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 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0 20:16:2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3张PPT)
三年级语文下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重阳节的习俗
这一天,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重阳节--敬老节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老人们在
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
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晚年生活
增添了无限乐趣。
相关背景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因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备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人们在重阳节这天,往往会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等,以求祈福避灾。
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流利、准确地朗读古诗。
背诵并默写古诗。
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画面,体会诗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了解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来历及其文化内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生平简介
王维,701年生,761年逝世,祁(今山西祁县)人。唐诗人、画家。字摩诘。北宋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诗人在十几岁时离开故乡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二十岁考中进士,在这段时间内,他一直漂波在外,自然产生思乡念亲之情。特别是在尤其是佳节到来之际,这种情感更为强烈。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忆:想念,思念。
山东是指 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思念自己家乡的兄弟亲人。
山东:
异乡:
为异客:
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他乡、外乡。
作他乡的客人。
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生字学习
多音字

wèi:(为了)
wéi:(行为)

chǔ:(处理)
chù:(处所)
每逢佳节倍思亲
解释:每当遇到节日就更加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释: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词语理解
重阳:我国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
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
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课文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用自己话来说一说诗文大意。
“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生地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每逢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这远离家乡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
悟诗情
重阳节登高则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南朝梁代·吴均著
《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
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道长费长房为师,
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
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乡亲。并告知
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
花酒,即能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
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但因
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
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
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自此,重阳
登高避灾流传至今。
重阳登高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