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选择题
1.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了一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美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21*cnjy*com
A.援助科威特抗击伊拉克
B.执行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C.与苏联争夺该地区的利益
D.维护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湾战争爆发的背景。海湾地区是世界石油的主要生产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与美国的全球战略直接相关,故D项符合题意。21教育网
【答案】 D
2.(2013·临沂高二检测)下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www-2-1-cnjy-com
伤亡人数 伊拉克军队 多国部队
死亡 约2万人 478人
受伤 约8万人 3 754人
A.多国部队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B.多国部队的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
C.伊拉克军队在溃败过程中自相残杀
D.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
【解析】 海湾战争是一场现代化高科技战争,多国部队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其远程精确打击造成双方伤亡人员数量悬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B
3.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战斧”式巡航导弹一枚就价值100万美元,相当于一个普通美国人20年左右的收入。这最能说明( )
A.美国的富有
B.战争是一种巨大的消耗
C.美国武器价格昂贵
D.普通美国人收入低
【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现代高科技战争需要巨大财政支持,其战争将是一种巨大的消耗战。
【答案】 B
4.海湾战争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主要依据是( )
A.美国打败了伊拉克
B.海湾战争的胜利突出了美国的领导作用
C.加速了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D.欧盟在海湾战争中发挥了重大影响
【解析】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海湾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争的胜利,加速了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而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是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直接因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C
5.下列关于伊拉克战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现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B.美、英联军曾经攻占巴格达
C.科技含量超过了海湾战争
D.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战争
【解析】 美国以伊拉克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战争,攻占巴格达后,美国并未发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6.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进行空中打击的主要目标有( )
①伊拉克最高领导人 ②伊拉克的统帅机关 ③巴格达的战略目标 ④巴格达的通讯指挥系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伊拉克战争期间,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针对伊拉克最高领导人及其统帅机关、战略目标和指挥系统先后采取了“斩首”行动、“震慑”行动、和“斩断蛇头”行动,故D项正确。21·cn·jy·com
【答案】 D
7.伊拉克战争的特点不包括( )
A.是高科技战争,科技含量超过海湾战争
B.首先进行空中打击,接着出动地面部队
C.美英地面部队遇到强有力的抵抗
D.美英联军占领巴格达
【解析】 美英地面部队几乎没有遇到有效抵抗。
【答案】 C
8.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的相同点是( )
①对伊拉克发动的局部战争 ②美国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 ③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 ④体现了高科技战争的特点2·1·c·n·j·y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旨在打击伊拉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以美国为首发动的高科技局部战争,故B项符合题意;海湾战争与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有关,但伊拉克战争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故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东尼·斯沃福德是一名参加过海湾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的老兵,他曾说:“当看到燃烧的石油井冒出的尘埃覆盖在我的军服上的瞬间,我顿时意识到了自己在为石油而战。”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当坦克出现以后,又发展成了机动作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于一大批高新技术在战争中的广泛运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作战方式。比如,导弹袭击式的“精确战”;外科手术式的“点穴战”;破坏结构式的“瘫痪战”;非致命式的“软杀战”;指挥控制式的“信息战”;海、陆、空、天、电一体的“全维战”,此外,还有“环境战”“心理战”等。2-1-c-n-j-y
材料三 大量高科技在海湾战争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运用给战争双方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除去带动战争升级、加大伤亡外。对环境及人的影响也在延续。如近年在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儿童医院出生的婴儿患白血病、癌症和先天性畸形的比例,比海湾战争前增加了4.6倍,伊拉克成人的癌症发病率是战前的7倍……造成这种状况的元凶就是“贫铀弹”。“贫铀弹”对人体的危害在于导致癌症、不可逆的肾损伤、免疫系统紊乱、影响生殖功能……【来源:21cnj*y.co*m】
(1)结合材料一,如何看待美国出兵海湾的目的。
(2)结合材料二、三,谈谈科技对战争与人类的影响。
