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2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要求
1.简述氨基酸的基本结构。
2.阐述氨基酸是如何构成蛋白质的。
3.解释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以及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复杂性的关系。
4.概述蛋白质的功能;确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第一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第一章 细胞中的蛋白质
●课标解读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程。●教学地位
第一节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能描述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体会出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学生学完这部分知识后,必然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蛋白质究竟是怎样合成的?在哪里合成的?又是怎样从合成部位到达作用部位?
本章的重点是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难点是探究活动中比较不同氨基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和结构简式,分析得出氨基酸结构的共同点。●教法指导
本节教学中,可结合“细胞的化学成分”让学生了解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分。它占原生质干重的50%以上,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是人和动物重要的营养物质。通过教科书中表2-1-1的材料分析,让学生认识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再通过探究活动“氨基酸的共同点”,概括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之后可让学生以自身形态模仿氨基酸结构,以左右上肢分别代表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下肢代表氢原子,躯干代表碳原子,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躯干和四肢是差不多的,人和人的特征不同,关键在于头部的不同,头部就代表R基。这种形象的比喻,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还为后面学习肽键形成时氨基、羧基脱水缩合打下基础。 ●新课导入建议
1.健康生活吃出来,高蛋白、低脂肪是健康饮食的要求,动、植物蛋白荤素搭配是科学饮食的需要,蛋白质是什么物质,与脂肪、糖类有何区别?动、植物蛋白有何不同?
2.近几年奶类制品中的“三聚氰胺”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三聚氰胺”与蛋白质有何关系?课前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27~30,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完成“思考交流1、2”。 ●教学流程设计?步骤1:情景导课:以【新课导入建议】引出本节课题。 ?步骤2:教师通过【正误判断】,以学生抢答的方式检查课前预习效果。 ?步骤3:结合教材,通过【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利用例1巩固提高。 ?步骤4:结合教材,通过【课堂互动探究】探究2,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氨基酸、多肽、肽键、肽链和蛋白质的关系及有关计算规律,利用例2巩固提高。?步骤5: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本课时重要知识点并以网络图形式呈现,互评后参看【本课知识小结】的网络构建,然后识记结论语句。 ?步骤6:通过【当堂双基达标】进行当堂检测验收,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演示结束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羧基氨基同一个碳原子R基C、H、O、N1.人体必需的一种氨基酸天冬酰胺分子中含有两个氨基,试描述两个氨基的连接方式?
【提示】 一个氨基连接在R基的碳原子上,另一个与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1.脱水缩合作用
(1)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__个水分子,一个二肽化合物中有__个肽键。
(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能形成__个二肽。两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能形成__种二肽。蛋白质的结构 11142.结构层次
氨基酸→二肽→多肽(由多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含有多个_______化合物)通常呈______结构具有一定_____结构的蛋白质
3.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1)氨基酸方面:氨基酸的______、数目和_________的不同。
(2)肽链方面:肽链的__________不同。肽键链状空间种类排列顺序空间结构2.如果用足够种类和数量的氨基酸连接成一个三肽化合物,最多能连接成多少种?
【提示】 203种。①结构蛋白 a抗体
②催化作用 b血红蛋白
③运输作用 c胰岛素
④信息传递作用 d蛛丝的主要成分
⑤免疫功能 e唾液淀粉酶
【提示】 ①—d ②—e ③—b ④—c ⑤—a蛋白质的功能(连线)
1.凡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氨基酸都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提示】 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肽键的表示式为:NH—CO。(×)
【提示】 正确书写为:—NH—CO—。
3.脱水缩合发生在相邻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之间,水中的H来自羧基和氨基,O来自羧基。(√)
4.组成肽键的元素不同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提示】 组成肽键的元素只有C、H、O、N。
5.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目与失去的水分子数相等。(√) 【问题导思】
①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分子中,其共有的结构如何?
