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第I卷 选择题(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下丘脑参与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渗透压调节
D.当饮水不足时,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
2.下列有关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能够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B.如果某人的体温长时间恒定在38.5度,则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下丘脑是调节生命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常常趋向稳态的方向发展
B.生态系统保持稳态不需要外界的能量输入
C.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D.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无关
4.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某兴趣小组将生物园里的二倍体黄瓜的雌花分为四组,处理方法如下表,其中最可能获得二倍体无子黄瓜的处理组是
组别 甲 乙 丙 丁
开花前是否套上纸袋 不套袋 不套袋 套上纸袋 套上纸袋
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溶液处理柱头 不处理 用生长素处理 用生长素处理 用秋水仙素处理
A.乙组 B.丙组 C.乙组和丙组 D.丙组和丁组
5.下图是某种群在特定环境中连续两代(Nt、Nt+1)种群密度的相互关系,其中虚线的斜率为1,N0表示该种群的初始密度。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Nt+1/Nt就是该种群的自然增长率
B.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为d.
C.当种群密度为b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D.种群在该环境中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少
6.下列“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DNA能溶于酒精溶液,而蛋白质不溶于酒精溶液的特点,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B.利用85℃的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却对DNA没有影响的特性,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C.利用DNA在2mol·L-1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特点,可将DNA与杂质分离
D.在DNA滤液中加入嫩肉粉,通过木瓜蛋白酶的作用,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7.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接种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多于实际的活菌数
B.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连续划在固体培养基表面
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D.与平板划线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形成单菌落的效果更好
8.黑曲霉可产生蛋白酶、脂肪酶等多种酶。在工业生产中,可利用黑曲酶以豆饼为原料发酵生产酱油。生产酱油的工艺有固态无盐发酵和固态低盐发酵,前者发酵周期短但酱油风味不足,后者发酵周期长而酱油风味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酶能将蛋白质水解为多肽和氨基酸,增加酱油的风味
B.选用的菌种及生产工艺不同,发酵所得酱油的品质及风味不同
C.固态低盐发酵时食盐抑制黑曲霉的生长而使发酵周期延长
D.常温条件下,黑曲霉含水量较高时有利于菌种保存
9.下图是科研人员将药物与单克隆抗体连接形成的抗体一药物偶联物(ADC)的示意图,它由抗体、接头和小分子药物三部分组成,能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例如用于治疗乳腺癌的Kadcyla是由阿多曲妥珠单抗和药物美坦新偶联的ADC。叙述错误的是
A.单克隆抗体从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释放,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Kadcyla兼具有靶向投递和抗肿瘤的作用
C.ADC实现精准杀伤肿瘤细胞的基础是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D.ADC中接头稳定性偏低会导致其在循环过程中药物分子脱落造成“脱靶毒性”
第II卷(非选择题 54分)
10.(10分)下图表示健康人体内的几种细胞及其生活的液体环境(用X、Y、Z表示),①②③④为X、Y、Z这三种体液之间联系的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X、Y、Z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细胞1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红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
(2)人体内大多数细胞生活在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中,X中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细胞,可以帮助体抵御疾病,Y中含有_____________等物质,可帮助维持pH稳定。
(3)若人长期摄入蛋白质不足,则主要使途径_______________(填“①”、“②”、“③”或“④”运输的水分增多,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现象出现。
11.(10分)植物的花药培养在育种上有特殊的意义。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无病毒植株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方面。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利用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产生单倍体时,选材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在________期花药培养的成功率最高。为了选择该期的花药,通常选择______________的花蕾。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法,但是对于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的植物,需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该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________色。
(2)若要进行兰花无病毒植株的培育,首先选择兰花的________________作为外植体。从外植体到无病毒植株试管苗,要人为控制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过程。
(3)进行组织培养需配制MS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常需要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激素。欲利于根的分化,植物激素的用量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4)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下列各项中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的是________,采用灼烧方法进行灭菌的是________。(答序号)
①培养皿 ②培养基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④三角锥形瓶 ⑤接种环 ⑥花蕾
12.(10分)郫县豆瓣有着300多年的生产历史,它酱香醇厚浓郁,无需任何香精、香料,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佳品,有着“川菜之魂”的称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豆瓣生产初期,要将蚕豆用水泡发后裹上酵母菌种与面粉放入无需密封的大缸中,一段时间后,在发酵液表面出现一定的气泡和泡沫,这些气泡主要是_____(填气体名称),发酵的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_。
(2)发酵缸的底部随着时间的延长,酒味愈浓,产生酒精的反应式为_____。
(3)完成上述步骤后,工人们将大缸中初步发酵的蚕豆放进曲坊,该工序称为“制曲”,曲霉发酵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并搅拌,由此可以判断曲霉属于_____(填“自养厌氧”“异养厌氧”或“异养需氧”)微生物。
(4)将上述制得的霉瓣子与食盐、辣椒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完成后期发酵,加入食盐的目的是_____;后期发酵过程中,通过霉菌分泌的蛋白酶将蛋白质水解成_____,同时分泌的_____能将脂肪分解成_____,从而使豆瓣口感细腻醇香。
13.(10分)斑马鱼是一种模式动物,体外受精发育,胚胎透明、便于观察,可用于水质监测、基因功能分析以及药物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等。
(1)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生活污水日益增多,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会引起水体_____,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取水样喂养斑马鱼,可用斑马鱼每周的体重和死亡率等指标监测水体污染程度。
(2)为了研究某基因在斑马鱼血管发育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用DNA连接酶将该基因连接到质粒载体形成_____,导入到大肠杆菌菌株DH5α中。为了能够连接上该目的基因、并有利于获得含该目的基因的 DH5α 阳性细胞克隆,质粒载体应含有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提取质粒后,采用_____法,将该基因导入到斑马鱼受精卵细胞中,培养并观察转基因斑马鱼胚胎血管的发育情况。
(3)为了获取大量斑马鱼胚胎干细胞用于药物筛选,可用_____分散斑马鱼囊胚的_____,取分散细胞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_____培养。
14.(14分)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生长受抑制:乙组___________;丙组_______;丁组_____________。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
(3)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
(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发育受到抑制,而顶芽优先生长,这种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特点____________。宜宾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B 6.D 7.D 8.D 9.A
10.(1) Y 不是 Z为组织液,红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2) Z 淋巴 HCO3-、H2CO3
(3) ④ 组织水肿
(2) 茎尖分生组织 脱分化 再分化
(3)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多于细胞分裂素
(4) ③⑥ ⑤
12.(1) CO2 18~25°C
(2)C6H12O62C2H5OH2+CO2 (3)异养需氧
(4) 抑制杂菌生长和调味 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脂肪酶 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和甘油
13.(1)富营养化
(2) 重组DNA分子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 抗生素抗性基因(标记基因) 显微注射
(3) 胰蛋白酶/胰酶 内细胞团 原代
14.(1) 生长 生长 生长受抑制
(2)顶芽抑制侧芽生长
(3)琼脂块对侧芽生长没有影响
(4)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
(5)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