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说教材
01
说学情
02
说教学目标
03
说教法学法
05
说重难点
04
说教学过程
07
目录
说教学准备
06
说板书
08
说教材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义务教科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三节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学生比较深入的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也是由研究平面几何扩展到研究立体几何,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说学情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基本特征以及展开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表面积对于他们来说是全新的概念,比较抽象。虽然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为了使全部同学都能明白道理和灵活运用,我在教学中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突破难点。切身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表面积的概念,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操作感知,提高学生操作,概括,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方法。能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探索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的魅力。
情感
技能
认知
说重难点
能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遵循“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学生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培养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积累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所谓“对话式”教学,即通过师材对话,师生对话,生材对话,生生对话等多种对话形式来完成数学知识的教学。
学法:动手操作,自主学习,互作交流
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长方体 正方体纸盒
剪刀
说教学过程
为了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我把“对话式”教学应用到了本节课的教学中。包括“自主学习一交流释疑—精讲点拨一达标 训练一反思提升一布置作业”这样六个环节。
说教学过程
1 、自主学习
在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主要完成三次对话。
说教学过程
1 、自主学习
第一次对话:“师材对话”
提前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隐形价值,学习方法的迁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找准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教学重点:能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确定本节课对话的核心内容——用转化和迁移的思想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是学习本节课重要的学习方法,完成第一次对话一教师与教材的无声对话。
说教学过程
1 、自主学习
第二次对话:“师生对话”
即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公式,并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展开图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学生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准备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盒子,为自主探索作好准备,完成第二次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心际对话。
说教学过程
1 、自主学习
第三次对话:“生材对话”。在前两次对话的基础上,我设计出本节课的自学问题,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体现图形与几何知识中的思想和动手实践这一特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2、尝试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3、我的发现,我的问题(通过自学,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
我将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并将自学的结果以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一梳理在自学本上,完成第三次对话:生材对话——学生与教材的无声对话。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说教学过程
2 、交流释疑
在交流释疑这一环节,主要分为两步完成。
说教学过程
2 、交流释疑
第一步:组内对话一小组成员间的有声对话。(10分钟)
《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交流要求需要多少彩纸就是求6个面的面积之和。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纸盒,看一看、写一写、剪一剪,并讨论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每个面的长和宽的关系,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我也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指导他们的实践,倾听他们的发言,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引导他们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方法,通过自评、互评确定最简算法,使计算优化,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关键条件。至此,本课的重点、难点都得以突破。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说教学过程
2 、交流释疑
第二步:组际对话一一小组之间的优质对话。(5分钟)
在进行组际对话之前,会有一次小测试,检测一下学生自学及交流情况。让学生自己完成本道题,做完后同桌交换自主进行批阅,批阅完成后由学生上台讲解本道题的解题过程及每一步过程的意义。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意见,由台上同学或其他同学给予解答。组际对话达到论点正确、论据充分的的,让对话式教学完全进入一种高效化和优质化状态。所有的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兴趣盎然地投入到组际对话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内化所学知识。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我会对同学们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
5
3
3
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说教学过程
3 、精讲点拨
师生之间的有声对话
交流释疑环节虽然精彩,但难免会出现问题,教师的精讲点拨在此变得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此环节目的在于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是新课标四基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完整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5分钟)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
说教学过程
4 、达标训练
这一环节是通过我与教材、学生、课堂的一次综合性对话,设计不同梯次的练习题,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巩固和测试。这是我所设计的练习题。这一环节既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感悟。(10分钟)
1.做这样一个无盖的玻璃鱼缸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
2.做一个这样的火柴盒,内盒和外盒各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
说教学过程
5 、反思提升
生己师己对话,
在这一环节,我只给学生出示“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是怎样来学习的?”这句话,然后让学生来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别看这样短短的一句话,这正是学生学习的升华。师己对话就是教师的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反思自己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当然这主要是教师在课下完成(4分钟)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是怎样来学习的?
说教学过程
6 、布置作业
课堂最后,让学生课下完成习题。这道题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作业:比一比谁最棒
一个新建的小区准备修建游泳池,设计长50米,宽20米,深20分米。
知道咱们班同学这部分知识学得不错,想请同学们帮个忙!需要解决:
(1)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如果沿着游泳池的池口涂上一条红色的边线,这条边线的长度是多少米?
(3)如果给这个游泳池的池底和四周贴上瓷砖,每平方米需要10块瓷砖,那么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瓷砖?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板书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为此我的板书以简单明了为根本宗旨,重在重点突出,清晰易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