【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中的“石油”,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伊拉克对科威特战争的真实目的在于抢占科威特丰富的石油资源,从而提高其在国际中的地位,但这影响了西方大国对石油资源的占用,尤其是美国,从而看出美国的真实目的。第(2)问注意高科技在战争中的运用对伊拉克的打击。对于高科技的认识,认识其在推动战争升级、增加战争危害的同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了长期的影响。
【答案】 (1)表面上,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击伊拉克的侵略行动,维护海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实际上是控制海湾石油资源,掌握西方经济命脉,显示其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www.21-cn-jy.com
(2)高科技的运用不仅推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争升级,增加战争危害,而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虽然加快了战争的结束但其后果相当严重。对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和对人类本身带来长期的影响。21cnjy.com
10.1950年9月15日,以美军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仁川登陆,发动了对朝鲜的战争;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云山之战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作为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范战例,被日本陆军自卫队干部学校收入《作战理论入门》一书。书中说:“对中国军队来说,云山战役是与美军的初次交战,尽管对美军的战术特点和作战能力并不十分了解,还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忠实地执行了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对孤立分散的美军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包围,并积极勇敢地实施了夜间白刃战。”
材料二 在海湾战争当中,美军利用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战机和“战斧”式巡航导弹的远距离超视距打击以及大量进行电子战的行为,即使是双方陆军坦克部队的交火,美军也最大限度发挥己方M1A1主战坦克的火炮射程优势,始终在伊军T-72的火炮射程之外开火射击,使得伊军坦克部队只能被动挨打。……美军又以作战飞机和武装直升机打击伊军地面部队,以巡航导弹打击伊军军队集结地区,以海军航空兵打击伊军反舰导弹阵地,以特种部队和电子战对付伊军常规军事力量等。
(1)据材料一、二概括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的特点。
(2)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中,联合国发挥了怎样不同的作用,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
【解析】 第(1)问需据材料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包围”“夜间白刃战”“以特种部队和电子战对付伊军常规力量等”概括答案:两次战争的主要区别是常规战争和高科技战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回答。第(2)问应从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操纵联合国干预朝鲜内战、海湾战争期间联合国为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惩罚伊拉克而授权对伊动武,属正义行动角度分析其作用不同,原因是世界多极化结果。 21*cnjy*com
【答案】 (1)朝鲜战争:以战壕为依托的阵地战;近距离短兵相接;强调军队的数量优势;体现传统常规战争的特点。【出处:21教育名师】
海湾战争:以电子战、信息战为主;远距离精确打击;强调多军种协同作战;体现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2)作用:在朝鲜战争中,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国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工具,未能起到维持世界和平的作用;在海湾战争中,联合国发挥了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作用。【版权所有:21教育】
原因:联合国成立初期受美国操控;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加入,联合国开始成为国际上伸张正义的讲坛。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选择题
1.一本史书描述:“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议,介入此次冲突。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的军事联合行动,也是冷战的最佳范例,美苏两强在遥远的国度进行军事对抗。”这次事件是指( )21·世纪*教育网
A.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
C.古巴导弹危机 D.海湾战争
【解析】 注意题中提到的“第一次”及“在遥远的国度进行军事对抗”即可。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美国以所谓的“联合国军”的名义出兵朝鲜。
【答案】 A
2.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关键性因素是( )
A.操纵安理会通过了指责朝鲜是“侵略者”的决议
B.宣布武装援助韩国
C.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D.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解析】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操纵联合国,组成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朝鲜内战升级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2-1-c-n-j-y
【答案】 D
3.以下是进攻朝鲜时联合国军的兵力组成。通过下表可以看出( )
国家 陆军 海军 空军
其他盟国(除韩国) 9.58% 6.66% 0.97%
美国 50.32% 85.89% 93.38%
A.美国操纵联合国军队,并担当主力
B.南朝鲜反对盟军
C.多国军队组成说明战争的正义性
D.朝鲜在战争中处于非正义
【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了美军担当了“联合国军”的主力角色,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4.2013年10月25日是中国入朝开始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抗美援朝”的63周年纪念日。某中学高三学生围绕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进行讨论,其中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21·cn·jy·com