②天冬氨酸的R基为—C2H4ON,请确定一个天冬氨酸分子中含有的C、H、O、N的原子数并说明理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2.氨基酸结构特点的分析3.基本组成元素:C、H、O、N,有的还含有P、S等。1.并不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有机物就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如H2N—CH2—CH2—COOH。
2.R基在形成蛋白质时并不是都不参与反应,如R基中的—SH会参与形成蛋白质不同多肽链之间的—S—S—。
3.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判断构成蛋白质氨基酸的依据。
4.评价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时,要特别关注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2012·海南高考)关于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量最大的氨基酸是甘氨酸
B.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
C.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D.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 【精讲精析】 甘氨酸是分子量最小的氨基酸,A错误;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取,人体内不能合成,B正确;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正确; R基的不同决定了氨基酸之间的差异,D正确。
【答案】 A【问题导思】
①脱水缩合发生在各个氨基酸的哪些结构?
②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肽链时,脱去的水分子数是多少?形成多少个肽键?氨基酸、多肽、肽键、肽链和蛋白质 的关系及有关计算 肽键的结构式可表示如下:
(2)蛋白质与多肽的关系:每个蛋白质分子可以由1条肽链组成,也可由几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肯定不是肽键)连接而成。但多肽只有折叠成特定的空间结构进而构成蛋白质时,才能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2.有关计算
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由m个氨基酸分子分别形成一条链或n条肽链:
1.对于由n个氨基酸构成的环肽,产生的肽键数量与脱去的水分子数相等且等于n;所含的氨基或羧基只存在于R基中。
2.蛋白质中氨基和羧基的数量计算规律
(1)当R基中不存在氨基和羧基时,每一条肽链中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2)当R基中存在氨基和羧基时,由于R基不参与缩合,所以每一条肽链中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就是1+(R基中的氨基数或羧基数)。 某多肽415 g,在小肠液作用下完全水解得到氨基酸505 g。经分析知道组成此多肽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问:一分子的此多肽由多少个氨基酸组成? ( )
A.101 B.100
C.99 D.102
【审题导析】 解答此题可从以下两点入手突破:
(1)此多肽水解需水的量与组成此肽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失去的水的量相等,即(505-415)/18=5 mol。
(2)505/100=5.05mol的氨基酸与缩合失水5 mol的比等于一分子的此肽所含氨基酸数与需水数量之比。 【精讲精析】 由题意可知,415 g此多肽完全水解需要水505 g-415 g=90 g,即形成415 g此种多肽需要脱去90 g水。415 g此多肽形成时,需要氨基酸505/100=5.05(mol),脱水90/18=5(mol),所以在形成此多肽时需要的氨基酸摩尔数与合成时脱去的水分子摩尔数之比为:5.05/5=1.01。设该肽链上的氨基酸残基数目为n,则该肽链上的氨基酸残基数目与在形成该肽链时脱去的水分子数之比:n/(n-1)。得n/(n-1)=1.01,解此方程得n=101。所以此多肽由101个氨基酸组成。
【答案】 A本 课 知 识 小 结
网 络 构 建结 论 语 句
1.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2.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及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4.蛋白质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具有催化、运输、调节和免疫等功能。 1.(2013·济南高一期末)下列物质分子中,不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解析】 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必须是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据此,A、B、C三项的物质分子中,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而D项是连在不同的碳原子上,因此不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
【答案】 D2.某氨基酸的R基为—C3H7O2,在此氨基酸分子中,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
A. 4、4 B.5、4
C.6、5 D.7、5【答案】 B3.在活细胞中发生的大多数化学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物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存在方式通常有两种状态,一是游离态,二是被膜结构固定起来的结合态,结合态的蛋白质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
A.催化作用 B.运输作用
C.免疫作用 D.调节作用
【解析】 蛋白质的功能是:①构成生命体;②催化作用;③运输作用;④调节作用; ⑤免疫作用,而其中起调节作用的蛋白类激素是细胞分泌产物,不是被膜固定起来的蛋白质。
【答案】 D
4.(2012·延安期末)某蛋白质由3条多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下列关于该蛋白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该蛋白质时产生了N个水分子
B.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N个肽键
