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课件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课件 (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0 16:3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题西林壁
目录
走进作者
第壹章
初读感知
第贰章
精读鉴赏
第叁章
课堂小结
第肆章

走进作者
苏轼画像
苏轼经历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这本来就是例行公事,但由于苏轼是诗人,写出的文章常常带有自己的感情和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加以利用,说他明里暗里讽刺政府,并且对皇帝不忠诚,犯下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所谓三人成虎,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生平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美食家、书法家、画家 ,是苏洵的儿子。苏轼苏旬苏辙合成三苏。
写作背景
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壮丽的山水激发了苏轼的心情,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初读感知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和侧面看庐山连绵起伏,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出了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就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书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缘:因为。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题西林壁

精读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写的是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从正面看绵延逶迤成岭,侧看峰峦起伏成峰;远看近看也都各不相同。
节日PPT模板 http:///jieri/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的是作者从不同的位置观看庐山,会产生不同的印象,这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节日PPT模板 http:///jieri/
分析诗歌

诗人在庐山中看到了什么景象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岭,峰,缘等词含义。
作者感情
表达了作者看待事物要看得全面,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远近高低各不同,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而且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待问题的出发点有所不同,所以对待客观事物可能会有片面性。想要告知我们看待事情要从事情的整体出发,不能片面的对待问题。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课后背诵诗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能背诵佛如同学可以尝试背诵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