A.美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B.美国支持南京国民政府打内战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防止美国吞并朝鲜半岛
【解析】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直接威胁中国安全的背景下赴朝作战的,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5.下列有关越南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 ②吴庭艳首任南越总统
③美国侵越战争的开始 ④美国发动“局部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解析】 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发生在二战结束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初期,吴庭艳首任南越总统是在1955年,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开始于1961年,美国发动“局部战争”是在1964年。www-2-1-cnjy-com
【答案】 A
6.1964年,美国大规模派兵到越南作战。这说明( )
A.美国势力已渗透到南越
B.“局部战争”阶段的开始
C.越南分裂局面正式形成
D.美国开始武装侵略越南
【解析】 1964年美国大规模派兵直接到越南参战说明:由美国人提供援助和军事顾问,越南人打越南人的“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
【答案】 B
7.越南战争中的美军特种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却在越南战场遭到重大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越南有苏联人民的大力援助
B.中国人民对越南的大力支持
C.战争的非正义性使美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
D.越南人民军队先进的装备和强大的战斗力
【解析】 美军发动的越南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应从战争性质上分析。
【答案】 C
8.某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如下图片,他研究的课题会是( )
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1961~1973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中的三八线
A.美苏“冷战”缓和与对抗交替
B.和平与动荡并存
C.“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D.多极化趋势加强
【解析】 四幅插图反映了美苏“冷战”对抗,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故其研究课题属C项,其余各项表述不准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6月25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朝鲜军人迫使韩国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朝军向汉城进军时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
材料二 1950年6月25日,内战真的爆发了,当时,朝鲜军队为了“解放”韩国,突然越过了三八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50年6月,拥有苏联装备的朝鲜军队“入侵”韩国,进展迅速。拥有美式武器的韩国显然也曾计划进犯北方。21教育网
——(美)罗兹·墨菲著《亚洲史》
材料四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以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地占领朝鲜。但是,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占领了韩国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www.21-cn-jy.com
——吴本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上述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
(3)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你会如何对待上述材料?
【解析】 第(1)问仔细阅读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归纳材料中的信息,综合概括得出结论。第(2)问分别说明各材料中的观点,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材料一中强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材料二中说明“内战真的爆发”、朝鲜军队是“为了‘解放’韩国”;材料三“朝鲜军队‘入侵’韩国”、“韩国显然也曾计划进犯北方”等信息强调内战的特点;材料四着重强调因为“占领朝鲜”,所以“反抗”。第(3)问深刻理解历史研究中对待史料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答案】 (1)朝鲜内战爆发,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南下。
(2)材料一认为可能是苏联人策划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次进攻;材料二认为是朝鲜要“解放”韩国;材料三没有直接说明起因,但暗示这是内战;材料四认为是朝鲜反抗韩国的侵略。21cnjy.com
(3)尽量客观而认真地研读上述各方材料,而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只看其中的一、二则材料就下结论;将上述材料放入原著之中,力求理解作者的真正含意;将上述材料及著作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考察作者写作时的具体条件、环境与思想情感。
10.(2013·文昌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将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视为一只纸老虎,并坚持认为,在自由世界的核防务和常规防务面前,通过缓慢而卓有成效的运动,越南就可以进行其“解放和统一”的革命斗争。因此,北京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一个绝好的时机,运用越南作为试验品来展现自己的新战略。北京认为,越南的胜利将为中国的论点提供有力的佐证,为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意识形态斗争服务。
——麦克纳马拉(越战时期美国国务卿)(1964年3月)
材料二 越战结束后,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恪守业已承担的条约义务。但除非受到核大国的威胁,美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军事防务的责任,而美则避免卷入越南式的战争。2·1·c·n·j·y
——尼克松(越南战争之后的亚洲)(1967年7月)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美国将如何应对越南局势?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尼克松的观点与麦克纳马拉的政策有什么不同?指出尼克松这一观点形成的原因。
