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第4课时 单元综合复习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通过对本课时的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和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课主要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升,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具体的题目回顾新知,针对各知识点,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在混合运算中要“先乘除后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会熟练运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知识梳理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对第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出示课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点击屏幕出示知识点。 师:大家说的都很对,这些知识我们都掌握的怎么样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复习之旅。 师: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混合运算的书写格式 2.巩固与复习 (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师:同学们,观察下列算式,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课件出示: 60-5×7 8×3+29 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是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2)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师:观察下列算式,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课件出示: 35÷5+26 79-81÷9 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是除加、除减混合运算中,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师:观察下列算式,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课件出示: 5×(36-29) (46+17)÷3 师:在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生:两步计算式题,要在算式下面第一行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把没有参加计算的部分抄下来;在算式下面第二行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还要注意左边的等号上下对齐。 学生观察后回答。 生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生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学生观察后回答。 生1: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生2: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学生观察后回答。 生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乘法。 生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除法。 先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的主要知识内容,形成知识框架。 通过观察算式,引导学生复习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孩子对此知识点的掌握。
环节二 综合练习 1.计算。 49-3×8 14+6×4 3×8-16 (60-36)÷4 100-(36+64) 57-34-14 2.星星足球队一共得了多少分? 3.谁买的饮料便宜,每瓶便宜多少元? 学生独自完成,交流反馈。 生1:25;38;8。 生2:6;0;9。 生: 赢4场得了多少分:3×4=12 (分) 平3场得了多少分:3×1=3 (分) 一共得了多少分:12+3=15 (分) 答:星星足球队一共得了15分。 生: 男孩买1瓶花了多少元:12÷6=2(元) 谁的便宜:3>2 便宜多少:3-2=1(元) 答:男孩买的饮料便宜,每瓶便宜1元。 在基础练习中巩固和提升学生对第一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 拓展练习 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几倍? 2.花花和她的6个好朋友准备折120只纸鹤,现在每人折了9只,他们还要再折多少只才能完成任务? 3.玩具店部分玩具价格如图: (1)乐乐买了1把玩具手枪和1辆玩具小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 (2)如果分别买5个悠悠球和5辆玩具小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 (3)天天带的钱正好可以买8个悠悠球和1把玩具手枪,天天带了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 生:45÷(45-36)=5 答: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5倍。 生:6+1=7(人) 120-7×9=57(只) 答:他们还要再折57只才能完成任务。 生1:16+36÷6=22(元) 答:一共要付22元。 生2:36÷6=6(元) ( 3+6)× 5=45(元) 答:一共要付45元。 生3:3×8+16=40(元) 答:天天带了40元。 拓展练习相比综合练习有一定提升,让学生在掌握学习内容内情况下可以解决一下生活中简单问题。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 生2:我知道在除加、除减混合运算中,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生3:我知道在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环节四 布置作业 教材P12 第7、8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