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书
教学目标:
1. 结合“寄书”的生活情境,探索并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在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认真计算、善于反思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竖式计算
1 2. 3 6. 8 4. 7 2 9. 8
+ 4. 5 - 5. 1 + 3. 2 - 1 7. 6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小数加法(不进位)和小数减法(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为本节课学习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1. 先让学生初步了解、认识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2. 妙想一共要付多少钱?
师:妙想来到邮局准备邮寄图书,两个包裹的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元?
生1:1.6元比1元多,12.8元比12元多,所以总价钱一定比13元多。
生2:1.6元比2元少,12.8元比13元少,所以总价钱一定比15元少。
师:算一算,妙想一共要付多少元?你能列出算是吗?
生:1.6+12.8= 。
师:怎样计算出结果呢?用你喜欢的方法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之后全班分享。
生1:1元+12元=13元,6角+8角=14角=1元4角,13元+1元4角=14元4角,14元4角也就是14.4元。
生2:我是转换成我们学过的竖式计算,1.6元=16角,12.8元=128角,之后列16+128=的竖式计算,结果是144角,也就是14.4元。
师:我们可以直接列小数的竖式计算吗?应该怎样列?
生:元与元对齐,角与角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
师:拿出练习本尝试计算一下,完成后和你的小组成员分享你的竖式。
学生完成后小组交流,全班核对,讲解列竖式过程时课件展示竖式计算。
师总结:在计算小数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设计意图:探索小数加法,理解并掌握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内在联系。
3. 应找回多少元?
师:妙想付了15元,应找回多少元?你能列出算是吗?
生:15-14.4=
师:怎样计算出结果呢?用你喜欢的方法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全班分享。
生1:15元-14元=1元,1元=10角,10角-4角=6角,6角就是0.6元。
生2:我是转换成我们学过的竖式计算,15元=150角,14.4元=144角,之后列150-144=的竖式计算,结果是6角,也就是0.6元。
生3:可以直接列竖式,计算小数减法。
师:应该怎样列?
生:元与元对齐,角与角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
师:拿出练习本尝试计算一下,完成后和你的小组成员分享你的竖式。
学生完成后小组交流,全班核对,讲解列竖式过程时课件展示竖式计算。
师总结:在计算小数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
设计意图:探索小数减法,理解并掌握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内在联系。
4. 借助购物的简单、熟悉的活动,探究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
1. 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借助元、角、分,巩固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 森林医生。
设计意图:在纠错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小数加法的估算和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在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在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