【解析】 第(1)问关键信息:“越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胜利将为中国的论点提供有力的佐证,为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意识形态斗争服务”说明美国认为越南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意识形态的扩张提供机会,必须武力干涉,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遏制共产主义。第(2)问关键信息:“美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军事防务的责任,而美则避免卷入越南式的战争”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分析其原因:欧洲、日本随着经济的崛起,对美国霸主地位的威胁,长期陷入越南战争,不堪重负。
【答案】 (1)应对:将要公开干涉和介入越南局势,不惜使用武力(武装干涉)。
目的:显示美国的力量,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制止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意识形态的扩张,遏制共产主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政策:在亚洲开始实施逐步收缩策略(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
原因:面临欧共体、日本的激烈竞争;经济发展日渐缓慢,霸主地位受到严峻挑战;与苏联的争霸逐渐处于被动地位;介入越南战争付出沉重代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选择题
1.造成下图所示地区战争频繁、和平进程艰辛的因素有( )
①地理位置 ②民族、宗教矛盾 ③资源丰富 ④大国干预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地图信息反映的是中东地区,其冲突不断的因素有①②③④,故B项正确。
【答案】 B
2.下列有关巴勒斯坦的重大事件发生在1948年5月的是( )
A.“犹太复国运动”开始兴起
B.联合国决定巴勒斯坦分治
C.犹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
D.美国开始支持犹太人建国
【解析】 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犹太人接受了这个决议并在1948年5月宣布成立以色列国。21cnjy.com
【答案】 C
3.下列关于1947年联合国大会关于中东地区的决议:占人口总数不到1/3的以色列占有56%土地。其结果是( )21·世纪*教育网
A.有利于阿拉伯国家
B.是公正合理的
C.使得英国继续在巴勒斯坦实行委任统治
D.巴以矛盾进一步加剧
【解析】 据材料信息并联系史实可知,阿拉伯人反对1947年联大决议,并导致第一次中东战争,巴以矛盾冲突加剧。www-2-1-cnjy-com
【答案】 D
4.(2013·杭州高二检测)1948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5月,在以色列建国之际,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媒体打出了“消灭以色列,把犹太人赶进地中海!”的标题,随即爆发了( )
A.苏伊士运河战争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巴勒斯坦战争
【解析】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第二天,第一次中东战争,即巴勒斯坦战争爆发。
【答案】 D
5.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激化,导致1948年到1982年间双方爆发了5次战争。关于历次中东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次中东战争是由“联大”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引起的
B.第二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并占领了西奈半岛
C.第三次中东战争是在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约旦之间发生的
D.总体上以色列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占据优势
【解析】 以色列控制巴勒斯坦4/5的土地是在第一次中东战争后。
【答案】 B
6.以下对中东战争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期的战争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B.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C.以色列占据了巴勒斯坦的几乎全部领土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
D.以色列使阿拉伯邻国承认了它在中东的合法地位
【解析】 至今以色列没有被阿拉伯国家普遍承认。
【答案】 D
7.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正式访问耶路撒冷。这说明他( )
A.提出了“以土地换和平”
B.实现了中东的和平进程
C.赞成“中东和平路线图”
D.谋求和平解决中东问题
【解析】 萨达特正式访问耶路撒冷,是他主张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具体实践,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8.有学者认为历史选择有时“是一项最费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最耗能量最具荒诞的劳作。向北走的努力,有时得到的只是来到南端的结果。”下列史实中,和这一观点最不相符的是( )www.21-cn-jy.com
A.《凡尔赛和约》 B.绥靖政策
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戴维营协议”
【解析】 抓住关键“最费思量最耗能量最具荒诞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劳作……结果”,D项戴维营协议最不相符,因为1978年美国、埃及和以色列三国签署的“戴维营协议”,埃及与以色列之间开始了通向和平的努力没有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民建立一个民族家园,并尽最大的努力来达到此目的。
——1917年11月12日《贝尔福宣言》
材料二 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独立国、犹太独立国和耶路撒冷国际特别政权。规定阿拉伯国、犹太国和耶路撒冷市边界。按此方案,犹太国面积14 000平方千米,阿拉伯国11 000平方千米(分三块,有走廊连贯……)
耶路撒冷市建立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共管……
——《第二届联大关于巴勒斯坦治理
问题的决议》(1947年11月29日)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约有120万……而犹太人当时只有60万,实际占有土地只占巴勒斯坦地区的6%。
——黄培昭《巴以冲突回顾》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贝尔福宣言》反映了英国什么政策?其实质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第二届联大关于巴勒斯坦问题决议的内容。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评价1947年联大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
