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2.9 解决求两个数相差几的实际问题表格式(教案+练习+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2.9 解决求两个数相差几的实际问题表格式(教案+练习+任务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20 20:43:34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解决求两个数相差几的实际问题(第2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求两数相差几”用减法计算的道理,丰富和拓展减法模型。 2. 在对列式、画图等多种表征形式进行观察、交流、辨析的过程中,发展问题解决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巩固理解“求两数相差几”用减法计算的道理,掌握其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丰富和拓展减法模型。
教学过程
一、相差问题的不同问法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快来看,小云和小丽带来了两罐糖果,请你仔细观察图,数一数两个罐子里面分别有多少颗糖果? 自主探索 总结经验 1.小云比小丽少几颗?小丽比小云多几颗? 预设1:小云比小丽少几颗? 预设2:小丽比小云多几颗? 问:这两个问题你们会解答吗?请你试着写一写,画一画吧。 (1)交流想法。 ①这两道题目都是用12-7=5来解决。 ②结合图分析。 学生作品: 从图中我们知道了小云有7颗糖果,小丽有12颗糖果。解决小云比小丽少几颗,和小丽比小云多几颗,这两个问题,都是从小丽的整体里去掉和小云同样多的部分,求剩下的部分。所以都是用12-7=5来解决。 2.变换问法: (1)问:小云再添几颗就和小丽同样多了? ①交流想法,并结合图分析。 学生作品: ②我们可以结合图来思考。大家看,小云再添上5颗就和小丽同样多了,这5颗其实就是小云比小丽少的数量。只要求出小云比小丽少几颗,就是要再添几颗,算式还是用12-7=5(颗)来解决。 (2)问:小丽拿走几颗就和小云同样多了? ①可以再看着图想一想。 ②结合图分析。 学生作品: 预设:小丽拿走几颗这个问题,和小丽比小云多几颗的问题是一样的意思。小丽比小云多几颗?就是再拿走几颗,所以这道题还是12-7=5(颗) 3.对比总结。 这4个问题虽然问法不同,但都是在求小云和小丽相差多少颗,都用12-7=5这个算式来解决。 二、生活中的相差问题 (一)在草莓中的相差问题 1.从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预设:我发现了叔叔上午摘了13箱,下午摘了8箱,我的问题是,叔叔上午比下午多摘了几箱? 2.这个问题你会解答吗? 预设:想要解决叔叔上午比下午多摘了几箱,就用上午摘的13箱,去掉上午和下午摘的同样多的8箱,剩下的就是上午比下午多摘了几箱。 3.做对了吗?自己检查一下吧。 (二)年龄问题中的相差问题 1.都知道了什么? 预设:哥哥13岁,小妹妹6岁。 2.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预设:哥哥比妹妹大几岁? 3.请你试着画图并列式解答吧。 学生作品: 预设:一个圆代表一岁。用13个蓝圆来表示哥哥13岁,妹妹6岁就用6个红圆来表示。 预设:要求哥哥比妹妹大几岁?就从哥哥的年龄中去掉和妹妹同样多的部分,剩下几个圆就是哥哥比妹妹大几岁。也就是他们之间相差几岁。用13-6=7(岁)。 总结:通过画图理清了题目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解决了问题。 (三)总结。 刚刚我们一起解决了同学找到的求两个数相差几的实际问题,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呢,你们找到了吗? 丰富减法模型 (一)出示情景 引发思考 预设:公园里运来了16棵松树,9棵柳树。工人叔叔说已经种了9棵松树。 (二)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1.松树比柳树多运来多少棵? 预设:求松树比柳树多运来多少棵这个问题,就是在求这两种树相差几棵。用16-9=7来解答。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不一样的问题并解答吗? 预设:我找到了一个问题也是用16-9=7来解答的,但是我找到的问题和小光的不一样,你们能猜猜我是什么问题?开动脑筋想一想。 预设:我知道了,我们知道运来了16棵松树,工人叔叔说已经种了9棵松树,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可以问还剩多少棵松树没有种? 3.刚刚这两个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都用16-9=7这个减法算式来解决。 问:这两个算式的意思一样吗? 对比总结 这两个算式的意思不一样,第一道题是从16棵松树里去掉和它同样多的9棵柳树,求的是松树比柳树多7棵。是两种树在比较。第二题是从16棵松树里去掉已经种了的9棵松树,求的是还有7棵松树没有种。都是关于松树的问题。 四、回顾总结 同学们,回顾这节课的内容,你是不是发现生活中有很多求两数相差几的数学问题,你对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课后可以把你的收获和家人交流一下。今天的数学课就上到这里吧,同学们再见。课后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解决求两个数相差几的实际问题(第2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题目
请你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信息,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
课后练习答案
参考答案: 学生收获举例: 问题:学校开展为山区小朋友捐书的活动,东东捐了9本,小雨捐了6本,小雨再捐几本就和东东同样多了? 算式:9-6=3(本)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解决求两个数相差几的实际问题(第2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 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求两数相差几”用减法计算的道理,丰富和拓展减法模型。 2. 在对列式、画图等多种表征形式进行观察、交流、辨析的过程中,发展问题解决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学习任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2.通过画图,对比不同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呢?。 【学习任务二】 1.从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试着提出问题并解答。 【学习任务三】 1.哥哥和妹妹相差几岁?画图并解答。 【学习任务四】 公园里运来了16棵松树,9棵柳树。工人叔叔说已经种了9棵松树。 1.能提出什么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写一写、画一画。
推荐的学习资源
小云
7颗
12颗
小丽
我上,中摘了3翁.
下中摘了留搁。
13岁
6岁
哥哥小兵妹妹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