C.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
D.合成该蛋白质至少需要20种氨基酸
【解析】 形成该蛋白质时,产生水分子数为N-3,含有N-3个肽键。至少含有的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条数=3。
【答案】 C5.(2013·商河高一测试)据下图所示的化合物结构简式,请回答问题:
(1)该化合物中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中有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形成这种化合物的不同氨基酸的R基编号是________。
(3)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分子的水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
(4)该化合物中有________个肽键,编号是________,该化合物属于________。
(5)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0,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________。【解析】 (1)氨基的表示方法为—NH2,结合图示知a、d为氨基即有两个;羧基的符号为—COOH,图示的g、f为羧基。
(3)该化合物由三个氨基酸脱去2个分子的水形成。
(4)肽键的结构式为—NH—CO—,分析图示知此化合物含有两个肽键,分别是c、e,此化合物叫三肽。
(5)该化合物是由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失去2个水分子,质量为2×18=36,而三个氨基酸的总质量为3×90=270,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70-36=234。
【答案】 (1)2 2 (2)3 bdg
(3)3 2 脱水缩合反应 (4)2 ce 三肽 (5)234 课后知能检测本小节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课件50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要求
1.简述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过程。
2.描述核糖体的形态结构和成分。
3.能够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的现象和结果进行推理和判断。
4.简述蛋白质分选、运输;学会用实验资料探究结论的方法。第二节 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课标解读
1.了解核糖体的成分和结构。
2.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3.区分细胞膜系统与细胞的内膜系统。
●教学地位
关于蛋白质合成的知识将在第二模块“遗传与进化”部分的“基因表达”一节中进一步学习。本节只是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合成与运输的大体过程。本节教学的关键问题有:1.蛋白质合成的场所。2.蛋白质合成的大体过程,包括蛋白质的加工、修饰的过程。3.蛋白质分选、运输的过程。
●教法指导
本节知识对教师来说是较新的内容,把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处理得过细或过粗,应注意把握深度和宽度。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探究活动“豚鼠胰腺蛋白的分泌”,提出用3H标记亮氨酸为什么首先出现在核糖体上?进而得出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的结论。随后让学生认识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蛋白质加工中的作用。最后引导学生弄清蛋白质是如何分选和运输的,以及“内膜系统”的作用。 ●新课导入建议
1.由PPT展示世界最大的空客380A飞机一件优质的产品是如何通过各个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产生出来的?国际分工合作:每架A380都由约400万个独立的部件组成,其中250万个部件由遍布全球的30个国家的1500个公司生产。细胞内也存在类似工厂的各种车间吗?
2.图片展示一个工厂“光驱生产线”即固定电路板—调整发射率—装上传动齿轮—检查焊点—清洁光驱光盘—检查光盘功能—测试读盘能力—贴标签出厂。引导学生思考对于一个时刻忙碌的细胞而言,其中有类似的车间吗?课前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32~3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完成“思考交流1、2”。 ●教学流程设计?步骤1:情景导课:以【新课导入建议】引出本节课题。 ?步骤2:教师通过【正误判断】,以学生抢答的方式检查课前预习效果。 ?步骤3:结合教材,通过【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帮助学生认识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加工、分泌过程,利用例1巩固提高。 ?步骤4:结合教材,通过【课堂互动探究】探究2,帮助学生认识,细胞膜系统与内膜系统的区别及各种膜之间的联系,利用例2巩固提高。 ?步骤5: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本课时重要知识点并以网络图形式呈现,互评后参看【本课知识小结】的网络构建,然后识记结论语句。 ?步骤6:通过【当堂双基达标】进行当堂检测验收,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演示结束1.合成场所——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 原核细胞叶绿体核糖核酸蛋白质大亚基小亚基单独结合在一起2.分泌蛋白的形成
观察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完成下面的问题:(1)图中___表示分泌蛋白。
(2)写出分泌蛋白依次经过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除上述细胞器外,还需要 ________(细胞器)参与,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图中②③的作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③对蛋白质做进一步加工。
(5)追踪分泌蛋白的行踪,所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标记的元素是___。⑥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供能对新生肽链进行加工同位素示踪法3H1.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经过了哪些膜结构?