【解析】 第(1)问中的“现象”可依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一中“赞成……为犹太人民建立一个民族家园”等信息进行概括,“实质目的”可从直接目的和深远目的等角度进行说明。第(2)问可依据材料二中“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等信息,从英国、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三个方面分别归纳。第(3)问需要结合材料二、三中“犹太国面积14 000平方千米”“犹太人当时只有60万”等信息,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
【答案】 (1)政策:英国支持“犹太复国运动”。实质目的:分裂巴勒斯坦,控制中东地区,推行霸权政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主张:英国结束“委任统治”并撤军;巴勒斯坦地区实行三方分治;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联合国共管耶路撒冷;犹太国面积大于阿拉伯国。
(3)评价:有利于巴勒斯坦地区摆脱英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殖民统治,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分裂巴勒斯坦、领土划分不公等现象,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矛盾,使巴勒斯坦的归属问题成为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冲突的焦点。21教育网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萨达特在尼罗河畔休息时,一直冥思苦想,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广阔国土。在反思了整个中东战争后,他突然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能建立起最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把对方作为不共戴天的敌人。
材料二 阿拉法特与拉宾握手
材料三 他最后唱的歌是和平之歌,他把歌词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子弹射穿了口袋里的歌词。
——以色列外交部长佩雷斯纪念拉宾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此,萨达特进行了怎样的政策调整?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背景和意义分别有哪些?
(3)材料三与哪一事件直接相关?简要说明你对中东和平进程的认识。
【解析】 第(1)问中“反映的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依据材料一中“突然意识到问题的症结”等信息进行思考,“政策调整”可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第(2)问中的“事件”可联系材料二中“阿拉法特”等信息进行判断,“背景”和“意义”需要联系中东和平进程的状况进行说明。第(3)问中的“事件”可结合材料三中“子弹射穿了口袋里的歌词”等信息进行说明,“认识”应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进行概括。21·cn·jy·com
【答案】 (1)反映的问题:萨达特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战争无法解决中东问题。调整:改变以往的战争政策,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开始埃、以之间的和平谈判。2·1·c·n·j·y
(2)事件:1993年,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双方签署《奥斯陆协议》。背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明确提出“以土地换和平”原则。意义:成为中东和谈的一个重大突破。
(3)事件:推动巴、以和解的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害。认识:中东和平进程虽然已经开始,但面临种种困难,不可能一帆风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选择题
1.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这样的结果是( )
A.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
C.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D.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解析】 以宗教原则实行印巴分治,导致印度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两大教派之间矛盾尖锐,不断发生流血冲突。
【答案】 B
2.下列哪些是引发印巴冲突的原因( )
①英国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的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使印度内部长期以来存在隔阂和敌视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 ③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确定 ④冷战格局下,大国插手该地区事务 ⑤宗教问题、宗教矛盾对立冲突严重 21*cnjy*com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 二战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高涨,英国公布“印度独立法案”,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故②错误,用排除法,B项正确。
【答案】 B
3.有人认为第一次印巴战争实现停火“只是暂时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 )
A.没有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B.苏联蓄意肢解巴基斯坦
C.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激化
D.英国殖民统治根深蒂固
【解析】 第一次印巴战争停火后,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的难解之“结”,必然导致新的矛盾和战争。
【答案】 A
4.(2013·温州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克什米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印度独立法案”中未明确其归属 ②居民中穆斯林占大多数 ③克什米尔的王公是穆斯林 ④引发了多次印巴冲突21教育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④均符合史实,故C项正确。
【答案】 C
5.1947~1971年期间,三次印巴战争的主要相同点是( )
A.以克什米尔问题为导火线
B.因联合国进行调解而停火
C.与印度肢解巴基斯坦有关
D.没有最终解决印巴的矛盾
