康德 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A.以反对政府对人的干预为出发点
B.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宗教神权统治
C.反对君主制度,主张自由民主平等
D.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了理论准备
15.14—18世纪,欧洲相继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些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产生了许多革命性的认识。其中,动摇了封建神学基础的是
A.“地球中心说” B.“太阳中心说”
C.“人文主义” D.“因信称义”
16.1776年1月,美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常识》出版,揭露英国对殖民地的盘剥,论证了“和英国分手”的合法性,强调“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常识》出版3个月,发行12万册,驱散了与英国妥协的幻想。该书的出版
A.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
B.推动了北美殖民地独立运动
C.开启了北美地区思想启蒙运动
D.推动了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17.一位历史人物曾获得这样的评价:“他将历史推往现代,他的天才与历史的建设性力量合而为一;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民主自由政治的确立未必是他的本意,但这些事件皆得益于他的行动。”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拿破仑 D.俾斯麦
18.狄更斯(1812—1870年)曾这样生动的描绘了英国兰开夏郡的焦煤镇:在这座城镇里,由于煤烟的污染,到处呈现出“一片不自然的红色与黑色”。这座焦煤镇“时常把煤烟不仅吹在自己头上,并且吹到临近地区”。由此可见
A.煤炭已成为当时主要的化工原料
B.英国出现了喧杂、拥挤的大城市
C.工业革命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D.政府应禁止煤烟排放,保护环境
19.下表为19世纪后半期人类主要的发明成果。由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人物 国籍 发明
1856年 贝西默 英国 转炉炼钢法
1866年 西门子 德国 发电机
1867年 诺贝尔 瑞典 黄色火药
1870年 格拉姆 比利时 电动机
1876年 贝尔 美国 电话
1887年 狄塞尔 德国 柴油机
A.导致传统工业部门走向衰落
B.科技发明主要依靠工匠经验
C.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D.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仅在欧洲地区得到推广
20.20世纪初期,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奢好和说话腔调,传布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媒介是
报纸和广播 B.铁路与飞机 C.电视和电影 D.网络与漫画
21.1848年6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报纸订户最多达6000份左右,当时它“成了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没有一家德文报纸“像《莱茵报》这样有威力和影响,这样善于鼓舞无产阶级群众”。该报纸
A.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 B.指导了巴黎公社运动
C.顺应了法国社会转型 D.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22.巴黎公社在政权体制上,取消资产阶级议会制,使公社成为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构,实行以普遍选举制为基础的人民代议制度,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巴黎公社的伟大意义的是
A. 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标志社会主义运动由空想变成科学
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3.拉丁美洲传统的农业经济以粮食生产为主。进入近代后,很多国家大量种植专供出口的单一经济作物,如甘蔗、香蕉、烟草等。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者推行的殖民政策
B.拉丁美洲农业资源独特
C.工业革命对拉美影响有限
D.黑奴贸易改变劳动力结构
24.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宗主国的利益,而非照顾殖民地。根据这种观点,英国殖民印度时最先开始的可能是哪一项建设
A.交通设施 B.水利设施 C.教育制度 D.议会制度
25.下表为欧洲、非洲和美洲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年 欧洲 非洲 美洲
1650 18.3 18.3 2.4
1750 19.2 13.1 1.6
1850 22.7 8.1 5.1
A.非洲与美洲人口占比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B.欧洲城市化运动导致农村人口占比下降
C.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
D.殖民扩张影响了各洲人口比例的变化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许多民族独立地“发明”了不同动植物的驯化。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这些地区远至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和公元前3000年的中美洲。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能独立地将炼铜术应用到炼铁问题的解决。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
——[美]希林顿著,赵俊译《非洲史》
结合世界古代史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的观点。(12分)
27.(14分)16—18世纪,欧洲人主导的这三百年的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贸易方式是三角贸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04年4月一艘载重300吨的船只从法国南特起航前往非洲,其装货单上列出的商品有:大量织物(包括印度棉布和斜纹塔夫绸)、铜制器皿、锡盒锡罐、铁条、带鞘的刀、帽子、玻璃制品、假水晶、火药、手枪、步枪,还有烧酒等等。南特是法国从事贩卖黑奴的最大港口,这时期从英国利物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出发前往非洲的船只所装载的货物大体上与此类似。这些船只到了非洲后,就甩卖掉这些货物,买回黑人……非洲处于比欧洲文明低的发展阶段,欧洲人运来的货物成为他们的高级商品,特别是武器更是其中一些部落“捕猎”其他部族的重要工具,深受当时一些非洲人的“欢迎”。接着,这些贩奴船只从非洲满载黑人起航前往美洲,在那里出售奴隶。最后,从美洲运回欧洲的是市场上很抢手的食物和原料。一个贸易来回,三次买卖,如果不出意外,每趟都可赚取大笔钱财。
——摘编自王加丰《三角贸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三角贸易进行阐释。(14分)
(12分)在英语中,“十八世纪”不仅单指1701—1800年的时间节点,还代表了西方文明高速发展及向其他地区扩张的时间阶段。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在18世纪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影响了整个世界后来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历史事件节选
1701年:英格兰发明播种机。
1733年:约翰·凯发明飞梭。
1748年:孟德斯鸠出版《论法的精神》。
1756年—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
1762年:卢梭出版《社会契约论》。
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765年:英国向北美十三州征收印花税。
1769年:瓦特改良纽昆门的蒸汽机成功。理查·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织机。
1770年:英国将澳大利亚、新西兰收为殖民地。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第二次大陆会议召开。
1782年:瓦特研制“万能蒸汽机”。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英人柯特发明以煤炼铁的方法。
1787年:费城的制宪会议制定美国宪法。
1789年:法国召开三级会议。美国第一届国会召开,选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798年:拿破仑征埃及,拿破仑的舰队被英国的海军上将纳尔逊摧毁。
1799年:拿破仑返国,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成立执政府,自任为第一执政。
(1)选取恰当的角度,分类归纳西方世界在18世纪发生的变革。(8分)
(2)任选一个角度,分析说明“十八世纪的欧洲影响整个世界历史进程”。(4分)
(12分)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厘清历史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了一位同学对18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请你任选(或补充)一个角度对该时期的历史特征进行阐述。(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