【提示】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1.蛋白质
的分选
2.蛋白质的运输
(1)概念:指通过连续的___________运送蛋白质到达其最终目的地的过程。蛋白质的分选和运输 内膜系统(2)运输途径:
①分泌蛋白的运输:
内质网上的_______:氨基酸经缩合形成肽链
↓
_________:初步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 小泡
_________:进一步加工、分选
↓ 小泡
_______: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核糖体内质网腔高尔基体细胞膜②胞内蛋白(部分)的运输:
游离的 ________(合成) 不同的________,如线粒体蛋白和叶绿体蛋白核糖体细胞器
3.内膜系统
(1)概念:指在功能上_________的细胞内膜结构。
(2)内涵:包括_____、内质网、__________、溶酶体、______以及一些小泡等,但不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3)联系:通过_____和_____的方式进行交流。连续统一核膜高尔基体微体线粒体叶绿体出芽融合2.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有哪些?参与蛋白质运输和分选的细胞器有哪些?
【提示】 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参与蛋白质运输和分选的细胞器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1.核糖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提示】 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2.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只能用同位素氢标记氨基酸。(×)
【提示】 组成氨基酸的元素都可以用来标记,如3H、15N、18O、14C。
3.分泌蛋白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其运输的方向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在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相互转化枢纽都是高尔基体,各种膜结构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它们之间的成分没有区别。(×)
【提示】 不同膜结构的成分是有区别的,它们的组成成分可能相同,但每种成分在不同膜结构中的含量是不同的。
5.核糖体与新生肽链的加工修饰有关。(×)
【提示】 与新生肽链的加工修饰有关的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质基质,核糖体没有该作用。【问题导思】
①分泌蛋白是在哪些细胞器上合成的?
②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氨基酸,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出现在哪些细胞结构中?蛋白质的合成、修饰与分泌 1.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加工、分泌过程
2.过程分析
(1)相关的细胞器及结构:
参与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经过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经过的膜结构: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
(2)上述过程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是各不相同的,但某一项生命活动的完成,并不是只靠一种细胞器,而是依靠各种细胞器之间的密切合作、协调配合才能完成。(3)研究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的方法是同位素示踪法。若用甲图表示放射性物质在不同时间内不同细胞器上的放射强度,则a、b、c分别代表的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甲(4)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之间通过小泡相互转化,在结构上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若用图乙中的膜面积变化表示,则d、e、f代表的细胞器依次是内质网膜、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乙1.分泌蛋白的合成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完成的。
2.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运输过程中,小泡的形成和融合时分泌蛋白没有穿过膜结构,所以共穿过0层膜。 如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该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C.a表示缩合过程,b、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
D.图解中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
【审题导析】 正确解答该题应特别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明确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
(2)明确蛋白质加工、分选和运输过程所涉及的细胞结构。
(3)了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精讲精析】 选项A、C,由分泌蛋白形成的过程分析核糖体将氨基酸经缩合后形成多肽链,在内质网上进行加工,形成小泡后,运输到高尔基体,经加工后运输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后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整个过程中由线粒体提供能量。选项B,图中整个过程是由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说明了细胞器之间在功能上的密切合作。选项D,图解中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是无法进行的,因为原核细胞中没有除核糖体之外的细胞器。
【答案】 D【问题导思】
①细胞膜系统与内膜系统有何区别?
②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功能上有何联系?
