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0 08:03:50

文档简介

2023年“江南十校”高二阶段联考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主观题评分细则
1.【答案】D
【解析】据材料“数量较多的人工搬运石块”“与具有稳定栖居形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更为接
近”以及“比较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各类植物种子2000余粒”等,可知材料中的定居生活、食物
(农业)都与早期农业有关,这印证了原始农业的特征,故D项正确。社会贫富分化表现为不同阶层
所有财产的不同,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A项;手工业是指使用简单工具,依靠手工劳动,从事小规模
生产的工业,包括纺织、制盐、陶瓷和矿治等,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B项:证明文明社会的标志,诸如
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发明、金属工具的制造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
2.【答案】D
【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陶寺遗址有“大城、小城和宫城”的区分,良渚遗址“莫角山、内城与外
城”以及“人工营建的长方形土台”,瓦店遗址“相对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以及“埋有人牲遗骸数具和
动物骨骼数具”从这些信息可推知,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各个聚落之间的关系,故排除A项:材
料中未涉及早期国家的相关信息,故排除B项;商业的推动与历史事实不符,故排除C项。
3.【答案】A
【解析】据材料“北单于··与汉贾客交易”,可知材料反应了东汉时期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间的贸
易往来,有助于促进民族交融,故A项正确。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开通,故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间的交流而不是汉朝北部边疆的巩固,故排除C项;商业贸易的往
来源于各地的互通有无,故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龙骨车即翻车,是汉代创造的一种机械提水工具,随着时间发展,龙骨车的
动力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体现了农业灌溉工具的改进,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的传统耕作方式
长期以来都是铁犁牛耕,故排除A项;手工业包括纺织、制盐、陶瓷和矿治等内容,材料没有体现,故
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南北经济进行对比,无法说明南北方经济差异比较明显,故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据材料“驱傩”“祓除凶灾”“驱邪避毒”等信息,可知中国人在面对节日的各种“邪毒”时,不
是逃避而是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防止祛除,体现了积极有为的节日文化理念,故D项正确。天人合一
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和统一,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A项:和而不同是指在人际交往
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故排除B项;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2023年“江南十校”高二阶段联考
高二历史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1.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中,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出土了数量较多的人工搬运石块,学术界认为这
些石块遗存与具有稳定栖居形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更为接近。在对同时期的北京东胡林遗址研
究时,鉴定出了比较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各类植物种子2000余粒。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
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B.农业和手工业开始分离
C.文明社会开始形成
D.原始农业生产已经出现
2.下表是我国古人类文化遗址的情况简介。由此推知,这些文化遗存
遗址
简介
陶寺遗址
包括大城、小城和宫城
自内向外依次为莫角山、内城与外城。城内的莫角山为一处人工营建的长方形
良渚遊址
土台
面积达百万平方米以上。在其西北台地环壕内中部发现两处东西相对的大型夯
瓦店遗址
土建筑基址。其中居东部的一处,埋有人牲遗骸数具和动物骨骼数具
A.呈现出多元一体趋势
B.凸显出早期国家特征
C.源于商业发展的推动
D.具有明显的礼制色彩
3.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元和元年,武威太守孟云上言北单于复愿与吏人合市,诏书听云遣
驿使迎呼慰纳之。北单于乃遣官员,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交易。诸王大人或前至,所在郡县为设
官邸,赏赐待遇之。”据此可知,这些商贸活动
A.有助于促进民族交融
B.促进了丝绸之路开通
C.巩固了汉朝北部边疆
D.源于中原王朝向心力
4.下表为不同时期龙骨车的图片介绍,这反映出我国古代
《王祯农书》中的
《王祓农书》中的
《农政全书》中
三国时期的龙骨车
魏晋时期的龙骨车
两宋时期的龙骨车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A.传统耕作方式的变革
B.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C.农业灌溉工具的改进
D.南北方经济差异较明显
5,我国传统节日并非都是吉日良辰,如大年除夕以放爆竹、挂桃符、贴门神等活动驱邪避灾,有些地区还
举行驱傩仪式。农历三月初三上已节,人们用到水边洗涤的方式以祓除凶灾,在端午节,更有洒雄黄
酒、挂艾草等多种驱邪避毒的方法。这些传统节日活动所体现的文化理念是
A.崇尚天人合
B.主张和而不同
C.推崇厚德载物
D.倡导积极有为
6.明代官员吕坤在灾年施粥时要求,“粥厂必使数里一厂,令人无奔走后时之失,一厂止收二百人,令人
无杂聚成疫之害。”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针对霍乱的防治提出“疏浚河道,毋使积污,广凿井泉,毋使
饮浊”的措施,进而达到“湖池广而水清,井泉多而甘洌”。两人主张的共同点是
A.关注环境卫生状况
B.重视防疫理论研究
C.注重基层医疗监管
D.崇尚健康生活方式
7.下表是吉林地区一段时期内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史实摘录。这反映出吉林地区的城市发展
时间
城市发展状况
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市时,清政府增加了在吉林市的驻军,使军队人数达到
1676年
2500多名,并“徙直隶各省流人数千户居此”
清政府基于吉林市优越的区位优势及其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将机器局厂址选
1881年
定在吉林市
随着机器局往来人员及货物运输的加快,机器局与旧城之间的地带也逐渐扩展
1881年
为城区。同时,通往各城门的道路在地方政府的主持下,进行了拓宽,并在城门
口附近留设了一些小型广场
A.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
B.促进了人口快速增长
C.得益于工业化的推动
D.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8.下图为道光年间上海县出现的关于庄票的告示牌。庄票即“钱庄所出凭券,允许到期兑款于持票之谓
也”。在发票之时,一般根据庄客的要求,钱庄按寄存户钱数填发,不记名,认票不认人,可以作为现金
流通市面。据此可知,“庄票”的出现


3
承裕姓记钱庄庄票
恒修钱庄庄票
天祥钱庄庄票
A.便利了社会经济的交流
B.改变了政府抑商政策
C.推动了长途贩运的兴起
D.基于农业发展的需要
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