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集中练习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我认为《红楼梦》是康、雍、乾三朝的社会生活、社会矛盾、历史趋向的一个艺术的总概
括和,总反映。
《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一种是新生事物的毁灭,这就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毁灭;
另一种是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的毁灭,前者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经不起狂风
恶浪的摧折而毁灭,但它健壮的根系和茁壮的幼芽仍在适宜的土蛾里保存着,“野火烧不尽,春
风吹又生”,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而后一种毁灭,是腐朽加腐烂,
是生命的尽头,最终是化为粪壤,永远成为过去、不可能再生.
所以这两种毁灭,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意义,前者反映的是历史前进的客观趋势,后
者反映的是由荣、宁二府象征的那种腐朽势力的必然灭亡。
曾雪芹的笔是非常狡狯的,他一再声称此书“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
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表面上说得非常好听,都是对
封建皇帝和朝廷的歌功颂德,但一开头他就写了一桩贪赃在法的人命索,同时带出了炙手可热
的“员、史、王、薛”四大家族。由此开头,也就开始了他对封建社会的大揭露、大批判。贪
赃枉法的贪官贡雨村,是全靠贾府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在断了薛培所犯的人命索以后,还直接
向贾府和王子腾报告,这说明一切横行不法的事,都与“四大家族”有关。通过对这个具体的
“贾”府的描写,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
俱有照应”的具体情况,而且“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
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这就是封建社会政治势力的一张关系网。所以“葫芦僧乱判”一案,实
际上是对封建社会、封建官场的一个总揭露和总批判
当然《红接梦》最最动人之处,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生死不渝的爱情和他们的爱情悲剧,
《红接梦》是以宝、黛的爱情悲剧来贯穿全局的.这个爱情悲剧的内高是誓死捍卫爱情和婚烟
的自主、自择权,主张爱情和婚细时自由.
但是《红接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而不是哲学也不是史学,所以它的表达方式不是哲
学语言,也不是“本纪”“列传”.《红楼梦》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原,它使用的语言是
生活语言。所以,要从《红换梦》中寻觅我们上面所说的各项内容,从字面上是找不到的,这
须要读者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语言中仔细体味环岛,才能悟出它的真意.所以诀《红接梦》
须要细心读、反复读,耐心参详。(摘编自冯共庸《读〈红接梦)》)
高二语文第】页共8页
1/8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集中练习
高二语文参考的答案
1.D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中虽有意规避‘伤时骂世’”曲解文意。
2.C 选项“新生事物在历史前进中难逃灭亡的客观趋势”曲解文意。
3.B 这是黛玉与宝玉之间的拈酸吃醋,不能体现曹雪芹对封建社会的揭露。
4.①综合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如开篇引用鲁迅对悲剧的阐述,论证有力。②论证语言严谨。如“几乎所有的”“似乎更接近于”等,表述严谨。③论据选择典型,文中选择了莎士比亚的悲剧和《红楼梦》以及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为论据,说服力强。(4分 答对两点即可)
5.①宝黛爱情的毁灭,主要源于他们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与当时周围人的人生见地不同,他们誓死捍卫爱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择权,主张爱情和婚姻的自由,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毁灭。②宝黛爱情是发生在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这一大环境中的,封建大家族的兴亡盛衰直接影响到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命运,而这一腐朽势力的必然灭亡,也加剧了宝黛爱情的灭亡。(4分)
6.B(“同时也是故事的主体,即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之一”错。小说中的“我”是旁观者,而非故事主体,更非主要角色)
7.D(“意在突出她直率、爽朗的性格特点”错,表现的是姑娘对抗日的支持,对国家的热爱)
8.①第一处写风吹草倒、云的沉重以及树叶的焦枯坠落,突出了环境的荒凉、压抑,为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②第二处借助风吹、云垂、天暗,写出了“我”的焦急心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6分)
9.①“红色”象征着生命活力,也象征着革命精神;而“棉袄”则象征着保护与关爱,象征着火热心肠。小说以《红棉袄》为题,含义隽永,耐人寻味。②“红棉袄”是故事中的关键物件,与小说中姑娘将自己心爱的“红棉袄”加盖在顾林瘦弱身体上的这一重要情节密切相关。③以《红棉袄》为题,更能彰显主人公纯朴、善良的品格,讴歌抗日根据地军民的鱼水情深,凸显主题。(6分)
10.C
11.B “庖丁解牛”的“解”字是肢解分割的意思。
12.B “到郑国做世子”错,烛之武只是建议郑伯派人迎公子兰归国,并未说“做世子”。让公子兰做世子是晋文公的要求。
13.(1)郑伯对烛之武说:“秦军撤退,是依靠了你的能力。晋兵不撤退,拿他怎么办呢?”(4分)
(2)(叔詹)于是攥着鼎耳大声哭号说:“从今以后,服侍君侯的以我叔詹为戒!”(4分)
14.①自己前往,是晋侯的要求,所以不能不去。②自己不去,晋军不会撤退,就会让郑伯担忧受辱,这是作为臣子不忠的表现。③如果因为郑伯不让自己去,而导致亡国,就会让天下对郑伯产生误解。(3分)
15.D“语言质朴无华”错误。颈联在描写风烟时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烟雾的弥漫。尾联在抒发自己的豪情时运用了典故。所以语言质朴无华不合适。
16.(1)相同:都表达了漂泊他乡的羁旅之愁以及独自一人登上高台的孤独寂寞之愁。
(2)不同:《登高》还表达了年老多病,以及忧国伤时的情操。《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还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6分)
17.(1)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2)固时俗之工巧兮 偭规矩而改错
(3)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18.①无可非议 ②不知所云 ③长此以往(3分)
19.所以,乡土成了一个可以用油来炒拌的食物。虽然有了滋味,却缺少良心。(4分)
20.①构成:把不同类型的散文比作衣服,把写散文比作穿衣服,把写作时用力过度比作为了穿衣服而扭曲身体;②效果:化抽象为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散文写作要好好说话、不可用力过度的观点。(4分意对即可)
21.B 文中引号表示强调。A项表示特定称谓,B项表示强调,C、D两项都表示引用。
22.①它们的差别是很大的 ②对健康极为不利 ③停止孵化(6分)
23.参照2022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指导】这道作文题的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事件,列举在延续地球文明方面,马斯克和张荣桥的观点,马斯克提出宏伟的移民计划,张荣桥认为前往火星不如开发戈壁沙漠来得实在。第二部分是网友对这两种观点的态度,有人认可马斯克的宏伟计划,认为要延续地球文明必须走出地球,人类要有追求星辰大海的热望;有人认可张荣桥的观点,认为科学研究要理性务实,要脚踏实地,立足现实。由此可知,写作本文要能辩证思考科学探索(延续地球文明)要保持追求星辰大海的热望和理性务实两个方面的关系,可以侧重某一个方面,也可以综合分析二者,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入手,写作时都不能抛开“科学探索和研究”“延续地球文明”
泛泛而谈“脚踏实地与心怀梦想热望”。在行文构思上,可以先概述材料内容,引出自己的观点,如“延续人类文明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接着分析“仰望星空”的价值,因为仰望星空,才有脚踏实地的动力源泉;然后分析“脚踏实地”的意义,因为脚踏实地,才让仰望星空的热望有实现的可能;最后结合二者,指出当下青年既要有仰望星空的理想热望,也要有脚踏实地的具体行动,这样才能让青春熠熠生辉。
参考立意:①延续地球文明要永远保持追求星辰大海的热望。②科学探索和研究应该理性务实,脚踏实地,立足现实。③科学研究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