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长方体的认识说课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长方体的认识说课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20 19:5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说课内容
说教材
1
教学目标
2
教学重难点
3
说教法、学法
4
说教学过程
5
说板书设计
6
空间与图形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一年级:认识了平面图形,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
四年级: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三年级: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且学习了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和周长
五年级上: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五年级下:长方体和正方体
立体整合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想象、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1.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建立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观念。
2、在认识长方体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想象、观察、操作等活动,发现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其它们的特点。
四、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采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
为了达到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激活学生思维,我采用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来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学具: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茶叶盒、牙膏盒等 长方体纸盒
教具:长方体模型(含有特殊长方体)、课件
学具操作为主,教具演示为辅,力求使教具、学具能起到课始用来激趣,课中用来明理,课后用来检验的作用。
二、动手实践,
探索新知
(预设15分钟)
一、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预设5分钟)
四、随堂练习,
巩固深化
(预设5分钟)
三、交流汇报,
媒体演示
(预设10分钟)
五、梳理知识,
反思总结
(预设5分钟)
五、说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如下五个环节逐步展开: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爱因斯坦
2
结合课件让学生想象由点-线段-长方形-长方体的变化过程
3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用课件呈现长方体的建筑、水立方等图片
【设计意图】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让学生初步感知从平面
图形过渡到到立体图形的变化,揭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借助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辨认长方体,强调长方体的用途,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观察实物或模型,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用手摸一摸,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大脑的分析活动,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课件进行演示,用下定义的方式揭示概念,使学生对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展开研究长方体的特征铺平道路。
2.师生共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解决重点
这部分重点教学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等具体操作活动发现长方体的特征,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他们在动手尝试中发现,在讨论中明理,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在质疑中发展。
三、交流汇报,媒体演示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同时做好板书。交流完后结合课件中的动画,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长方体的特征,验证学生的发现,同时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从直观形象入手,使长方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由感性到理性,强化感知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1. 判断正误。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3)一个长方体,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那么它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
×

(2)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棱,共二十四条棱。 ( )
×
四、随堂练习, 巩固深化
这道题为基本题,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
并灵活运用长方体的特征。
①④⑤⑥⑦⑧
变式拓展练习的设计,加深了难度,是为了在加强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当学生有困难时,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五、梳理知识, 反思总结
针对本节课内容,首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或不足,然后整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说出是怎样学到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关注知识的探讨过程,把学生当作知识建构的主体,当作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人,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六、说板书设计
面 6个 长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棱 12条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 8个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纲要信号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重点突出,强调了长方体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