1.区别
(1)细胞膜系统包括具膜细胞器、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
(2)内膜系统包括除线粒体和叶绿体外的具膜细胞器及核膜,但不包括细胞膜。细胞膜系统与内膜系统 2.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1)在化学成分上:各种生物膜组成成分相似,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但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
(2)在结构上的联系
(3)在功能上的联系: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加工、分泌等过程中,各细胞器之间协调配合。细胞膜系统是真核生物都有的,原核生物中不存在,原核生物中只有细胞膜这一种膜。 (2012·延安联考)内膜系统指在功能上连续统一的细胞内膜结构,其中包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以及一些小泡等。为研究各膜结构之间的关系,可通过观察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过程来证明内膜系统在功能上的连续性。以下有关该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培养细胞,然后通过观察放射性物质的移动来确定
B.分泌蛋白从核糖体到内质网再到高尔基体的移动过程反映了内膜系统在功能上的连续性
C.标记氨基酸的同位素可用3H,也可用35S
D.叶绿体蛋白、线粒体蛋白不可用于此研究实验【审题导析】 解答本题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内膜系统的组成及各自功能。
(2)明确同位素标记法的标记对象。
【精讲精析】 研究内膜系统在功能上的连续性,需用同位素3H或35S等标记氨基酸,追踪放射性物质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转移过程,此研究不能用于叶绿体蛋白、线粒体蛋白等非分泌蛋白,它们不需要内质网及高尔基体的修饰和加工,此类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加工。B项中的核糖体不属于内膜系统,故B项叙述错误。
【答案】 B本 课 知 识 小 结
网 络 构 建结 论 语 句
1.抗体、消化酶和蛋白质类激素都是分泌蛋白。
2.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分选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3.按分选结果分类,蛋白质可分为膜蛋白、分泌蛋白和细胞内蛋白。
4.细胞的内膜系统包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以及一些小泡等在功能上连续统一的细胞内膜结构;不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 1.下列物质中全是分泌蛋白的一组是( )
A.唾液淀粉酶和细胞呼吸酶
B.胰岛素和性激素
C.抗体和胰蛋白酶
D.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
【解析】 分泌蛋白是一类在细胞内合成,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主要包括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激素。选项中的细胞呼吸酶、血红蛋白是存在于细胞内部的蛋白质,不属于分泌蛋白;性激素属于固醇类,不是蛋白质。
【答案】 C
2.(2013·洛川高一期末)不同膜结构的膜之间互相转化,以“出芽”方式进行的是( )
A.核膜和内质网膜
B.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
C.内质网膜和细胞膜
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解析】 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可互相转化。内质网膜和细胞膜在结构上是相连的,所以它们之间的转变是直接转变,没有任何中间过渡形式,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之间由于不直接相连,需要由一种中间形式——小泡来完成转变,而形成小泡需要经过“出芽”。同样,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之间,也不直接相连,也需要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小泡才能完成膜之间的转变。
【答案】 B
3.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发生折叠,组装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的场所是( )
A.核糖体 B.内质网腔
C.高尔基体 D.细胞质基质
【解析】 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要进入内质网腔进行折叠、糖基化等初步加工,在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为成熟蛋白质。
【答案】 B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修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加工与修饰前,已具有一定的活性
B.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质基质均能对新生肽链进行加工修饰
C.蛋白质的修饰主要是指为新生肽链添加上糖链、甲基或者羟基并对其剪切和折叠等
D.蛋白质的修饰对维持和调节蛋白质的活性,进而成为有功能的蛋白质有着重要意义
【解析】 蛋白质在加工修饰前,还未成熟,往往是无活性的,需进一步加工改造才能成熟且具有活性。B、C、D均是对蛋白质加工修饰的正确描述。
【答案】 A5.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先后出现在下图中1、2、3、4、5、6、7部位。请据图回答:(1)图中7是________,在2________中合成糖蛋白。1的功能是________,3来自________。
(2)7在图4______中形成成熟蛋白,5来自______。
(3)用标号表示7的运输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看出,细胞内的生物膜在________和________上有一定的连续性。
(5)7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所需的大量能量是由________供给的。
(6)此动物细胞对7具有____________功能。【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识别图。从图上各部分特征来看,可知:1是核糖体,2是内质网,3是小泡,4是高尔基体,5是高尔基体小泡,6是细胞膜,7是分泌蛋白,8是线粒体。其次是理解各部分结构与功能,尤其是各生物膜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见下表有:
从上图可知该细胞对7具有“合成和分泌”功能。
【答案】 (1)蛋白质类分泌物 内质网 合成肽链
内质网
(2)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
(3)2→3→4→5→6
(4)结构 功能
(5)线粒体
(6)合成和分泌 课后知能检测本小节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