【解析】 三次印巴战争以后,两国之间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模的冲突依然不断,且军备竞赛不断升级,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第一、二次印巴战争的相同点,C项与第三次印巴战争直接相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D
6.(2013·枣庄高二检测)20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
A.阿拉伯河河界存在争端
B.伊朗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C.两国居民宗教教派不同
D.两国之间民族矛盾严重
【解析】 本题实质考查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伊拉克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是导致两伊冲突演变成战争的原因之一,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7.两伊战争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先后顺序依次是( )
①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 ②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
③双方在边境地区互有攻守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解析】 两伊战争先后经历了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和互有攻守三个阶段。
【答案】 B
8.两伊战争对中东局势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给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B.中东阿拉伯国家进一步结盟
C.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D.使伊朗和伊拉克长期对峙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词“对中东局势”。A、D两项是两伊战争对两国的影响,但不是对中东局势的影响;B项不符合史实;只有C项符合题意。21cnjy.com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47年2月20日,英国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艾德礼在下议院发表对印度政策声明,宣布最迟在1948年6月前把政权转让到“负责的印度人”手里,蒙巴顿被选派来印度办理交接事务。来到印度后,他的主要助手伊斯梅回忆说: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载满炸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外,在我们眼前别无选择的余地。21·cn·jy·com
材料二 1947年7月蒙巴顿公布了《印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独立法案》,主要内容为:1.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2.各土邦有权选择加入哪个自治领;抑或两者都不加入,保持原来与英国的关系,但不能自治。……
——《世界近现代史》有关资料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印巴分治的原则,并说明英国的重要目的。
(3)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国《蒙巴顿方案》的影响。
【解析】 第(1)问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象”可依据材料一中“转到‘负责的印度人’手里”等信息进行概括,“主要原因”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第(2)问中的“原则”应依据材料二中“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等信息进行归纳,“重要目的”可从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等方面进行说明。第(3)问可联系材料三中“印度独立”“印度实际控制区”等信息,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角度进行思考。www.21-cn-jy.com
【答案】 (1)现象:英国决定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原因: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的实力;印度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2·1·c·n·j·y
(2)原则:依据宗教信仰划分印巴领土,但允许土邦自由选择。目的:削弱印度力量,避免印度强大;继续保留在印度的政治影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适应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求,结束了英国在印度的长期殖民统治,加速了殖民体系瓦解的进程;但是,它具有殖民主义的烙印,造成了印度的民族分裂,给印巴两国人民带来了不利影响,埋下了印巴矛盾和冲突的种子,造成南亚次大陆局势的紧张。21·世纪*教育网
10.(2013·商洛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伊战争的起因错 ( http: / / www.21cnjy.com )综复杂,既有长期的领土争端、宗教派系对立,又有民族纠纷和领导者个人恩怨掺杂其中。领土问题是导致两伊战争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阿拉伯河的边界划分问题;二是波斯湾入口处3个小岛的主权归属问题。……1975年3月,两国领导人就边界问题举行会谈并签署了《阿尔及尔协议》,当时处境困难的伊拉克同意按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划定两国河界。伊朗也答应归还扎因高斯等4个地区约300平方千米的原属伊拉克的领土,并承诺不再支持伊拉克库尔德族的反政府武装斗争。事后,伊朗迟迟不交割土地。伊拉克认为《阿尔及尔协议》是“奇耻大辱”,多次要求重划边界,均遭伊朗拒绝。另一问题是1971年伊朗占领了波斯湾入口处的阿布穆沙、大通布和小通布3个小岛,并使之成为可以控制波斯湾出入航道的军事基地。伊朗的行为遭到海湾阿拉伯国家特别是伊拉克的激烈反对。www-2-1-cnjy-com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伊朗宗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袖什叶派的霍梅尼曾经流亡到伊拉克(伊拉克是逊尼派穆斯林国家),对伊拉克的什叶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时伊拉克政府十分气恼,下令将伊境内四万名什叶派驱逐出境。1979年,霍梅尼领导伊斯兰革命在伊朗取得成功,伊朗从此成为海湾地区唯一的什叶派穆斯林国家,这对伊拉克南部的什叶派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为此,伊拉克政府清洗和镇压了上万名“反政府分子”。1980年9月22日,战争爆发。在战争中,伊拉克在美国的帮助下一度取得了一些优势,但战争的实质却是美国借两国的力量进行的一场较量,结果是平局。国家利益永远高于一切,伊拉克代表的是多数逊尼派的利益。
——引自《两伊战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根据材料分析两伊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造成了哪些严重结果?
