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6课时《单元综合复习》表格式精品教案 数学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6课时《单元综合复习》表格式精品教案 数学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20 12:4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加与减
第6课时 单元综合复习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通过对本课时的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里程表的问题。本课主要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升,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具体的题目回顾新知,针对各知识点,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连加和连减运算的意义,感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会借助简单的直观图等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里程表的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知识梳理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对第三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出示课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点击屏幕出示知识点。 师:大家说的都很对,这些知识我们都掌握的怎么样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复习之旅。 2.巩固与复习 (1)三位数连加运算 师:同学们,观察下面算式,说一说怎么计算。 课件出示: 118+104+95= 师:三位数连加可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还可以连加笔算。 (2)三位数连减运算 师:然后观察下面算式,说一说怎么计算。 课件出示: 840-265-263= 师:三位数连减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还可以用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 师:接下来观察下面算式,说一说怎么计算。 课件出示: 278-199+680 318+254-190 师: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4)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 800 -(145+255) 312+(354-154) 师:含有小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再算括号外面的。 (5)起点为0的里程表问题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所学的知识,如何求两地之间的路程呢? 师:首先要找准起点,然后用较远路程减去较近路程就是两地间的路程。 南京到上海的里程是多少千米? (6)起点非0的里程表问题 师:同学们,当遇到起点为非0的里程表问题,我们该怎么解决呢? 师:如果是汽车里程表,就用表中当天读数减去前一天读数就是当天行驶路程;如果是电表图或者是水表图,就用本月底电表(水表)读数减去上月底电表(水表)读数就是本月用电量(用水量)。 张叔叔星期一早上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165千米,下表记录了张叔叔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单位:千米) 张叔叔这五天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生: 学生观察后回答。 生1: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得数再和第三个数相加。 生2:还可以三个数一起列竖式计算。 生: 118+104+95=317 学生观察后回答。 生1: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得数再和第三个数相减。生2:先算后两个数的和,再用第一个数减去它们的和。 生:840-265-263=256 学生观察后回答。 生1: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生2: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学生交流。 生: 学生回顾旧知,交流。 生: 175+126=301(千米) 答:南京到上海的里程是301千米。 生: 1000-165=835(千米) 答:张叔叔这五天一共行驶了835千米。 先引导学生回顾第三单元的主要知识内容,形成知识框架。 通过观察算式,引导学生复习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孩子对此知识点的掌握。 关于里程表问题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让学生学会归纳做题的方法,不仅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还能强化他们对一知识点的记忆。
环节二 综合练习 1.用竖式计算。 400-245+517 174+726-378 2.奇思从家到运动场走哪条路近?近多少米? 观察下面图片,南京到芜湖有多少千米?画一画,算一算。 4.小红的爸爸星期一早上开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50千米。小红记录了爸爸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单位:千米) 思考:星期三行驶的里程数是多少? 学生独自完成,交流反馈。 生1: 生2: 生:从奇思家出发先经过学校,再经过电影院去运动场: 430+280+270=980(米) 从奇思家出发先经过超市,再经过银行去运动场: 410+460+290=1160(米) 1160-980=180(米) 答:从奇思家出发先过经学校再经过电影院去运动场近,近180米。 生: 733-637=96(千米) 答:九江到芜湖有96千米。 生: 538-352=186(千米) 答:星期三行驶的里程数是186千米。 这道题考察的是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这道题考察了三位数连加,是一道基础题,只要认真观察图片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道题和学生学的《里程表(一)》的例题很相似,考察的是起点为0的里程问题,借助画图就可轻松解决。 这道题考察的是起点为非0的里程问题,要让学生从画线段图中理解到当天的里程表读数减去前天的里程表读数就是这一天行驶的里程数。
环节三 拓展练习 里填几? 2.几次能全部运完? 3.下面是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沿线主要车站的火车里程表。 在图中画一画,再填一填。 (2)1142-820 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画一画,说一说。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4.刘阿姨家的水表读数如下表。(单位:立方米) (1)请问刘阿姨家9,10,11,12这四个月中,哪个月的用水量最大? (2)刘阿姨家7月底的水表读数是112立方米,请问刘阿姨家8月份至12月份总的用水量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 生1: 生2: 生:280+310=590(袋) 590-210-210=170(袋) 170 袋 < 210 袋 答:三次能全部运完。 生1: 126,158,164。 生2: 答:求的是拉萨与那曲之间的里程。 生3:安多到当雄的里程是多少千米? 978-694=284(千米) 答:安多到当雄的里程是284千米。 生1: 9月份:160-136=24(立方米) 10月份:188-160=28(立方米) 11月份:203-188=15(立方米) 12月份:219-203=16(立方米) 答:10月份的用水量最大。 生2:219-112=107(立方米) 答:刘阿姨家8月份至12月份总的用水量是107立方米。 拓展练习相比综合练习有一定提升,都是围绕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展开,让学生在掌握学习内容内情况下打开思维。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会计算。 生2:我会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一些里程表问题。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环节四 布置作业 教材P28 第1、4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