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矿泉水
教学目标:
1. 结合“买矿泉水”的现实情景,探索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连乘法。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初步体会连乘运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的复习,为本节课学习连乘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1. 估一估,150元够吗?
师:班里要举办活动了,张老师准备为大家买一些矿泉水,看看张老师在买矿泉水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我们来帮帮她。
师:观察图片,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张老师准备买2箱矿泉水。
生2:每瓶矿泉水3元。
生3:每箱矿泉水有24瓶。
师:估一估,要买这些矿泉水,150元够吗?
生1:24×2比50小,50×3=150,150元够了。
生2:24离25比较近,假如一箱水25瓶,两箱就是50瓶,就是150元,因为实际比25瓶少,那么价钱就会比150元少。所以150元够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适当的估算单位进行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 算一算,张老师买矿泉水共花多少元?
师:可以怎样列式?
生1:24×3=72(元),72×2=144(元)。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先算一箱矿泉水多少元,再求两箱矿泉水多少元。
师:还可以列出连乘算式,24×3×2,因为要先算出一箱矿泉水多少元,就应该先计算24×3。
师:还可以怎样算?
生2:24×2=48(元),48×3=144(元)。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是先算两箱矿泉水一共多少瓶,再求这些矿泉水一共多少元。
生3:24×2×3
师:怎样计算?为什么?
生2:因为要先算两箱矿泉水一共多少瓶,所以先算24×2,算式是:
24×2×3
=48×3
=144(元)
师:非常正确,通过这两个连乘算式的计算方法,你能总结出连乘的运算顺序吗?
生: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运算的。
师:不管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结果都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探索并掌握连乘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 说一说下图的信息,再计算。
师:说一说下图的信息,再计算。
学生依次说出3幅图中的信息,并列式计算,教师出示不同计算方法。方法不唯一,教师可投影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寻找连乘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巩固练习
1. 计算。
设计意图: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他们分别用了多少块积木?
设计意图:灵活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不唯一,可投影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
看图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原型,帮助学生理解连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获取数学信息、解决连乘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起连乘模型。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连乘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运算的。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