(3)两伊战争的最终受益者是哪个国家?为什么?
【解析】 第(1)问比较简单,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中明确叙述了两伊在边界、领土、民族、宗教、经济利益、个人恩怨等方面的矛盾,逐一提炼出来即可;分析根本原因,要立足国家利益和国家综合国力的角度。第(2)问是外延式问题,要从两伊战争两败俱伤的角度予以分析和说明,了解战争使两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使两国经济陷入困境。第(3)问也是外延式问题,受益最大的显然是美国,美国不仅在战争中左右了伊朗和伊拉克,还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实现了预期目标。2-1-c-n-j-y
【答案】 (1)边界领土的争端、民族纠纷、领导者个人恩怨、宗教教派的矛盾、经济利益的矛盾。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矛盾。【来源:21cnj*y.co*m】
(2)战争对双方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经济陷入困境。
(3)美国。美国在战争中左右了两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综合检测(五)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这也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由于参加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这场战争是( )2·1·c·n·j·y
A.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
C.古巴导弹危机 D.海湾战争
【解析】 材料阐述了两个关键的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D项两个条件都不符合,排除;A、B、C符合前一个条件,但B、C不符合第二个条件,故排除。
【答案】 A
2.《新全球史》中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于没有签署和平之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和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
A.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了朝鲜战争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南北对立。
【答案】 A
3.(2013·杭州高二检测)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国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国、犹太独立国和耶路撒冷国际特别政权。”上述第二届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实现的是( )
①英国结束委任统治 ②建立阿拉伯独立国 ③建立犹太独立国 ④建立耶路撒冷国际特别政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巴勒斯坦国家至今没有建立起来,耶路撒冷仍是巴以双方争议焦点之一,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4.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联合国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犹太人的祖先曾在此地生活并建国
B.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悲惨遭遇
C.英国曾发表“贝尔福宣言”
D.犹太人的圣地是在此地的耶路撒冷
【解析】 巴勒斯坦地区历史上犹太人祖先与阿拉伯人祖先均在此生活并建国,所以1947年联合国大会主张在该地区分别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答案】 A
5.1956年8月,英国《泰晤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报》发表社论称:“如果让纳赛尔的阴谋得逞,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中东的一切利益都将完蛋。”这里提到的“纳赛尔的阴谋”具体是指( )www-2-1-cnjy-com
A.埃及和以色列建交
B.阿拉伯国家切断了英法的石油供应
C.埃及建立共和国
D.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为国有
【解析】 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为国有,英法等西方国家以此为借口发动苏伊士运河战争。 21*cnjy*com
【答案】 D
6.观察右图,人类历史越过战争的废墟继续前进。通过前四次中东战争,交战双方的最主要“收获”是逐渐认识到( )【版权所有:21教育】
A.阿以矛盾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得以解决
B.阿以矛盾需要通过和平谈判加以解决
C.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外来干预
D.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恐怖主义威胁
【解析】 插图信息反映巴以冲突造成两败俱伤,中东问题必须通过和平方式加以解决。
【答案】 B
7.下图为印巴战争中使用的武器,由此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A.国际调停 B.联合国的干预
C.战斗的激烈程度 D.美苏推动了印巴战争
【解析】 图片反映出战争使用的先进武器来自于美国和苏联,这加剧了战争的进一步深化。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D
8.历史学家不无揶揄地说道:“两个疯子用先进武器打了一场低水平战争,旷日持久,拼国力,拼消耗。”历史学家所指的战争是( )
A.朝鲜战争 B.中东战争
C.两伊战争 D.越南战争
【解析】 两伊战争长达八年,对伊朗、伊拉克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破坏。只有C项符合题干信息。
【答案】 C
9.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有许多相同点,下列各项中不是相同点的是( )
A.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
B.都有大国的操纵和干预
C.都由领土争端和宗教矛盾而引起
D.争端的焦点都是丰富的石油资源
【解析】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矛盾并非由争夺石油资源而起,故D项不是二者的相同点。
【答案】 D
10.(2013·朔州高二检测)伊拉克战争与越南战争相比较,最大的不同点是
( )
A.规模 B.性质
C.目的 D.特点
