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1. 结合“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
2. 在尝试、展示、交流过程中,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在探索用不同方式表示搭配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的过程,能有序地找出简单的组合数。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符号化思想,培养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丑吗?
生:喜欢
师:马戏团里的小丑要表演,想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可是小丑犯了愁,可以怎样搭配呢?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搭配问题。
板书:搭配中的学问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究新知
1. 服装搭配。
师:可以怎样搭配呢?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
生1:第1个帽子可以搭配3条裤子,第2个帽子也可以搭配这3条裤子。
生2:第1条裤子可以搭配2个帽子,第2条裤子也可以搭配这2个帽子,第3条裤子也可以搭配这2个帽子。
师:如何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到所有的搭配方法?
生:按照用帽子找裤子或用裤子找帽子的顺序。
师:笑笑这样表示各种搭配方法,你能看懂吗?和同学交流。
学生和同桌交流,之后全班分享。
生1:2个三角形代表2个帽子,3个正方形代表3个裤子,一共6种搭配方案。
生2:A1和A2代表2个帽子,B1、B2和B3代表3个裤子。
……
学生边说教师边课件展示。
师:我们把字母表示的帽子和裤子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感受“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到所有的搭配方法,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思考”。初步探索如何借助符号表示不同的搭配方法。
营养配餐。
师:搭配午餐的师傅也遇到了难题,如果一份盒饭包含一种主食和一种炒菜,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展示交流,课件仅展示两种方法,如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投影展示。
设计意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独立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并用合适的方式表示,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策略。
去动物园的路线。
师: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共有几条路可以走?
师:用你自己的方式表示所有的路线。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分享。
师:观察去动物园的路线和之前的服装搭配、午餐搭配,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画出的图好像一样。
师:想一想为什么一样?
设计意图:此情景从表面看与搭配服装不是同类问题,但通过探索交流,发现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表示,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学生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学习能力。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搭配衣服”、“搭配午餐”和“找路线”的活动中学习了搭配问题,掌握了用图示、字母表示和连线等方法确定搭配的不同方案,为我们以后解决此类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总结活动经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