【解析】 越南战争是“冷战”时代的常规战争,伊拉克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现代化的高科技战争。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决定,要对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任何角落的所有共产主义新苗头断然予以迎头痛击。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在1954~1956年所采取的“冷战”政策要求,美国应到对几乎所有可能出现共产党挑衅的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作出军事反映。21cnjy.com
材料二 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
材料三 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1)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主要是西方国家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霸权主义发动的战争以及新型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战争。阅读上述两则材料,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简要说明这两类战争发生的共同原因。(5分)www.21-cn-jy.com
(2)举例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的表现。这些“错误”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7分)21·世纪*教育网
(3)二战以来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此起彼伏,但并没有演变为新的世界大战,为什么?(8分)
【解析】 第(1)问可从美苏“冷战”或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格局对峙争霸的角度来分析。第(2)问中的“表现”实际上是要求答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的名称;负面影响则可从对联合国和国际格局等角度来分析。第(3)问可从美苏势力均衡、多极化趋势、全球化潮流、联合国作用、世界人民要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与潮流等角度来分析。21教育网
【答案】 (1)二战后美国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空前膨胀,为称霸世界,实行“冷战”政策,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抗,在“冷战”旗号下,美苏竭力对其他国家加以控制,甚至不惜发动侵略战争,成为局部战争不断的原因。
(2)表现:1999年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发动对南联盟的大规模空袭。2003年,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负面影响:对联合国安理会维护和平的作用构成严重挑战,同时也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联合国宪章》的严重践踏,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3)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一方面互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争夺,危机不断,另一方面又竭力避免直接碰撞,避免了战争的发生。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有利于抵制战争的爆发。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发展,有利于制约战争的爆发。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历史潮流。2-1-c-n-j-y
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沃尔福威茨回忆说:“那时候,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约办公室特别大。东亚问题的办公室也不小。我就问:‘海湾办公室在哪里?’结果收到的回答是:‘噢,我们并没有海湾计划。’这是1977年的事情了。我想,这其中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是越南问题。另一个对外公开的原因则是伊朗国王在帮我们看守着海湾。我说,‘得了,这真是个鼠目寸光的做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摘自吴麒敏《美副防长沃尔福威茨比
布什更想“倒萨”》
材料二 虽然布什一再否认有经济企图,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学家却认为,布什倒萨,意在石油,他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他的黑名单上的国家(如伊拉克、伊朗、利比亚、苏丹等)都是重要的产油国……换句话说,布什打的并不单纯是一场反恐战争,而更像是一场能源战争。21·cn·jy·com
——摘自阮次山《第三次海湾战争:全方位解读
美国“倒萨”历程》(2003年3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70年代,美国设置“东亚问题办公室”的战略目的及特点。(10分)【来源:21cnj*y.co*m】
(2)材料二把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之为“第三次海湾战争”,请写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在海湾地区的另外两次大规模战争的名称。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美国地区战略的阶段性侧重点发生了哪些变化?(10分)
【解析】 此题通过美国二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全球战略的调整和变化,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相对容易,从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美国在东亚的战略目的是为遏制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政策。但要概括出特点相对较难。第(2)问中第一小问考查基本史实,写出发生在海湾地区的两次战争相对容易;第二小问总结阶段侧重点的变化有一定难度。【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 (1)目的: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遏制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政策。特点: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变化:从侧重东亚地区到侧重海湾地区;从侧重政治领域到政治经济领域并重。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